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浙江宁海引来香榧香万家

来源:人民网
2010年10月27日20:54
  人民网宁波10月27日电 (记者 严冰)又是香榧飘香时,近日在浙江宁波宁海县黄坛镇双峰山区,家家户户的榧农屋内都飘来了阵阵榧香,而黄坛镇双峰农业服务总公司的车间内,炒香榧的机器声呜响山谷,一箱箱香味浓郁的香榧包装后堆放在厂房里,引来了宁波、杭州、上海和城内的无数客户,也笑折了公司老总胡国兴夫妻俩。用胡国兴的话说:“榧农赚大钱,全靠电力助发展,没有电力好服务,农民的收入要减一半,电力惠山民,兴了千万家。”

  在双峰榧坑村农业服务总公司车间,胡国兴捧着香喷喷的香榧告诉笔者,双峰是宁海县的“小西藏”,山高路弯人稀薄,经济相对落后,村民全靠种香榧才发家致富。目前,黄坛镇双峰片有6000多亩香榧林,每年可产香榧800万元,占全片农民总收入的70%以上,不夸张地说,每户农民靠香榧收入最少在1万元以上,最多的高达6万元以上,香榧成为了农民的“摇钱树”、“黄金树”。

  说起香榧的故事,胡国兴粗犷的脸上绽放着幸福的光彩。他说:“早在百年前,香榧树就是双峰的"品牌树",但山里人识树不懂货,捧着元宝去讨饭,以至于香榧花落山村无人问。”2002年,当双峰掀起农网整改时,担任双峰榧坑村党支部书记的胡国兴,看到了山村发展的希望,不断地寻找着农民发家致富的“源泉”。在浙江诸暨的一次参观中,他终于认识了被国人赞为“千年神果”的香榧。当年,头脑活络的胡国兴就大量收购山里贱得一塌糊涂的香榧,开始了加工业务,头年就净收入在5万元以上,成为了山里人的头号富翁。从此,香榧成为了大山群众追逐的“神果”,也变成了村民的致富果。

  2007年,双峰片开始了新农村电气化村建设,用电质量好了,用电水平提高了,作为双峰榧坑村掌门人的胡国兴,带头成立了山区第一家农业服务公司,发动村民兴起了大造香榧林的“造血”活动,榧坑村建起了上千亩的香榧树,有盼头,有劲头的农村终于抱着香榧树做足了发财梦。

  谈到电力惠农的事,胡国兴妙语连珠:“新农村电气化村建设,为农村引来了金凤凰,新电力新服务,为农民架起了连心桥,双峰山区农民的发展,离不开电力光明道。”胡国兴告诉说:“当初榧坑村造香榧林时,宁海供电局黄坛供电营业所专门组织施工队吃住在山上,为果园架起了专线,保证了喷灌、喷药的用电,那种吃苦劲头,咱农百姓至今念念不忘。”

  “2009年8月,双峰榧坑村遭台风山体滑坡,多处果园被毁,黄坛供电营业所职工又摸黑上山,连夜为果农新架了被冲的线路,减少了近300多亩香榧树的损失,喜得是老百姓叩头烧香,这样的服务可以说数也数不清。”

  讲起电力给榧农带来的实惠,胡国兴红光满面。他说,2002年前,我第一个办香榧加工厂时,山上电压低、质量差,隔三差五要停电,虽然是手工抄,但包装照明都要摸黑。2002年农网改造后,农村用电再也无忧了,我借款办起了机器加工厂,业务一下子扩大了,一年就赚来了5万元钱。那时候,我数着一叠叠钞票是兴奋得睡不着觉。2007年新农村电气化村改造后,我瞄准电力发展形势,做起了双峰片香榧产销业务,成立了农业服务总公司,每年从农民手中收购的香榧达200万斤以上,经加工后再推销市场,年利润达到35万元以上。2009年双峰山区香榧产量为600万元,2010年为800万元,2011年可望突破1000万元,2000多户的双峰百姓户均收入可达到5万元以上,这样的好收成,没有电力的支撑确实是“天方夜谭”。

  正在车间包装香榧的胡国兴爱人丁红芬指着正在安装室内线路的电力工人说:“咱山里人虽没城里人能说会道,但心眼实,真要感谢电力部门,你看,昨天我厂里的机器坏了,近千斤香榧无法烘炒,今天上午,黄坛供电营业所的小草服务队就上门来检修了,你说,这样的服务老百姓能不高兴吗?”

  “叔叔,小草服务队是什么意思啊?”在车间玩耍的胡国兴外甥揪着笔者的衣襟问。“小草服务队嘛,就是宁波电力系统的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的服务品牌。”“喔,我懂了,我也要做小草人,将来为大家做好事。”小外甥的一段话,引起了我们的畅怀大笑,这一刻,百姓的舒心和香榧的香味再次飘荡在山村,让人回味无穷。
(责任编辑:renyue)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