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记者从中国驻韩国光州总领事馆获悉,在韩国济州岛脱团的11名中国游客,被警方找到后已于当日下午返回上海。另据韩国警方介绍,又找到一名脱团游客,同时控制了两名涉嫌组织偷渡的“蛇头”。
最新进展
11人戴手铐乘机返沪
中国驻韩国光州总领事馆领事孙利民告诉记者,这11名中国游客在接受韩国警方调查后,于20日乘坐飞机回国,约北京时间14时50分降落在浦东国际机场。11人包括9男2女,其中男子两人一组,被铐上手铐,手铐用衣物遮掩。他们搭乘了东方航空直航班机。
孙利民介绍,回国后,11名中国游客将接受中国警方的调查,调查内容大致为:是否涉嫌有组织的脱团偷渡行为。
韩警方控制两中国“蛇头”
20日,济州岛警察局外事警察徐承娟向本报记者确认,韩国警方当天又找到一名脱团的中国人,并找到两个“蛇头”。
徐承娟介绍,这名脱团的中国游客杨某在当地时间20日凌晨2时许被韩国警方控制。警方得知杨某离开的消息后,跟踪杨离开济州,并找到了跟他联络的两个“蛇头”。两名“蛇头”也是中国人,他们负责帮助杨某离开济州。不过,韩国警方称,杨某不会说韩语。
据韩联社报道,杨某于当地时间19日下午5时乘坐客轮离开济州。目前,杨某和两名“蛇头”已被送回济州警察厅接受调查。
中介费每人5万余元
警方掌握的信息显示,两名“蛇头”并非主要负责人,幕后另有其人。警方认为,根据目前情况判断,其他的32名脱团游客应该也是抱着非法务工的目的前往韩国的。从抵达、脱团、藏匿,到离开济州岛,都是有组织有预谋的。
徐承娟说,脱团中国游客许诺找到工作后支付“蛇头”一笔中介费,人民币约50000多元,警方不清楚这笔钱是否已经支付。徐承娟表示,杨某将于近日被遣返回中国,两名“蛇头”已被羁押,他们将接受法律制裁,可能会有罚款和拘禁。
俩游客月初脱团或为探路
徐承娟介绍,本月初,已经有两名内地游客在济州脱团,警方怀疑两人是为此次大规模脱团游客探路的。另外,因上海至济州短途邮轮行程费用较低,因此被“蛇头”利用。徐承娟说,警方和出入境管理部门继续追查其余32名脱团游客。
据介绍,在济州岛有签证的中国务工人员,主要从事捕鱼等工作,月均收入约为100多万韩元(约合人民币6000元)。
部分偷渡者欲求居留权
专家指出,目前中国赴韩务工途径比较单一,开放赴韩务工的地域有限,可能是赴韩偷渡出现的一个原因;而许多非法偷渡的人则是抱有长期居留的侥幸心理。
中韩雇用许可制早已启动
此前,中国驻韩国使馆经商处公使衔参赞陈洲受访时曾介绍,2007年4月,中韩签署了《关于输韩劳务人员的谅解备忘录》(下称备忘录)。2008年8月,中韩双方宣布启动雇用许可制劳务派遣工作。
根据备忘录,中方负责劳务派遣的政府部门是中国商务部,具体执行机构是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事务局;韩方负责的政府部门为韩国劳动部,具体执行机构为韩国产业人力公团。
有意务工者须考试缴费
根据备忘录,有意赴韩务工人员可在商务部网上报名,经韩语考试合格之后进入求职名单,通过网络系统向韩国雇主提供。
目前,赴韩务工仅在山东、河南、黑龙江和吉林等省份的一些城市展开试点,对于务工人员,劳务公司将收取一定的中介费用,中介费上限为务工人员工资总额的12.5%。
而个别工种如高等专业和技术人才(工程师、教授、教师、厨师等)来韩工作,需由韩国雇主向韩有关政府部门申请。获准后,向韩国法务部申请来韩工作签证。
有偷渡者想获取国籍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韩国问题专家于迎丽表示,许多中国人赴韩非法务工,存在获得永久居留权的侥幸心理。她表示,通过正常劳务合同出去务工,有比较严格的限制和管理,也难以获得居留资格。而“打黑工”,则可能通过居留年限来获取居留资格乃至国籍。
韩国济州岛警察局外事警察徐承娟证实,通过正常途径赴韩务工,对务工人员素质、语言和劳动技能等要求较高,而非法务工大多不需要会韩语,又无专业性,这也是选择偷渡赴韩打工的原因。
综合新华社、《新京报》等报道
新闻链接
外交部:中方将妥善处理有关问题
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21日表示,中方已收到韩国主管部门关于44名中国游客在韩国脱团的问题的通报,有关情况正在进一步核实中。
“中方在处理非法移民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是明确的。我们愿与有关国家密切配合,妥善处理有关问题。”马朝旭说。
新闻回放
44名中国游客在韩国脱团
据报道,10月17日,乘坐意大利游轮到韩国济州岛旅游的44名中国游客擅自脱离了旅行团。
目前,已有11人被韩国警方找到,其余33人下落不明。
新闻延伸
“脱团”事件损害中国国家形象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人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游客出境游人数也日益增多,日韩等国争相采取降低签证门槛等,良莠不齐的各色人等也纷纷前往海外观光,其中不乏为了牟取工作非法滞留者。据韩国媒体消息,截至2010年6月底,在韩国非法滞留中国人为8.0474万人,占非法滞留者总数的46.2%。而近日中国游客在韩“脱团”事件,更是令世界各国加紧了对中国游客的防范,也很大程度上损坏了中国的国家形象。
(责任编辑:周径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