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北京通州区永乐店镇党委“抓党建、聚民心、促发展”

来源:新华网
2010年10月22日14:01
  新形势下乡镇党委凝聚力从哪里来

  ——对通州区永乐店镇党委“抓党建、聚民心、促发展”的调查

  “当家行不行,全体村民定。”2006年以来,永乐店镇党委每到年终组织各方面代表5000多人齐聚永乐文化广场,对参加述职的全镇38名村党支部书记现场打分。村民打出的分数直接关系着村支书的“前程”。

  2007年以来,永乐店镇党委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活动,群众户参与率达97%,对镇党委的满意率达到96.9%以上,征集意见和建议745条。群众的满意度成为永乐店镇党委检验工作的“试金石”。

  近年来,永乐店镇把解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党委、政府工作的切入点,引导和带动广大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镇机关共收到群众送来的锦旗6面,感谢信20余封。

  ……

  永乐店镇党委凝聚力为什么这么强?镇党委的凝聚力从哪里来?带着这些问题,近期我们对永乐店镇党委新形势下如何增强凝聚力进行了深入调查。

  让百姓信得过,“树”出凝聚力

  永乐店镇位于通州区东南部,与河北省廊坊市、天津市武清区接壤,镇域面积105平方公里,人口4.5万,下辖38个行政村,58个党支部,党员1929名。自1998年全市场乡体制改革以来,该镇历经了三次区划调整:1998年永乐店农场原所辖的六个乡划归通州区管理,同年永乐店乡正式建立。2000年8月,通州区将小务乡、永乐店乡合并为永乐店镇。2001年11月,又将柴厂屯镇并入永乐店镇管辖至今。每一次的区划调整,都带来少数领导干部思想波动,部分基层党员干部无心干事,一些农民群众对党组织的期望值降低。

  如何让老百姓信得过,让群众自觉跟着党组织走,永乐店镇党委首先做人的工作,通过教育人、激励人、鼓舞人,把形象树起来,把人心拢起来。

  ——树理念。永乐店镇党委感到,一个地区的发展必须要有一条主线,也就是一种理念,把各方面的力量团结起来、凝聚起来,并为之奋斗。这条主线和理念就是思路、方向和动力。为此,镇党委鲜明地提出了“抓党建、聚民心、促发展”的工作理念,以“抓党建”为龙头,引领全镇各项事业;以“聚民心”为手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促发展”为目的,实现、维护和发展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这一理念的提出,得到了全镇上下的积极响应,激发了基层党组织的内在动力和基层党建工作的旺盛活力。为使这一理念深入人心,镇党委创办了《永乐周报》,及时宣传政策,传递信息,普及知识,宣扬好人好事。《永乐周报》坚持每周一期,及时发到每户村民手中,对统一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

  ——树正气。“干事业靠的是浩然正气,靠的是昂扬向上的力量。”这一点在永乐店镇已经形成了共识。首先是镇党委“一班人”身先士卒,从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抓起,坚持每月一次中心组学习,每周一次理论辅导;在农村改革发展等重大问题上坚持实行民主集中制,不搞个人说了算。在机关队伍建设上,实行处级干部包片、科级干部包村机制,要求“中心工作必须到村,平时工作经常下村”;在机关干部中实行“双向选择”,即科室可以选择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可以选择科室,对“双向选择”没有着落的人员由镇党委统一安置到其它岗位或待岗。按照“公开报名、统一考试、严格考核、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村级后备干部,确保公正透明、群众信服。制定了村级重大经济事项招投标工作意见和农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管理办法,杜绝暗箱操作。每年宣传表彰一批农村优秀党组织和党员,使大家学有目标、做有榜样。

  ——树风尚。农民群众是真正的主人,是基层党组织力量与智慧的源泉。农村要发展,靠党的好政策,靠各级的坚强领导,更要靠全镇4万名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从2009年开始,永乐店镇党委在全镇广泛开展争当“好村民”活动,在农民群众中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实际,制定了“好村民”10条评选条件,包括:孝敬父母,尊老敬老;爱护子女,教育有方;节俭持家,勤劳致富;保护环境,干净整洁;邻里和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响应政策;热爱集体,热心公益;崇尚科学,反对愚昧;讲求文明,注重礼仪;反对赌博,远离恶习等。在评选中,按照全镇村民总数的97%评选出合格村民,然后在合格村民中按照5%评选出“好村民”。评选以党员责任区为单位,群众户投票民主推荐,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审核,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通过,最后由全体村民投票推选。“好村民”名单在村务公开栏内进行公示,在《永乐周报》上通报表彰。对于连续三年被评为“好村民”的颁发证书,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为增强活动的影响力,全镇38个村在村口显著位置设置大型宣传板,编辑《争当“好村民”活动宣传手册》,下发到每户村民。

