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女钟点工捡钱包欲还失主 丈夫怕被讹劝其交警察

来源:沈阳晚报
2010年11月03日02:58

  女钟点工捡到钱包,丈夫怕“被讹”劝她交给派出所,可她偏不信邪,亲自找到并交还失主

  她用拾金不昧“考验”良心

  “捡到钱包还给失主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我丈夫却劝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应该把钱包直接送到派出所,小心被讹!我没听他的,因为我相信良心!”11月2日,一名女钟点工在上班路上捡到了一个装有十多万元财物的钱包后,没有听从丈夫的劝说,而是通过电话把钱包还给了失主。她告诉记者,她这么做就是要用自己拾金不昧的亲身经历去“考验”一下良心。

  上班路上拾到名牌钱包

  辛女士是沈阳一名普通的家政钟点工,虽然几个熟识的雇主比较稳定,但是每个月的收入却不到1000元。11月2日早7时,在她准备乘车到雇主家上班时,在三经街附近一家女子医院旁捡到了一个红色的钱包。“那钱包的颜色挺扎眼的,我路过时一眼就看到了。我捡起来一看还是名牌,就知道肯定是有人丢的,但是我在现场没打开钱包!”

  辛女士说,她之所以没打开钱包有两个原因,一是她认为失主就在周围,未经别人许可不应该打开别人的钱包;还有一个原因是她担心那是一场骗局,一旦她打开了钱包,很多事情就“说不清楚了”。但是她在周围转了一圈,也没有发现丢钱包的人,她又在原地等了几分钟,确定没有人来找钱包后,她决定带着钱包去上班,她不想因为这个“意外”影响到工作。

  欲寻失主却遭丈夫劝阻

  在上班路上,辛女士给丈夫打了一个电话,说明了情况。当她说准备打开钱包找一找失主的信息,争取把钱包还给失主时,她的丈夫却让她把钱包直接交给派出所,并对她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小心被讹!”辛女士说,她理解丈夫的想法,因为新闻曾报道过,有人捡到钱包还给失主后,有的失主会以钱包里的财物有缺失为名,让捡钱包的人赔偿。她和丈夫都是普通的打工者,丈夫不希望她因为捡钱包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虽然心里有了一丝担忧,但是辛女士并没有听丈夫的话,她还是决定靠自己的力量先找一下失主,如果找不到再把钱包送到派出所。之所以这么做,她首先是担心钱包里的东西很重要,如果到派出所走程序会耽误失主办事;而且她知道失主如果补办证件、银行卡也是非常麻烦的事情。此外,她觉得自己问心无愧,对得起良心,她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验证一下:好人会有好报!她说自己都觉得哭笑不得:“没想到现在做好事也心虚啊!”

  拾金者婉拒失主酬谢

  钱包打开后,辛女士看到里面有几百元现金和3张银行卡,还有一张医保卡。通过医保卡的姓名,她在钱包里找到了失主的一张名片。她马上给失主打去电话,结果对方正在银行挂失银行卡。上午9时,失主吴先生与辛女士见了面。当发现钱包里的财物一点不少后,吴先生非常感动,马上拿出几百元钱给辛女士,想表示一下感谢。但辛女士没有收,用她的话说:“我要是想要钱,钱包就不还你了!”吴先生说,钱包是他早上送妻子上班时,妻子下车时不小心带到车外的。他是到了单位才发现钱包不见的,于是马上便到银行去挂失。据他讲,那几张银行卡里一共有十多万元存款,钱包里一张美容卡里的余额也有1万多元,如果不是辛大姐捡到了钱包,且不说银行卡里的钱可能被冒领,就算是各种挂失,也会非常麻烦,因此他非常感谢辛女士。

  为了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吴先生拿到钱包后就拨通了本报的热线电话。但当记者联系到辛女士时,她甚至连姓名都不肯告诉记者。她说:“我做的这些都是应该做的,虽然的确有人在做好事时受到过冤枉,甚至是讹诈,但我觉得公道自在人心,我们总不能害怕做好事吧?”

  本报高级记者 刘强

  实习生 尹梓阳 

(责任编辑:news7)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