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时事快报

日议员“非官方”访华 凭私人关系修复国家关系

来源:南方周末
2010年10月29日13:47

9月30日,细野豪志结束秘密访华回到日本。他被认为是中日首脑“走廊谈话”的幕后推手之一。 (南方周末资料图片/图)

    9月30日,细野豪志结束秘密访华回到日本。他被认为是中日首脑“走廊谈话”的幕后推手之一。 (南方周末资料图片/图)


1972年,原日本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以私人身份访华,受到周恩来接见,促成中日邦交正常化。 (南方周末资料图片/图)

    1972年,原日本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以私人身份访华,受到周恩来接见,促成中日邦交正常化。 (南方周末资料图片/图)


    日本“密使”细野豪志以私人名义到访北京。几日后,中日两国首脑进行25分钟“走廊谈话”。

 

    中日官方的公开外交遭遇重重压力时,日本“密使”正成为缓和局势的重要管道。

 

  10月26日,就当中国渔政船和日本军舰在东海对峙时,日本的媒体圈开始流传一个消息:前日本驻华大使阿南惟茂正在中国秘密访问。

  不仅是前大使,在过去的近两月的中日外交对峙中,还有日本“密使”细野豪志、“特使”江田五月悄悄到访北京,他们共同的特征是:以私人身份来华,而承担国家使命。

  中日两国间的外交张力陡然提升,两国部分民众似乎也正陷入空前浓烈的对立情绪,游行示威在中日多地接连发生,在民意的强大压力下,中日官方的公开的外交沟通步履维艰。

  在这一情势下,“密使”外交似乎正在成为中日外交沟通的新管道。

  非常时期秘密访华

  9月29日下午,日本政坛新生代代表人物之一、民主党议员细野豪志秘密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据知情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细野豪志戴着墨镜走出机舱,随即乘车离开。

  据上述人士介绍,细野豪志以个人名义登记入住了北京饭店。

  随即,这位没有任何行政职务、年仅39岁的日本众议员,与中国多名官员进行了长时间的商谈。

  第二天,9月30日,细野返回日本,并在成田机场接受了日本媒体的采访。

  他否认自己携带了日本首相菅直人致中国领导人的亲笔信——这一消息此前由日本民主党人士向媒体透露,并且说:“此行只想凭个人的人际关系、出于个人的判断来修复两国关系,至于此行结果我无可奉告。”

  也有人询问,中国政府当天释放3名闯入军事管理区而被扣的日本人,是否与细野此次访华存在关联,细野也表示“不予评论”。

  日本首相菅直人、官房长官仙谷由人也先后否认细野此次访华是“政府授意”。仙谷由人对媒体表示,这次访问他“既没有阻止也没有认同”。

  但日本旅华作家加藤嘉一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从他自己获知的消息来看,可以“百分之一百二十”地确定,细野访华“得到了菅直人和仙谷由人的同意”,甚至一向被认为是“鹰派”的日本外相前原诚司也对这次访问“表示赞成”。

  “细野先生秘密访华的目的就是加强沟通、通畅信息,在我看来,基本目标达到了。”加藤嘉一说。

  最终在亚欧首脑会议结束后,10月4日,温家宝与菅直人在走廊中“巧遇”,而“刚好”走廊里又有二把椅子,于是二人坐下会谈了25分钟。这场“走廊外交”被认为是给急剧恶化的中日关系踩了“刹车”,而日本媒体普遍认为,细野豪志数天前的“密使”出访功不可没。

  “迫不得已的选择”

  “密使外交”在中日两国间源远流长,两国1972年恢复邦交正常化之前,“密使外交”就曾发挥过重大作用。日本原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更是曾经在没有取得授权的情况下,主动担当“密使”,与周恩来在会谈中取得重大突破,并最终促成当时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被称作“日本基辛格”。

  国际关系学院杨伯江教授指出,“密使外交”是东方外交的一个特点,因为东亚国家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密切交往关系,“尽管目前存在两国国民情绪整体上的抵触,但密切的个体交往仍然没有中断,中日之间人员千丝万缕的联系远超人们想象。”

  然而“密使”也容易让人联想“秘密外交”。加藤嘉一告诉本报记者,“密使”在日语中是一个贬义词,因为它刻意忽略、躲避的是民意和立法机构的监督,并不符合现代政治民主化的潮流。

  “但在官方渠道无法打开局面的情况下,尤其又面对中日这样敏感复杂的问题时,这是日本政府的迫不得已的选择。”加藤说。

  曾任民主党副干事长、代理干事长的细野豪志,政治生涯被媒体描述为“直升机式一帆风顺”。

  细野是民主党前党首小泽一郎的亲信。去年12月,小泽一郎率日本民主党大型代表团访华,细野与小泽一起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接见。在日本,小泽一郎被认为是亲华派,与中国党政高层长期保持着频繁的交往,私交甚笃。

