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连线一位台湾“地胆”,试图了解出事公路的真实面目
■新快报记者 王剑平 吴笋林 陈巧艳 见习记者 宋凯欣
19名珠海游客(包括导游)消失在台湾的苏花公路,至今音信皆无。这到底是一条怎样的公路?事发时,又为何有整整33个大陆团被困在这条路上?昨日下午,记者电话连线了一位台湾当地人士,尝试从中寻找出关于这条公路的真实面目。
特点:狭窄险峻沿崖走
“一边是太平洋,一边是悬崖峭壁。”这名台湾人士如此概括苏花公路的独特。
据其透露,苏花公路全程总计308公里,其历史可追溯到1874年,为巩固边防与安抚住民,钦差大臣沈葆桢派台湾道夏献纶与福建省陆路提督罗大春费时两年开辟这条“平路一丈,山蹊六尺”的临海道路。1925年,为了使此路能通行车辆,将之拓宽为3.5米的道路,于1932年全线完工通车。此时公路的弯道最小半径则仅有15米,相当险峻。1980年代开始逐步拓宽,到1990年才开放双线通车。尽管如此,狭窄、险峻、弯道多依旧是苏花公路的最大特点。“行经断崖路段,车中旅客往往无法看见道路的边缘,仅见低处海色,驾驶车行左旋右回,让人惊恐不已”。
安全:被称“死亡之路”
这位台湾人士谈到,由于苏花公路沿途经过多处山峰,而这些山体大多以土石结构为主,很容易发生塌方或滑坡,并造成人员伤亡。也正因如此,从上世纪70年代起,途经该公路的重要客货运运输均已转向铁路,苏花公路则转为以景观公路、采石运矿和区域性交通为主。尽管如此,从2002年至今,苏花公路曾经发生过7次较大的塌方事故,而这次事故也是该公路78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每逢下大雨,当地就会封路”,有当地人士甚至称之为“死亡之路”。
风光:无敌海景尽收眼底
据记者了解,事发当天,有33个旅行团被困在这条“死亡之路”的危险地段。人们不禁要问,既然该处路段如此危险,为何会有这样多的旅游团出现?
据介绍,尽管苏花公路险情不断,但其是从花莲到宜兰的唯一一条公路。而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临海通道的沿途风光已成为台湾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丽而气势磅礴的太平洋风光尽收眼底,加上悬崖峭壁,让人在惊恐中留下无法磨灭的记忆”。
救援:滑坡点多施救难度大
19名珠海游客已经失踪三天有余,为何至今的搜救工作未取得大的进展?该人士告诉记者,由于苏花公路一边是太平洋,一边是悬崖峭壁,使得挖掘救援设备很难进去,即使从空中救援难度也比较大,只能从滑坡的两端分头进行。“但滑坡的地方比较长,滑坡地点也比较多,路上堆积的土石方太多,”他甚至认为,“即使能找到失踪车辆,也不一定能找到失踪人员,以前的滑坡或塌方也有找不到人的情况,随山石被埋进大海也有可能的。这虽然听起来很残酷,却也是事实。”
东部干线可代替苏花公路
该名台湾人士表示,其实,在危险的天气,游客也可以选择东部干线来往于台北与高雄之间的城市,包括花莲和宜兰,“发车密度很高,可以选择在任何时段乘车”。另外,今年夏季,因台湾降雨较多且雨量较大,塌方滑坡事故比往年更多,苏花公路的不安全性显得更加突出。据该人士说,此次鲇鱼台风来临之际,当地的运沙大卡车几乎没有开上苏花公路这一危险路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