  通过“三树”,永乐店镇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在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2009年初,镇机关1名公务员因“双向选择”失去了岗位,镇党委将他安排到监控室工作,一呆就是3个月,这对其他同志震动很大。机关干部反映,镇党委敢于亮旗帜、扬正气、动真格,这样的党委有力量、有威望、得民心。今年的村“两委”换届选举,所有包村干部一律沉到基层,挨家挨户摸情况,做工作,有的放弃休息日,连续在村里跑一个来月,确保了村“两委”换届顺利完成,赢得了群众的称赞。农民群众反映,评选“好村民”,将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清清楚楚地交给了大家,评出了真善美,评出了荣誉感,评出了农民的时代风采。许多同志讲,与评选前相比,全镇和睦相处的多了,邻里纠纷的少了;勤劳持家的多了,家庭闹矛盾的少了;尊老爱幼的多了,违背道德良知的少了;崇尚科学文明的多了,愚昧迷信的少了;给镇党委送锦旗、写感谢信的多了,上访告状、打官司的少了……。如今积极向上、团结友爱、融洽和谐的文明新风在永乐店镇悄然兴起。

  让农民得实惠,“干”出凝聚力

  经济不发展,老百姓不富裕,党组织的凝聚力就无从谈起。永乐店镇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场乡体制改革前,永乐店地区由市农场局和通州区双重管理,以市农场局管理为主,由于地处偏远和体制上的局限,长期以来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农民群众生活水平普遍偏低,直接影响了党组织在农民群众中的威信。

  为此,永乐店镇党委从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致富入手,从诚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谋利益做起,通过真干、实干,让农民群众尽快富裕起来,打心眼里拥护党的领导。

  ——党组织服务引领。为了让农民群众实现由穷到富的转变,永乐店镇创立了“党委+基地、支部+协会”的富民模式,建立融科技培训、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林菌间作示范基地。为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快速升级,永乐店镇对发展林菌间作的地块统一进行井泵、微喷等设施配套,对农户给予优惠提供菌棒等补贴;建立了产业发展奖励基金;投资800万元建立了“北京绿源食用菌菌棒生产示范基地”,为农民提供低成本、高收益的生产资料;成立了“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学校”,定期聘请专家、科技人员到田间地头对农民进行指导;组织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成立了镇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累计流转土地37000亩,使农民由过去单一的租金收入变成了“三金”收入。

  ——党员干部示范带动。永乐店镇发展林菌间作产业,也不是

  一帆风顺的,一些群众开始有顾虑,镇党委选择林地多、农民观念保守的陈辛庄村搞试点,镇领导、包村干部和科技人员下村,党员干部带头,不让集体出一分钱,在自家地里首先进行示范。群众看到党员林地种出的木耳、蘑菇亩产提高了,收入上去了,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孔庄村一些农户在试种林菌间作之前,思想不通,辱骂镇里做工作的干部,两个月后,待林间菌类种植成功获得丰厚收益后,该村40余名农民一起到镇里,给镇党委送来了锦旗和感谢信,并执意请镇领导吃饭。大务村党支部书记张志海,积极改进蔬菜种植方式,带头试种西兰花、春白菜取得了成功,其效益比其它品种高30%以上,带动农户100户,种植蔬菜大棚300亩。积极发挥农村实用人才作用,开发培养实用人才230名,现有镇级示范基地3个、区级示范基地1个,带动农户600户,农民1500人。目前,全镇食用菌生产林地面积达到13000亩,从业农户536户;设施农业面积达到8300亩,从业农户3560户。

  ——农民专业合作社牵线搭桥。永乐店镇在带领农民增收致富过程中,通过“党委+基地、支部+协会”,积极培养发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合作组织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作用。为把农民群众组织起来,提高市场竞争力,镇党委抽调得力干部建立了镇农林服务中心,成立了菌类种植、蔬菜种植、淡水鱼和生猪养殖等农民专业合作社24家。在镇农林服务中心和食用菌协会中建立党总支,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协会分会会长。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为农民群众提供生产、技术、销售等服务,与大型市场、加工企业洽谈,通过契约、合同等稳定价格和销路,为农民群众进入市场牵线搭桥。大务蔬菜合作社由经纪人负责跑市场,农民直接增收15%到20%。金诚众和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屠宰场的经纪人为合作社社员,促成收购方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生猪,每年为社员增加收入23.43万元,通过统一组织采购饲料,每年节约成本50万元。

