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李荣融告别国企 退休后希望转型为民营企业服务

来源:《新世纪》-财新网
2010年10月31日22:56

  李荣融的能与忠

  □ 黄震 | 文

  估计没有几个政府官员退休时能如此热闹,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超期服役”半年多后荣身而退,临别一席“忠臣”感言引来各方赞弹之声,至今仍余音未了。近日翻到樊树志老先生的《晚明史》,看到东林书院与东林党以及党争与明亡的相关章节,不禁联想到了“忠臣”说,颇有感慨。

  明亡之祸肇于党争,党争之端始于东林。本意在“弘扬朱程理学、废黜阳明心学”的东林书院历时50余年,从最初讨论学术,进而臧否政治、规范道德,终在与阉党的惨烈之争后,占领了当时社会道德伦理的制高点。毋庸置疑,东林党人都是当时以清议著称的正直士人,他们以道义相期许、以操行名节相砥砺,主观上虽无结党意图,客观上却形成一种强大的道德舆论力量。但也恰恰是这些忠直之士,尤以崇祯年间周延儒为代表的东林-复社后人,为了道德而道德,固持己见,排斥异端,罔顾国家利益和社会现实,终致社稷倾覆。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还是得由历史的结局来书写。而李荣融注定会成为一位具有历史意义的人物。

  任职国资委主任长达七年的李荣融,将国资委旗下的196家中央企业逐年缩减到123家,到2009年底,央企总资产已从7万亿元增至21万亿元,并有30家央企进入世界500强行列。据说很多大跨国公司都在打这个年近七十、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老板”的主意。李荣融的能言敢言傲视同侪,在百度上输入“李荣融”能搜到约155万篇相关网页,甚至有专门的“国资委主任李荣融精彩语录汇总”。其善用媒体,并利用媒体吸引公众眼球,引导公众观点的功底,颇具西方现代官僚风采。

  在中央政府上百名部级领导中,李荣融掌管资产量之大,任职周期之长,媒体曝光率之高,相信以后相当长时间,少有人能出其右。凤凰卫视何亮亮对李荣融离职的点评,用了一个“能”字——能人,能力,能耐。这个评价李荣融担得起。至于李荣融自许的“忠”字,则值得好好思量。

  李荣融在卸任演说中自述:毛泽东思想的阳光雨露把我培养成人,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使我开始从事领导工作,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我推上高级领导干部岗位——这是标准的共产党员语言。他确是一个忠诚的共产党员。我曾亲耳听他在内部会议上谈起,台湾马英九、俄罗斯普京在竞选总统时因缺乏经费是多么艰难,党产对于党是多么重要。我当时一直纳闷:党产和国有资产是一回事吗?两者之间该如何画等号?

  李荣融坚定地认为:“国有企业可以搞好。如果能把这个题目做好,不仅是对中国的贡献,也是对人类的贡献。”

  现如今举全国之力,用“一流的资源,二流的人才,三流的效率”,倒确实堆出了几个“巨无霸”央企。但是,当两家央企的利润就已超过国内民营企业500强的利润总和时,这对中国是好事还是坏事?硬币的另一面,是商务部和外交部同仁为取得国际社会对“市场经济国家地位”的承认进行艰难谈判时,欧美各国均以“中国存在国有垄断企业,并享有巨额政府补贴”予以否决。更应看到的是,100多家央企中的相当大一部分,已越来越凸显出官僚资本与权贵资本结合的雏形。

  在2010年9月的达沃斯论坛上,刚刚退休的李荣融表示,中国还处于初级阶段,某些行业出现垄断是正常的,有利于中国经济。他以石油行业举例,称若没有“三大油”,中国经济早乱了。在任期间的李荣融还曾对媒体多次抱怨:“为什么国企搞不好你们骂,现在搞好了你们还是骂呢?”

  李荣融所没有看到的是,央企占据了国家经济活动的绝大部分资源,掌握了社会经济的绝对话语权,控制了事关国计民生的大宗商品的定价地位,使得GDP贡献率达65%、税收贡献率达61%(2008年数据)的非国有企业近两三年发展缓慢,中小民营企业更是步履维艰,“国进民退”已成不争的事实。如此种种,严重地破坏了国家经济生态的平衡与稳定,更严重损害了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石:公平与效率。根据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发布的报告,2009年A股上市国企的薪资是民营上市公司(包括海外上市中国公司)的近2倍。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上市国企经营效率不如上市民企,其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仅为后者的37.3%,约占三分之一强。

  作为一个官员,李荣融的能力有目共睹,但其功过,留待未来的历史去评判也许更客观。不过,毕竟是21世纪了,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曾一心一意做大做强国企的李荣融致仕不久向媒体公开表示:和柳传志、张瑞敏都是好朋友,希望退休后能有机会为民营企业服务!

  作者为投资业者

(责任编辑:侯俊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