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战略思想家:中国崛起的重要方面

来源:新华网
2010年10月22日12:39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司长、研究员 刘应杰:虽然战略知识分子的提法不一定合适,但是《人民论坛》通过这场讨论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他们具有时代敏感性,善于抓住大家关注的重大问题进行探讨

  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全球眼光、战略思维、深刻洞察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战略思想家,这是中国崛起的重要方面

  听了李忠杰副主任的主题演讲,也看了《人民论坛》专门编发的一期讨论文章,受到很大启发,谈几点个人的想法。

  这个问题具有时代敏感性

  “战略知识分子”这一概念,给人感觉有点别扭。我理解提出这个概念的意思,实际上是指关注和研究重大战略问题、具有战略眼光、称得上是战略思想家的知识分子。

  虽然战略知识分子的提法不一定合适,但是《人民论坛》通过这场讨论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大国战略问题。他们具有时代敏感性,善于抓住大家关注的重大问题进行探讨,从调查和争论的情况看,引起了各方面很大的反响。应该说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这一点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为什么现在提出战略知识分子的概念

  我想现在提出战略知识分子的大的背景,就是中国在世界上的崛起,中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最近这些年,中国的发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也面临着转变发展方式的大问题。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既给我国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也给我们带来了历史性机遇。正是由于我们的有效应对保持了快速发展,从而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加快了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演变,正在改变着世界经济政治版图,从8国集团峰会到20国集团峰会就是一个重要象征。

  最近几年,国际上提出了一些新概念。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格森提出“中美国”的概念——Chimerica,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和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提出中美两国命运共同体,虽然我们不一定赞成这样的提法,但说明中国与美国已经具有不可分割的重要联系,许多国际事务需要中国与美国共同解决。

  在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下,中国既需要增强经济实力,也需要增强文化软实力。时代呼唤中国产生一批具有全球意识、国际眼光、战略思维、有大视野、大思路的战略型知识分子或者叫“战略思想家”。

  中国还缺少一些战略型知识分子或“战略思想家”

  我们经常说,普通西方人对于中国缺乏了解,没有我们对他们国家了解得深。我看到专业研究人员在美国华尔街随机做的一个调查,让碰到的美国人说出3个他们知道的中国人的名字,不少人说不上来;拿一张空白的世界地图,让碰到的人指出中国在什么地方,不少人指出的地方不对,甚至有人把中国指在日本列岛,或者把中国指在非洲。这说明普通西方人包括美国人对于中国的了解是有限的。但是,另一方面,西方专家学者对于中国的研究程度远远超过中国对西方的研究,日本对中国的研究也超过中国对日本的研究。他们产生了不少战略型知识分子或者叫战略思想家,他们的思想观点影响到全世界。

  这些年我们看到国外不少研究全球重大战略问题的著作。如美国著名新闻记者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美国俄亥俄大学教授申卡尔的《中国的世纪》、英国学者马丁·雅克的《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他还在中国人民大学进修很长时间。还有“金砖四国”(Brics)概念的提出,美国高盛公司经济学家奥尼尔2001年提出这一概念,之后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现在已经召开了“金砖四国”领导人峰会,协调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四国的合作关系。这些对中国和世界的认识都是非常深刻的,而且产生了世界性影响。中国还没有这样研究西方和世界的著作,还没有产生这样在世界上具有广泛影响的学者。

  总体上,中国还缺乏这样的战略思想家,缺乏具有全球眼光、战略思维、深刻洞察力、国际影响力的思想大家。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培养和造就一批这样的人才,这是中国崛起的重要方面。

  创造条件培养和造就一批战略型知识分子,或者叫战略思想家

  培养和造就一批战略思想家,需要一定的条件。人们说时势造英雄,中国处在这样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应该造就一批引领时代风骚的人才。具体来说,还有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个人条件。所谓战略型知识分子,既要深刻了解中国,也要深刻认识世界,是一个学贯中西的人,具有开阔的胸怀、海纳百川的气度,活跃在国际舞台,身处国际学术前沿。这需要我们更大程度的开放与交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吸收国外的一切先进成果为我所用,并且创造出融合中西、博采众长的最新思想成果。

  二是体制条件。中国过去提出经世致用,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但要有丰厚的理论基础,同时还应该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国外大学与社会是开放的、流动的,学者可以到政府、企业工作,政府官员也可以到大学当教授,如布什时期的国务卿赖斯,原先是斯坦福大学的教授,退下来之后重新回到斯坦福大学当教授;美国前财政部长保尔森原来担任高盛公司的总裁;还有现任国防部长盖茨曾担任德克萨斯农业机械大学校长。他们的政界、学界、企业界是贯通的、相互交流的,而我们则是相对封闭的,大学与社会脱节。教企业管理的教授,从来没有在企业干过;教行政管理的教授,从来没有搞过行政管理;给政府出谋划策的,不知道政府是如何运作的,政策可操作性怎么样。在这种情况下,我个人感觉可能往往是坐而论道,脱离实际,我们学校的学生在学习中也有这方面的深刻感受。这样的人才培养体制,如何出得了真知灼见,如何出得了战略思想家?我认为中国要培养创造型人才,最重要的是要把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是我们产生战略思想家的一个重要条件。

  三是环境条件。思想的创造性应该有创造性的环境,如果限制太多,很多时候不能把自己观点充分表现出来,就不可能产生思想大家。鼓励思想创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历史上缺乏这样的传统,过去是科举制,学而优则仕,知识分子都往当官的路上挤,现在仍然受到很大影响,大学里也是这样,给一个处长、副处长,不少教授都想去干,大学行政化、学术行政化,谁的官大谁最高明,谁最有思想。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产生大的战略思想家。要创造自由表达思想的学术环境,要创造尊重知识和知识分子的社会环境,要尊崇科学精神、科学品质,鼓励产生更多的思想大家。

  我们正在推进教育、科技、人才的改革发展,会创造更多好的体制和环境条件。随着中国的崛起,我相信中国也会产生一批具有国际眼光、具有战略思维、具有世界影响的战略型知识分子或者叫战略思想家,我对此抱有很大的期望。 (来源:人民论坛)
(责任编辑:侯俊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