  永乐店镇党委以让农民得实惠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发展的功能,农民群众从种植经济效益较低的粮食作物,逐步发展为“生态、绿色、高效益、集约化”农业产业模式,开创了农民增收新途径,推动了地区全面发展。目前,全镇由原来的林菌间作种植项目发展到林桑种植、庭院种植、林下养鸡等多个产业项目,品种由当初的1个发展到15个。在丰富产品种类的同时,永乐店镇党委全面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食用菌主题公园正抓紧建设;占地1200平方米的菌类文化馆已初步建成;集采摘、休闲、餐饮、住宿为一体的桑瑞生态庄园和金蓝子有机农业园初具规模。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全镇38个村完成了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审批工作,改水、改厕、有线电视等新农村十二项重点工程在全镇38个村实现了全覆盖,村村建起了数字影厅、村邮站、完成了村域路面硬化工程;新建太阳能公共浴室5座,卫生公共厕所40座、生物气化沼气站4座,秸秆气化站2座。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3年的5000元提高到2009年的10109元。永乐店镇先后获得了北京市“五个好”乡镇党委、京郊新农村建设先进乡镇、首都文明乡镇和首都环境优美乡镇的称号。农民群众高兴地说:大木耳、鲜蘑菇,党委让咱致了富;建基地、办协会,日子越过越有味。

  让群众心气顺,“和”出凝聚力

  经济发展了,不等于凝聚力增强了。新形势下,农村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群众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依附感降低。对于永乐店来说,历经场乡体制改革的变迁,这种影响尤为深刻:管理体制的变化,对基层党组织工作职能和履职方式带来了冲击,少数基层党组织不能够及时融入群众,不了解群众的疾苦和诉求;组织结构的变动,对党员发挥作用带来了冲击,一些党员的荣誉感、自豪感下降,对党组织的认同感淡化,缺乏发挥作用的空间和舞台;利益格局的调整,对农民群众的利益实现途径和利益表达渠道带来了冲击,各种矛盾不断积累,不稳定因素逐步增多,如何实现农村由乱到治,永乐店镇党委面临严峻挑战。

  面对挑战,永乐店镇党委坚信以“和”为贵,积极拓展民意沟通渠道,搭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平台,充分发扬民主,理顺群众情绪,为农村改革发展创造和谐的环境。

  ——“书记信箱”了解民情。为直接倾听群众呼声,全面了解群众需求,永乐店镇党委从2005年开始,在全镇38个行政村设立“党委书记信箱”,群众可采用投递信件的方式向镇党委反映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提出促进镇域经济发展的意见建议。镇党委一名办公室副主任专门负责书记信箱工作,每周一下村开启信箱,对群众信件进行收集、整理和登记,向党委书记汇报。为真正发挥“党委书记信箱”的作用,镇党委制定了督办、反馈和回访制度,凡是涉及到政府各职能科室及村委会的具体事项,督促各科室、各村及时了解情况,限时办结,重大问题由镇党委、政府研究办理。对群众反映问题的办理结果,7日内在“信息反馈栏”中予以公示并向本人回复,短期内不能办理的要向投信人说明情况。对提出问题的群众进行回访,征求群众意见,对合理化建议拿出整改措施,最终达到群众满意。设立“党委书记信箱”以来,镇党委接到群众来信200余封,“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党员责任区”凝聚民心。党员是党组织形象的窗口。充分发挥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是增强党组织凝聚力的内在要求。永乐店镇党委在实行党员户挂牌、党员公开亮相等做法基础上,从2005年起,在全镇开展党员责任区活动。以党员居住区划分责任区,有活动能力的无职党员每名联系10—20户群众。将若干责任区划成片,村支部委员分片掌握情况,支部书记掌握管片支委情况,镇包村干部掌握全村情况,形成了“普通群众—责任区党员—管片支委—村党支部书记—镇包村干部—镇包片领导—镇党委书记”的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网络,如今在永乐店“有事找党员”已成为“时尚”。为了使“党员责任区”见到实效,明确责任区党员主要是做好安全防范、民事调解、环境整治、困难户帮扶、民意收集等工作。同时出台了责任区党员汇报、情况通报、双向考核等7项制度。为激励党员发挥好作用,将责任区党员职责、区域示意图、上岗党员照片及考核结果上墙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目前38个行政村共建立党员责任区835个,联系群众12506户,实现100%的农户全覆盖。

