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时事快报

纪录片《华尔街》热播 揭示史诗般资本故事(图)

来源:青年周末
2010年10月21日10:05

纪录片《华尔街》的同名图书

  媒体公关的突破

  此次《华尔街》的拍摄是一次跨国大制作,总导演李成才说这次能完成《华尔街》的拍摄是很多人和很多部门共同完成的。导演组在前期就已经请了非常国际化的团队,用了4位国际制片人和多位独立摄影师。剧组之前约好的行程单,包括国际制片在境内和在境外实施的时候都是非常缜密的。剧组在工业化的流程上,还是希望真正深入华尔街,真正了解华尔街的个性。

  “以前中国人在国内拍摄,靠中央电视台这块牌子能够很容易地取得拍摄对象的尊重和喜好、认可,但是在美国、英国、荷兰,在人家是捍卫自己个人利益很重要的一个地方,或者是捍卫金融消息很重要的一个地方,你要进入人家的视野,你要进入人家的心灵是很难的。我觉得我们强大的国际制片体系在这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纪录片《华尔街》的第一个镜头就是在电影《华尔街2》的片场拍摄的。怎么能够进入到这个片场里面,并让导演奥利佛•斯通和20世纪福克斯的老板接受采访?这个在人们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国际制片做到了。

  《华尔街》剧组中有一个国际制片就曾在好莱坞工作过,当时导演说不管采取什么办法都要采访到这两个人,并要进入片场拍摄。这个国际制片叫周叶,她真是站在华尔街的大街上泪流满面,痛哭着给李成才打电话,因为她觉得可能完不成导演的任务。但李成才说不管你采取什么办法必须要拍到,周叶动用了自己所有的资源,最终还是拍成了,而且还得到各方面的认可。当剧组到国内以后,20世纪福克斯还专门把他们的片头给剧组传过来。

  另外,有一次为了要拍一个场面,剧组要动用好几台摄像机,但带去美国的摄像器材不够用。申请机器出国,手续很复杂,结果剧组在25小时之内就从国内运来了摄像机。盖公章的人在长安街周围站着,车从东四环开到T3航站楼只用了15分钟,第二天夜里4点钟,在美国的摄制组向国内发来短信,只是短短几个字:“李老师,我们拿到机器了,泪流满面。”

  在如何进入纽交所这样一个课题上,剧组在行程单上也做了很大的工作。“大家众所周知,纽交所是需要花钱买席位的,但是我们中央电视台没有席位。我们最强的时候,有三支团队在纽交所不同的位置拍摄,这可能是其他很多包括境外媒体的朋友们都很羡慕的。

  “不知道多少体系在帮助我们。国家民航总局的人、首都机场的人、海关的人都在跟着忙活,我们这套公关体系在发挥作用。在缜密的制片体系之后我们再追求灵魂性的东西,非常有艺术创造性。”李成才告诉本报记者能顺利拍摄完《华尔街》最重要的就是中国现在的位置提高了。“我觉得就是背后中国的强大,中国的力量在这里面能够发挥作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曾安能)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