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7所高校16名师生被授旗出征。参加科学考察活动师生整装待发。张浪 摄 中新网成都10月24日电 (刘贤 张浪)24日上午,川渝两地大学生“重走汶川地震灾区,见证岷江流域恢复重建”实地科学考察活动,在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正式启动。
据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工作人员介绍,2008年11月,该学院联手川渝两地多所高校,发起组织了“川渝两地大学生5·12汶川大地震对岷江流域生态环境影响”实地科学考察活动,获取了大量第一手研究资料,并出版了《断裂的记忆:汶川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报告》,为灾后重建研究和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时隔两年,川渝两地7所高校共16名师生,以及德国艾伯特基金会、四川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2名观察员共同组成考察队,重走汶川地震灾区,见证岷江流域恢复重建。
科考队的学生有11人,包括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三个层次,涉及环境科学、管理学、经济学、地理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专业,是一次跨区域、跨学校、跨学科、跨专业的联合实地科学考察。
此次考察活动持续5天,重点考察都江堰、汶川、茂县、松潘、平武、北川,深入了解岷江流域灾后恢复重建情况。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副校长陈于仲在科考队出征仪式上说,科考队将科学评价流域灾后生态、文化、经济、社会的重建实效,进一步思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思路,并作两次考察对比研究形成新的考察报告,提供政府及社会各界决策研究参考。这是一次有益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科学考察活动。
(责任编辑: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