  ——“关心关爱”解决民忧。真正关心、真心关爱党员群众,是基层党组织的重要职责,也是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实实在在的体现。永乐店镇通过建立全镇党员台账,将党员家庭情况、工作和生活状况等进行登记,做到对每个党员底数清、情况明。从2005年起,建立了老党员生活补助金制度,为年龄60岁以上且党龄满15年的党员每月发给生活补助100元,对每名党员每月发放学习资料费30元,增强了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保障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镇党委开展了机关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帮扶困难户活动,共帮扶困难群众249户;从2005年至今,完成了150户社救对象的危旧房改造;为低保家庭、特困老人、大病家庭申请临时救助70余万元;全镇5488名60岁以上老人每月都能够领到镇政府的养老补助;投资200万元为396户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设施改造,为499名残疾人发放补助金70万元,体现了镇党委对残疾人的关怀。

  群众心齐了、气顺了,基层党组织工作好开展了、执政基础更加稳固了。2005年4月,新西庄村民李春红通过书记信箱反映街道排水不畅的问题,镇党委书记接到情况后,立即把情况反馈到村党支部,用两天时间解决了问题。西槐庄村村民姜俊起通过书记信箱反映自家承包地内种植的树苗卖不出去,党委书记张振泉亲自到他的承包地察看,帮助姜俊起打开销路。在永乐店,群众习惯的把“党委书记信箱”称作民意的“晴雨表”和民情的“直通车”。半截河村责任区党员杨庆岗,几年来先后向支部提出合理化建议12条,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24件,化解邻里矛盾8起,群众称他是支部的好参谋、群众的贴心人。现在责任区党员成了农村政策的宣传员、村务工作的勤务员、群众意见的信息员、民事纠纷的调解员。通过开展党员责任区活动,做到了“事事有人管,问题不出村”,全镇连续6年没有出现越级集体访。开展党员责任区活动以来,全镇农村共有686名群众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新发展党员153名,92.6%的群众对党员发挥作用表示满意。

  让大家说了算,“评”出凝聚力

  党组织工作好不好,党员干部行不行,到底由谁说了算?永乐店镇党委在对干部业绩的评价上,过去往往由组织下定论,搞“体内循环”,群众很少有发言权。导致一些基层干部和机关干部眼晴“向上看”的多,“向下看”的少;做“虚功”的多,做“实功”的少;工作“惰性”多,“动力”少,对此,干部和群众都有反映,挫伤了基层干部的积极性,降低了机关工作效率,也影响了党组织的凝聚力。

  怎样科学地评价干部,永乐店镇党委坚信群众心中有杆称,决心走出“体内循环”,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不仅让组织说了算,更重要的是让群众说了算,通过群众广泛参与,评出信心、评出差距、评出凝聚力,从而建设一支充满活力的高素质的机关和基层干部队伍。

  ——“双述双评”考核村支部书记。永乐店镇党委把抓村支部书记作为提升凝聚力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探索出了“双述双评”这一组织评价与群众评价相结合、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统一的村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赢得了广泛好评。“双述”就是:年初述职,把当年打算干什么给大伙交个底;年终述职,把年初承诺的事给老百姓一个说法。“双评”就是:群众测评,分年中和年底两次组织群众对支部书记进行满意度打分;组织考评,镇党委机关每半年对各村工作进行考评,年底作出综合评定。村党支部书记述职大会是“双述双评”的重头戏,到年底,镇党委组织全体机关干部、人大代表、村两委干部以及农村党员、村民代表和各村有影响的群众代表共达5000人,召开村党支部书记集体述职大会,给38名村党支部书记当面打分。对于“双述双评”,开始一些支部书记有顾虑,有的认为是走形式,不愿意说;有的感到是组织上故意刁难,不好好说;有的工作确实没做好,说不上来。为此,镇党委广泛宣传“双述双评”的意义和作用,发动镇机关干部、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事业单位代表、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和农民群众广泛参与;把发展经济、整洁环境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对组织评价和群众测评的结果各以50%的权重计入村干部年度考核体系,作为报酬发放和评先评优的主要依据;对群众满意率低于80%的,由镇党委进行诫勉谈话,连续2次低于80%的,及时做出组织调整。2006年以来,共有12名支部书记因“双述双评”不称职由镇党委进行了组织调整。在此基础上,建立“村级档案工资”制度,制定了以任职年限为基本依据的党支部书记离任补贴办法,把村党支部书记的工资收入和离任待遇与年度综合考核结果挂钩。随着一系列举措的出台和机制的完善,村支部书记和广大群众看到了镇党委的决心和意图,支部书记普遍有了压力,添了动力,感到来“虚”的不灵了;农民群众感到支部书记真在为老百姓做事,否则群众不满意说啥也没用。

