搪瓷缸、飞机骨头做的餐具 |
张新斗(左二)和战友在坑道旁合影 |
抢救伤员 |
照片还活着,历史没有死
从战火中归来的战士带回充满激情与热血的珍贵影像
“战士走到哪,我就拍到哪”
“谁活着回来,谁告诉后人”
60年前的战地记者董青,背着一台“120”相机,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行走了4个月。冰天雪地、炮火连天,他以记者的身份和战士的顽强毅力,拍摄了几百张珍贵的画面。
“我19岁去朝鲜,26岁才回国,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朝鲜战场。”从军功章、车票到搪瓷缸、指南针,当年的志愿军战士张新斗赴朝7年,带回了近300件珍贵的物件,更带回了那个时代的烽火记忆。
飞机骨头敲成筷子
已经83岁高龄的张新斗身材高大,虽然腿脚有些不便,但说起话来铿锵有力。1951年,张新斗成为一名志愿军战士,来到朝鲜战场,直到1958年才随军最后一批撤回国内。
“我是一名作战参谋,负责战事编写。”1949年,在滁州读完高中的张新斗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事政治大学。由于成绩优异,1951年,他被调至西南军区工程兵司令部任作战参谋。
说起当年留下的“宝贝”,张新斗老人的话匣子立刻就打开了:“都锁在柜子里呢。”张新斗打开柜子,拎出一个旅行包。
搪瓷缸、机骨筷、饭票、毛巾……张新斗老人将当年的生活用品都保存了下来。白底的搪瓷缸已经有些掉瓷,但上面“赠给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字样还很清楚。
“这机骨筷是我们用飞机残骸的铝板自己敲出来的。”张新斗说,当时物资比较缺乏,战士们就自己动手做生活必需品,“脸盆、饭碗都是用飞机骨头敲出来的。”
“这个指南针,现在还很灵敏。”张新斗给记者介绍起工作的工具——一个指南针、一把绘图尺。“这两样是我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丢了它就和丢了饭碗一样。”
冰天雪地走了24天
“我们在冰天雪地里走了24天,才找到志愿军的政治部。”已经89岁的董青老人依然清楚地记得1951年的1月,当时他30岁,是解放军画报社的一名摄影记者。他领到的新任务是去朝鲜战场采访。
“我们从丹东出发,当时特别冷。”董青回忆,他们换上厚厚的棉衣,一路步行进入朝鲜。“遇到车就拦,有的车能带我们一段。”董青说,有一次他们实在走不动了,拦下一辆装运猪的卡车,爬到猪笼上坐着,就这样一路顶着寒风向前颠簸。“后来遇到一个坎,车被颠翻了,我们全部被甩下车。”同行的战友有的摔断了胳膊,有的摔肿了脸,还好,董青只是把眼镜摔碎了。
董青说,来朝鲜前大家就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实际遇到的艰难还是比想象的大得多。
边投篮边躲敌机
在朝鲜期间,张新斗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志愿军体工队的组长。“体工队成立了,战士的业余生活也丰富了。”1952年,敌军被赶过了三八线,张新斗所在的清川江以南区域战事比较平稳。
“那时候我们在阵地和后方部队的驻地组织体育比赛,我就是篮球队的一员。”不过,篮球比赛打得并不安稳。“敌机会时不时来骚扰一下,所以我们一边比赛,一边还要观察敌机。”
他们把比赛场地选在山头之间,如果敌机来袭,防空哨会及时报警。球场周围都挖有交通壕,直通坑道。“敌机一来我们就钻进坑道,等敌机走了我们再继续比赛。”
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志愿军战士们还能开展体育活动,张新斗觉得:“这就是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最好体现啊!”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