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昨日,2010年永乐店镇5000人大会上,一名村党支部书记走上台述职。本报记者
薛珺 摄
去年(2009年)永乐店镇5000人大会上,这名村党支部书记以相似的着装和姿势走上台述职。本报资料图片
本报讯
(记者温薷)昨天,通州区永乐店镇38名村党支部书记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大考”。永乐店“书记大考”已逢第五个年头,共有12名村支书因遭“差评”而被罢免。据悉,村支书接受非党员群众评议的形式,现已在通州区全区的11个乡镇推广。
支书提前半月“备考”
昨天中午12时许,5000名村民提着小凳子陆续来到永乐店镇广场中央,在写有“小安村”、“大务村”的标牌后面排成38列“纵队”。主席台上,左边立着牌子“不尚空谈”,右边“实事求是”。
“头一回来。”永乐店三村村民高亮裹在厚厚的棉衣里,手里还拎了瓶矿泉水。他说,倒要听听支书们“有没有说实话”。
“我为村民安装了有线电视,在村内铺设柏油路7000多米,修建公厕2座……”永三村党支部书记张明文头一回“赶考”,述职报告数字精确。他说,自己从十一长假之后,提前半个多月便开始“备考”了。
和往年一样,村民们都领到了一张“民主测评表”,他们将根据书记为时5分钟的演讲,对工作能力业务水平、办好事实施情况、仪表口才礼仪等综合印象,分“好、一般、差”三档打分,最后要进行综合评价,即“优秀、称职、不称职”。不过,出于效率的考虑,现场没有设置集中投票箱,每位村民填表后将回村投票打分。
12位书记“差评”被罢
永乐店“书记大考”自2006年起,至今已迎来了第五个年头。按照要求,年末将至时,全镇38个村书记集中在公共场合,向现场的人大代表、村民中的党员、非党员代表等公开述职。
“五年间,一共有12位书记被罢免。”永乐店镇组织部长杨志勇介绍,“大考”的测评结果将以50%的权重计入基层干部年度考察评价体系中,同党委综合考核结果一起,构成工作实绩的整体指标。如果“大考”得到差评,将被要求整改;整改不合格者将被免除职务。
通州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起,通州区11个乡镇一级开始推广这种“大考”形式,截至目前已经在各个乡镇全面推行。不过,其他乡镇由于条件的制约,形式上没有采取永乐店镇的“广场群考”,但也都将非党员群众的评议意见,纳入了农村基层党干部的考核当中。
综述
支书不再说“老少爷们好”
述职5年,村支书备考渐趋专业化
2006年,几乎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样是裹在棉袄里的村民和登台亮相的村支书。不过,那次的农村基层党建的“实验”并没有第一时间向媒体公开。
首次述职村民起哄“说瞎话”
一位当时参与述职的村民记得,首次述职大会的场面很是混乱。有的村支书信口开河地“扯”出了自己没干过的事儿,结果遭到了村民起哄“说瞎话”。
头一年述职之后,永乐店镇38个行政村中,3名村支书由于民意测评结果过低而被党委罢免。此后3年中,平均每年也有三四名支书受测评影响,被免除职务。
不过,到了去年,38名村支书经过“大考”后,无一人“落马”。
村委会班子起草述职报告
对此,西河村村支书张明泽觉得,“大考”增添了责任感和紧迫感。“平常也会想想自己到了5000人大会上怎么办,该说什么,自己干的事儿,能不能拿出手。”他表示,不仅当着全镇父老乡亲的面“述职”时压力很大,“不能丢脸”,这种压力甚至还会延伸到平常的工作当中。
永三村党支部书记张明文则说,由于有过村支书“大考失利”而被罢免的先例,村支书们对一年一度的述职,变得越发重视。以前,上台前就是自己打个草稿,现在涉及“政绩比拼”,整个村委会班子都成了起草述职报告的成员。
村支书多穿西服上阵
和5年前相比,村支书们明显变得“老练”了许多。自去年起,尽管每年述职都在初冬,支书们大多依然身着西装。“一紧张就顾不得冷了。”张明文说。
支书们的述职语言,逐渐变得“专业化”。2007年,述职大考的第二年时,还有支书上台抱拳道“老少爷们儿好!”到今年,所有支书的报告开头几乎无一例外使用了“下面我汇报一下”以及“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支书们还会大量使用数字,比如打了几眼机井、购了多少块电表、清理了多少立方的泥土等等。
“觉得这形式很好,支书不敢讲假话。”永三村的村民高亮表示,每年到报名参加评议时,大家都争抢着来。
“以前干部有"眼光向上看"的现象。”永乐店镇组织部长杨志勇说,自从实行述职后,引导支书们对群众负责,着眼于群众的需求,很多村子的环境设施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专家观点
“评议打分应及时公示”
“这种形式很具有进步性,国内农村很少见。”昨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表示,像类似村民评议支书的农村基层党建新举,目前在国内其他省份也开始出现了。比如,陕西有村子成立了“村民监督委员会”。
实际上,群众评议村支书的做法属于一种民意测验,应该是具备在农村基层推广的可行性的。党国英说,在农村推广“永乐店模式”并不困难,但是应注意“制度化”。
他认为,对于评议的形式、内容等,应出台相应的文件来规范化,形成当地乡村法规和制度,甚至可以成为《村委会组织法》的补充。
党国英还指出,评议应提高公开透明程度。“群众打了分,一定要及时公示,这样才能够提高舆论对官员的压力。”他说,即使不及时公示“打分”结果,仅仅作为上级检验、考核的凭据,也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干部和上级搞好关系的方法很多,公示才更能够保证普通群众行使的权利落在实处。”
(责任编辑:刘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