  在此基础上,镇党委决定,从2010年开始,利用两年的时间,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开展“三评议、三公开、三达标”活动,这是“双述双评”的进一步延伸,同时也是永乐店镇党委对近年来基层党建创新成效的全面总结和检验。评议的对象是38个村的党支部、村委会班子和全体党员。评议方法是:党支部、村委会及两委班子成员接受全村群众的民主测评,在述职的基础上,以户为单位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评议,村内党员在本责任区范围内接受责任区内的群众的民主测评,测评结果在村内公开栏内公开,群众满意率与比较满意率均在95%以上为达标。各村可根据本村实际情况自己择定时间向镇党委申请开展评议,镇党委制定出奖励方法,根据达标时间分别给于不同额度的奖励,鼓励各村早申请、早评议、早达标,到2011年底不满意率仍高于20%的村级干部,镇党委按照有关党内规定或法定程序进行组织调整或罢免;对“不满意率”高于20%的党员由镇党委组织部统一进行集中培训教育。通过两年的努力,使全镇38个村的村两委班子和全体党员的群众满意率与比较满意率均在95%以上,实现100%的达标。

  ——“群众满意度测评”检验镇党委。在对村干部实行“双述双评”的基础上,永乐店镇党委进一步扩大工作成果,同样把镇党委的工作交给群众去评判。于2007年,探索实行了“群众满意度测评”机制,通过群众测评,检验镇党委工作,反思党委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加努力的工作。为此,镇党委研究制定了在全镇范围内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的实施意见,围绕加强班子自身建设、承诺为群众办实事、推进本年度新农村建设等三个方面,了解群众对党委工作满意度,全面收集群众对党委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并建立广泛征求意见、制定整改台帐、向群众公开整改效果等工作机制。测评前,由镇党委政府召开工作通报会,将全年工作进行通报。各村党支部书记再分头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向党员群众进行通报,保证广大群众充分了解党委、政府一年的工作。测评采取“一户一表”的方式进行,由村干部汇总,分类梳理群众的意见建议,上报镇党委。镇党委高度重视群众意见和建议的收集和解决,制定任务分解表,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凡是能及时解决的立即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建立工作台帐逐一解决。同时,通过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自身建设的意见和措施。

  ——“未位淘汰制”激活机关干部。对机关干部怎样评价,永乐店镇党委在实行“双向选择”的同时,充分发扬民主,在机关推行“连续两次未位淘汰制”。其主要做法就是在以往由各科室领导和镇主管领导评价机关干部的基础上,在机关内部打破科室界限,广泛开展民主测评,每年把全体机关干部集中在一起,按照德、能、勤、绩、廉等内容,对每个同志进行评价打分,综合评定连续两年不及格的实行未位淘汰。机关一位工作人员,因群众测评连续两年不及格,被“下放”到镇物业公司,后来经过本人的努力,又重新回到机关岗位。这在机关干部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家一致反映,“未位淘汰制”让机关全体干部对每一个同志进行评价,一方面使人人都有了发言权,另一方面,使机关干部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有利于调动机关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永乐店镇坚持“群众满意”这一价值取向,让群众来评价镇党委、机关和村干部,促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使农民群众更加自觉地凝聚在党组织的周围。不少支部书记把“双述双评”形象的称为“赶考”,有的回想起第一次“赶考”时,确实是“考”出一身汗。有的支部书记述职时说“虚”了,台下群众当场给镇领导打电话,要求把那位支部书记“拉”下台。许多书记反映,“双述双评”让大家不干不行,干不好不行,靠“吹牛”不行,说什么都糊弄不了老百姓。在“双述双评”中成绩优秀的西庄村支部书记穆瑞亮,被群众一致推荐兼任永三村党支部书记。不到两年,永三村家家通水泥路,村里修起了3000米排水沟,村委会从10间土木棚子变成了20间豁亮的办公室……,永三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河村老党员苏连会描述“双述双评”、“群众满意度测评”给村里带来的变化:“打机井、修马路、鲜蘑香菇来致富;夏季管、秋季管,家家全都上保险;花满街、树成行,夜晚出来亮堂堂;好领导、人人喊,下届咱还接着选。”

  永乐店镇党委围绕“树”、“干”、“和”、“评”,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用实践回答了新形势下乡镇党委凝聚力从哪里来的问题,谱写了一曲凝聚群众共同奋斗的生动乐章。永乐店镇的做法是我市乡镇党委建设的一个缩影,是对新形势下增强乡镇党委凝聚力的有益探索,对加强全市乡镇党委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刘晓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