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申泮文 人民网天津10月24日电(朱虹、韩诚)近日,《天津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纲要》)公布,有着70年教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申泮文在给“90后”新生的讲座上,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为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改革提出建议。
“我们的高等教育为什么需要改革?”对于这个问题,申泮文说:“以化学高等教育为例,在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存在着一些历史性的错误:比如课程名称翻译的不准确,会影响教学指导思想;一些比较专业、应该是高年级学生学习的课程,被安排给新生,影响了本科生课程体系,难以引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申泮文认为,大学一年级新生的课程不仅要有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还应当包含学科发展历史、最新发展动态、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未来发展走向,以及科学家的道德观。同时,本科生的课程体系也应当本着让学生“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的原则,让学生先学习概论性课程,再学习基础分支学科,最后选修专业类课程。
“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关注国内外最新的发展。”让申泮文印象深刻的是,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两位量子化学家,特别在颁奖公报中宣称:“化学科学已由单纯的实验科学发展进入严密科学。”申泮文说,“化学专业已经不仅仅是在实验室里做实验,而是要密切联系其他相关学科。实验研究、量子理论研究和计算机技术这"三驾马车"将联合把化学科学推向现代化。”
“加强本科生的英语和计算机能力,为培养创新型杰出人才做好做足准备。”申泮文在讲座中为同学们提出要求。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他就与自己的学生车云霞教授一同建立了“南开大学化软学会”,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引入化学教育,并凭借《化学元素周期系》电子教科书、《化学教学资源库》两次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申泮文在讲座中特别强调老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强调科学道德教育和科学技术全球化的思想教育,明确科学家对祖国建设事业的责任。”同时作为化学领域的专家,申泮文还提醒同学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为低碳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教学科研中。
(责任编辑:周径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