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洪波:互联网主流永远都是对人民有好处的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0年10月21日13:28
  中广网北京10月21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1999年有一份调查:根据计算机行业年鉴当时的统计,美国网民数量在1999年达到了1.1亿,当时中国网民的数量是400万。而现在中国网民的数量已经超过了4亿。数量的剧增也标志着网络不再是少数人享用的奢侈品,而变成像手机电话一样普及的日常用品;伴随着网络硬件的迅速发展,网络文化也逐渐展现出一些特点,现在我们连线IT专家洪波。

  主持人:网络对于文化的影响主要有体现在哪些方面?

  洪波:我想方面其实很多,最早可能中国人把互联网当成一个信息工具,因为在最早的时候,中国的信息实际上不是特别的发达,互联网让各个地方的信息汇聚到一起,很容易获得新闻,更集中的看全国各地的新闻。这是第一。再一个是娱乐方面,过去互联网提供了非常廉价的娱乐平台,诸如此类,我认为互联网在中国文化方面带来的东西非常多,中国从互联网当中获得的利益也很大,目前只有4亿多网民,如果未来有一半的国民可以上网的话,可以想见它带来的好处会更多。

  主持人:在您的眼中只有四亿多,看来对未来期待很大,未来互联网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呢?

  洪波:我们的生活已经因为网络获得了很多的便利,比如我们现在很方便的在线购物,可以很方便在线讨论很多我们关注的话题,诸如此类。总理也曾经说过,希望有更好的方式来提供条件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批评政府。其实互联网就是一个这样很好的平台,大家现在通过互联网可以监督政府监督各地官员,我想互联网未来可能更加渗透进人民的生活。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互联网是随着手机,移动业务的发展,更加随身更加无处不在,那个时候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就会更加明显,更大。

  主持人:这个讲都应该是正面的,其实从互联网普及到现在,正面积极的一些网络推手的运作下一些不该被关注的人和事被夸大了,被关注了。

  洪波:我觉得这个首先不能把不能关注的东西夸大,老百姓如果关注一些没有特别明显优势的这些借助互联网走红的人的话,实际上也是一种娱乐,我把它当成一种娱乐,这个不算是特别负面的东西。当然也有一些负面的,比如互联网上面有一些欺诈、色情的东西,诸如此类。但是这些我觉得永远都不可能成为互联网的主流,互联网的主流永远都是对人民有好处的。我是这么看的。
(责任编辑:赵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