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26日电 世界自然基金会26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研究人员1999年至2009年在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发现1220个新物种,即平均每3天发现1个新物种。
世界自然基金会亚马孙流域保护项目负责人弗朗西斯科·鲁伊斯告诉媒体,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令人惊异。但若不加以保护,这座“生物宝库”可能将不复存在。
新发现的物种中,报告列举55种爬行动物、257种鱼、500多种蜘蛛、39种哺乳动物和637种植物。其中,一种水蟒体长4米,是1936年以来首次发现新种蟒蛇;一种巨型鲶鱼以猴子为食;一种蜘蛛通体棕色,一对毒刺呈荧光蓝色。
鲁伊斯说,过去50年间,人类在亚马孙流域砍伐大量树木,以发展畜牧业和经济作物种植业。“(报告)提醒人们,对于这处独特地区,我们仍有不少需要了解。如果不改变发展思路,我们将会失去什么。”
巴西政府与世界自然基金会、世界银行等机构合作,过去6年间在亚马逊流域热带雨林设立3200万公顷保护区,以保护雨林资源与物种多样性。
(责任编辑: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