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秭归10月23日电 题:高峡出平湖 和“屈原”一起观秋色
(编者按:在三峡水库冲刺175米最终蓄水目标阶段,
中新社报道组来到该处,见证跨世纪的三峡工程壮举即将全面完成并发挥综合效应的历史性时刻,发出一组报道,敬请关注。)
中新社记者 艾启平 全安华
刘良伟
湛蓝的天空,清绿的湖面,飞艇在远处“飞翔”,偶尔传来豪华游轮的汽笛声;还有雄伟的三峡大坝,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切,都尽收眼底。
10月23日,在三峡水库冲刺175米最终蓄水目标阶段,中新社记者一行登上秭归县凤凰山屈原祠,真实体验了一番伟人毛泽东笔下“高峡出平湖”的诗意。
屈原祠旧址位于秭归县归州镇向家坪。三峡工程完工后,水位将淹没到屈原祠山门内第三级台阶。2006年11月,其迁建至秭归凤凰山上,与三峡大坝遥相呼应。
历经两次搬迁,“屈原”算得上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老移民”。而在凤凰山新家上,“屈原”也将于本月26日见证三峡工程最终蓄水175米目标实现的一刻。
“你们看看,高峡出平湖,不是诗人幻想,它就在你眼前。”23日下午,在秭归县做生意的赵长清老先生,带着20多位宜昌一中同学,在“屈原”新家聚会。
赵长清说,他是三峡工程从开工建设到完工的见证者。“国家加大了滑坡点治理,完成了水线以下移民安置,所以这次蓄水175米肯定会如期实现目标。”
三峡工程2010年175米试验性蓄水于9月10日启动,起蓄水位为160.2米。2008年、2009年,曾两次进行175米试验性蓄水,但分别因为地质和水情原因未能成功。
截至23日下午16时,三峡水库水位达174.51米。从凤凰山上屈原祠巍峨的山门下放眼望去,三峡大坝似一墨线横亘在浩浩汤汤平湖里,犹如画中,雾霭蒙蒙。
在屈原祠最高处正殿前,屈原铜像顶风徐步,似有走出山门、一览大坝高峡的兴致。6个月前,它从40公里外的老屈原祠涉江而来,为三峡文物复建画上句号。
江水涨起了,“屈原”这位伟人又可在故土的长江岸边临水而立,接续此前与大江的缘分。他也正在见证着这个新时代的伟大壮举。
(责任编辑:黄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