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照片:2004年小东门街道设立“郁惠苾帮困助学基金” 中新网10月28日电 据上海黄浦区侨办消息,在上海黄浦区小东门社区有位78岁的侨眷“爱心妈妈”郁惠苾,高高的个子,圆圆的脸庞,满脸的笑容,让人感到分外亲切而慈祥。自从儿子黄立平到美国留学并定居后,郁妈妈便成为街道社区侨务工作的积极分子。
郁惠苾出生在江苏启东一户农家,因家境贫困而无力供她读书,很小就进厂做工,幼时的郁惠苾暗暗许下心愿:“以后有机会,我要帮助像我一样读不起书的人。”光阴荏苒,郁惠苾已是七十余岁的老人,平时只有1000多元的退休金收入。当得知社区一名中学生小孙家境贫困,想起自己家贫辍学的情景,郁惠苾主动承担了小孙部分学习费用,勉励她要好好学习,并笑称这是自己的第一次善行。正是这次善行,使郁惠苾开创了人生绚丽的晚年,从此,她与“助贫帮困”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侨界的“爱心妈妈”。
郁惠苾是街道侨联分会的委员,也是街道“侨之家”的骨干,她积极参加社区“侨之家”的活动,尤其是助贫帮困、抗洪赈灾等献爱心活动,她总是带头捐钱、捐物。听到社区里有谁家遭遇不幸,或者碰到什么困难,她会想方设法给予帮助。地区里有哪家老人生病,她马上买了东西去探望。她将每月省下来的钱,以每月100元的固定方式捐给居委,请居委接济社区中的困难家庭;看到街道敬老院缺少洗衣机,就拿出钱买来一台洗衣机捐赠给街道敬老院;看到冬天的寒冷,郁惠苾又买了69件唐装背心送到小东门街道敬老院;社区的晚晴艺术团缺少经费,郁惠苾将儿子给她的2000元零用钱捐了出去;在新学期开学前,他又捐出2000元钱用于购买书包、学习用品送到贫困家庭,“爱心妈妈”省吃俭用献爱心的事例不胜枚举。
郁惠苾的慷慨是与她儿子的鼓励和支持不开的。谈起儿子,老人那慈祥的面庞上立刻闪现出异样的光彩。郁妈妈的儿子黄立平10多年前去美国留学,学成后回上海创办了科技型侨资企业,经常往返于美国和中国。他不但事业有成,而且侍母至孝,支持母亲参与公益活动。2004年,郁惠苾拿出10000元积蓄捐给街道,希望能帮助社区中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街道专门为其设立了“郁惠苾爱心帮困助学基金”,在辖区内挑选学习成绩优异但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作为受助对象,每年暑期街道牵头组织爱心助学金的发放仪式。2006年,她又嘱咐儿子追加1240美元到助学基金中去,她助学的学生从最初的4名发展到10名,每位受助的同学每年都能得到500元的爱心助学金。今年郁惠苾又主动追加了善款,使得爱心助学基金能延续下去,惠及更多的困难家庭。该爱心助学金至今已发放了7次,累计有58人次的困难学生受到了资助。
很多人以为这样一位平时慷慨捐赠、内心精神生活那么充实的老人,一定是生活富裕、锦衣美食的人。其实并不尽然,她现在依然住在90年代建造的多层房子里,过着节俭的生活,有时一块豆腐,一只鱼头,就是她一天的菜肴。郁妈妈总把节省下来的钱捐助他人,许多受过她帮助的人都和她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把她当作可敬的长辈和朋友,对此,郁惠苾感到极大的欣慰,从中看到了人生的价值。一位多次受助的同学在给敬爱的郁妈妈的信中写道:我从您身上体会到了得人雪中送炭的感激,这也启发了我想要帮助其他人的想法。走向社会后,我要尽自己的能力帮助更多的人,让他们也感受到这一份温暖,让您的这一份爱心无限地传递下去。是啊,这正是郁惠苾的心声,她只顾耕耘,不计收获;真情付出,不图回报,只是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正如歌中所唱:“只要人人都献上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近年来,郁惠苾以积极充实的人生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余热,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了示范作用,实现了她年少时的愿望,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她曾于2004年被评为街道精神文明十佳好事,并获得区精神文明十佳好事提名奖,2007年荣获“市侨联先进个人”称号,她的事迹早已被社区群众传为佳话。在“爱心妈妈”郁惠苾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社区侨界人士用自己的才华、爱心,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自己所在社区的热爱。
(责任编辑:ren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