  但小泽一郎是民主党现党首菅直人在党内的“劲敌”。尤其是小泽一郎公开与菅直人竞选党首失利后,绝大部分小泽一郎的人马都被清除出决策圈。日本媒体普遍认为,这直接导致了菅直人政府缺乏与中国直接沟通的管道,在“撞船事件”后产生了大量对中国的外交误判。

  而日本“鹰派”外相前原诚司反复就中日争端发布激烈言论,也令日本外务省无法与中国外交系统顺畅沟通。

  “目前日本首相用小泽旧部完成这样的密使外交,足见菅直人对争夺外交主导权和稳定对华关系的迫切之情。”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杨伯江对本报记者分析。

  事实上,不少日本媒体评论,细野并不是一名足以稳定担当中日对话管道的绝佳人选。

  日本知情人士以“过分具有野心”形容细野豪志。他被认为是一个想做大事的人,但这么早就在对华外交中如此锋芒毕露,对他今后能否在民主党内聚拢人气走得更远,令人怀疑。

  有报道认为,在中国,细野有自己建立的人脉关系和“联络管道”。不过,据一位要求匿名的知情者透露,此次细野之所以能够顺利来访,并成功与中国外交决策圈会面,更多是仰仗日本官房长官仙谷由人一位“没有名气的”在华经商的朋友牵线。但仙谷这位朋友本身在中国铺设的人脉也非常有限,与日本“经团联”这样的工商界巨头组织的能量不可同日而语。

  “密使”无法解决所有问题

  10月11日,在越南首都河内出席亚太国防部长会议的中日两国防长梁光烈和北泽俊美也在电梯“偶遇”,并一起走入房间交谈20分钟。尽管这次“电梯外交”被定义为“非正式的交谈”,但国际媒体还是从两国防长“同意早日建立海上联络机制,防范两国发生海上争端”的会后发言中,嗅出两国关系可能回暖的气息。

  然而中日关系随后却再次探底。先是日本外相前原诚司称中方应对“撞船事件”的措施“歇斯底里”,引发中方强烈抗议;随后中国外交部严词否认此前日本媒体披露的小泉时期中日关于钓鱼岛的“密约”,称其“造谣中伤、用心险恶”;而前原诚司更是干脆推翻了1978年邓小平访日时提出的钓鱼岛“搁置领土争议论”,称日本从未接受。

  “密使外交”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中日关系,但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10月24日,中日船只在钓鱼岛海域发生对峙。据新华社报道,当天晚9点左右,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在钓鱼岛西北偏北约33-37公里处发现,中国渔政船“渔政202”和“渔政118”正向靠近钓鱼岛的方向航行。日方海保巡逻船立即通过无线信号和电光板发出提醒,双方发生对峙。

  在随后的中国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此次对峙是否是“中方向日方宣示主权的行动”,发言人马朝旭回答称,“钓鱼岛附近海域是中国渔民传统作业渔场。我们一贯依据中国相关法律法规,根据需要派遣渔政执法船赴相关海域巡航护渔”。

  此轮中日关系的僵冷,在很多中日问题研究者看来大大超出2005年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引发的外交风波,甚至“严重几倍、十几倍”。毕竟上一次主要面临的是历史问题,而这一次则是领土与安全——活生生的现实国家利益。

  如果说2005年,日本的主流媒体中有很大一部分如《朝日新闻》、《读卖新闻》等对日本政府持批评态度,此次日本所有媒体,尤其是在日方释放中国船长而中国仍然要求日方赔偿、道歉之后,表现出的是与政府立场惊人的一致。

  上一次所有的日本媒体一致地支持政府,大约要追溯到1940年代前期军国主义思想登峰造极之时。

  “中日间的僵冷气氛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杨伯江教授说,“由于日本国内复杂的政治背景和选举制度,执政党民主党又面临着向‘少壮派’交权的压力,外交的内政化、国粹化将不可避免;其次民主党强调对外突出战略和现实利益、海洋利益,趋向加强防卫能力,这对中日关系而言也不是好消息。”

  正在秘密访华的前日本驻华大使阿南惟茂能否再次在中日关系紧张时刻靠“私交”缓和“政局”,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可以看出,日本外务省已经不能容忍对华外交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首相官邸的政治家系统中(如“密使”细野豪志),而希望在外相屡屡爆出激烈言论后,重新掌控形势。

(责任编辑:news6)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