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海涛/图 |
70岁的高老太靠运送桶装水养活身残的儿子和智障的孙子。此事被媒体报道后,短短三天就收到爱心市民的捐款超10万元。然而她的邻居却称其“骗钱”。对此,其所在的街道办发布情况说明称,高家月收入3000元,基本生活有保障。(据10月24日《新京报》)
一个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老太,却要靠运送桶装水来养活子孙,高老太一家的生活不可谓不艰难甚至凄惨。那么,为了缓解高老太的窘迫,人们奉献自己的爱心捐点财物也是出于好心,现在的问题是,这样的爱心竟然被看成了多余,引发了争议。
按说,高老太一家应该获得同情,获得包容,获得必要的帮助。俗语“远亲不如近邻”,但高老太一家却和邻居关系紧张,就连当地街道办也不站在她一边。这或许也足以说明,高老太家的困难“存在特殊情况”,其行为甚至已经超过了众邻居和街道办的容忍度,尽管我们不能以最为恶意的想法来推测。
据悉,从2006年开始,她的故事被媒体相继报道,这几年捐款不断。而今几人都享受低保,当地相关部门已为其办理大病医保,高老太还有退休金等,月收入有3000多元,生活无忧,那高老太为何还是求助媒体?“想用善款给孙子留一条后路”——这或是老太太的真实想法和心声。不难理解,哪一个老人不想多为儿孙留下点什么呢?只是这样的打算让人五味杂陈。
纵观整个事件,可以说是只见良心不见制度,只见市民的热情捐助不见对善款的管理、实地的调查,只见受捐人收钱,却不见对善款使用的监督与约束。老太太获取善款,怎样使用善款等,全凭个人良心,没有监督。笔者看来,正是因为制度缺乏下惟一的良心依赖,才最终酿成了此慈善事件上“高老太式的尴尬”。换言之,如果慈善捐助救济制度完善,在情况核实、善款使用等方面措施完善,那么类似情况可能就并不会发生。而令人担忧之处在于,这种只见良心只见热情却不见制度的慈善之路,到底能走多远?类似的有“欺骗”嫌疑的慈善救助,又会对慈善发展造成怎样的伤害?
高老太式的慈善救助尴尬,暴露出我国民间慈善事业发展的固有弊端,即民间慈善缺少组织性和制度性,过于散乱,专业民间慈善组织因为种种体制性原因往往面临身份尴尬(如壹基金等),难以生存,形成制度性缺位,由此导致很多慈善行为更多靠的是媒体呼吁、市民热心,善款使用倚仗的是个人良心,在善款募集、使用等各个环节上缺乏必要制度性监督。在这种情况下,高老太式的慈善尴尬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因此,面对“欺骗”指摘,需要从民间慈善业发展的高度来审视,通过体制制度性的改革,促进民间慈善尽快走上制度性发展的良性道路,改变目前的散乱状态。以此而言,高老太式的慈善尴尬,实在是民间慈善的尴尬。
丁洪先(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