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解放军报综合

守护精神高地(组图)

来源:解放军报
2010年11月03日06:25

  今年5月3日至8日,由获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的9位志愿军烈士亲属和毛岸英烈士亲属,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英模烈属代表团,赴朝鲜扫墓、访问。

  作为随行人员,接到通知后,我激动得两三个晚上难以入眠。英雄们舍身堵枪眼、在烈火中永生等光辉形象不时在眼前闪现;《英雄儿女》、《上甘岭》等曾让人们热血沸腾的影片在脑海中一遍遍回放;《谁是最可爱的人》、《战士和祖国》等耳熟能详的名篇佳作又在耳边响起。忽然觉得鸭绿江、金达莱、友谊塔与我是那样的亲近,真想快点飞到朝鲜,在英雄战斗过的地方走一走,亲手为他们敬上一杯茅台酒,点上一支中华烟,最好能蹲在当年的防空洞里,吃一把炒面就一口雪……

  20位烈士亲属,都是普普通通的人。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的侄子黄拥军是四川省中江县黄继光纪念馆的职工,侄子黄忠凯是县交警大队的中队长;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的弟弟邱少华是重庆市铜梁县少云镇少云村的农民,侄子邱光兵是铜梁县东城街道的干部;一级战斗英雄李家发的妹妹李家英是安徽省南陵县籍山镇的退休干部;一级战斗英雄许家朋的侄子许永中是安徽省绩溪县的个体户;一级爆破英雄伍先华的侄子伍贤同是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东禅镇瓦窑沟八社的农民……他们中许多人没有出过国,有的还是第一次到北京,但他们的眼神中透出的却是从容、淡定、质朴和自豪。

  千万里我追寻着你

  朝鲜战争中最惨烈的莫过于上甘岭战役。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涌现出许多战斗功臣和英雄集体,战争中获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的12人当中,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就有4位。其中黄继光的名字最为响亮。

  拥军和忠凯兄弟多次提到奶奶院子里的那棵枝繁叶茂的老梨树。

  黄继光牺牲后,他的母亲也就是被人们尊称为“黄妈妈”的邓芳芝老人忍着伤悲,在自家院子里栽下一棵梨树,用山里的泉水细心浇灌着它,就像倾注心血培育儿时的继光。两年后,梨树枝杈日渐丰满,绽放出一片洁白的梨花。母亲站在梨树下,对自己的小儿子黄继恕说:“恕儿啊,知道妈妈为什么栽这棵梨树吗?就是想让所有人都知道,为了国家不受人欺负,咱们黄家不怕亲人分离,你哥哥走了,还有你接过他的枪!”

  勤劳朴实的母亲,用那双曾被毛主席紧紧握过的手,挽起黄继恕的胳膊,把他送到了战火纷飞的抗美援朝前线。1974年底,黄继光的侄女黄英长大了,奶奶又把黄英送到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空降兵某部服役。

  那棵梨树,从此就成为黄继光家族保家卫国的无声誓言!在英雄母亲的教育下,黄家共有11人参军入伍。英雄家乡的青年中,至今还传唱着“学习黄继光,立志穿军装,英勇杀敌人,卫国保家乡”的豪言壮语。

  拥军和忠凯兄弟还争相和我讲起他们在“三爸”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空降兵某部的见闻:“黄继光连”每次外出、执行任务的时候,都要带上老班长的铜像;在“黄继光班”里,有个铺位总是空的,那个铺位永远属于老班长的,班里的战士每晚熄灯前,都要给老班长铺好被褥,天凉了还要压上一件大衣;每当连队集合点名,第一个点到的名字就是黄继光,每次点到英雄的名字,全连官兵都会齐声响亮地回答:“到!”

  在朝鲜的土地上倾听这样的故事,更让人心潮奔涌,思绪翻腾。

  生于1919年的铁道兵“登高英雄”杨连第,在10位烈士中最为年长,也是唯一留下后代的。他的儿子叫杨长林,今年66岁了。父亲牺牲时,杨长林才7岁,但对父亲的记忆却刻骨铭心。1951年10月,杨连第作为志愿军战斗英雄,当选为国庆节归国观礼代表,并列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而后赴各地巡回作报告。杨长林说:“父亲到了天津北仓老家,也不回家看我爷爷、奶奶、妈妈和我们几个兄弟姊妹。部队首长说,你到家了应该回去看看啊!他却说我的任务就是给全国人民作报告,不着急回家。母亲不但没有责备父亲,还激动地教育我们,你们长大也要像父亲一样,参军到部队保家卫国。1961年,母亲把我送到了海军,1968年,把妹妹送到了陆军,1969年,又把弟弟送到了空军。这样,陆海空三军都有我们杨家的人。”

  1985年,杨连第的妻子随团到朝鲜访问,金日成主席接见她时,紧握着她的手说:“祝"三军总司令"身体健康!”金日成主席的一番话,在当时广为流传。

  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的表侄、江苏省泰兴市杨根思烈士纪念馆馆长毛文托的记忆绵长而又清晰。他说,表叔20岁离开家乡参加了新四军,为了民族解放事业南征北战,1950年9月参加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后,10月份就赴朝作战,牺牲时年仅28岁,都没有来得及成家。

  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副部长毛新宇,伫立在毛岸英墓前。他骄傲地告诉伯伯,自己2000年如愿像伯伯一样穿上了军装。10年来,他时时感受到作为一名军人的神圣与光荣,始终把岸英伯伯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毛新宇的祭奠悼词,令在场的人禁不住泪流满面。

  河南省林州市临淇镇占元村党支部书记孙软锁,是烈士孙占元的堂孙。他说,60年来,不但他们孙家传承了烈士精神,他们全村、全镇、全市人都追随着英雄的足迹,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林州人民劈山5年,挖渠10载,81名干部和群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把一腔腔热血抛洒在巍巍太行山上,完成了上世纪60年代开凿红旗渠的伟大壮举!

  烈士李家发的妹妹李家英接过哥哥的枪到了部队,烈士邱少云家里有5人入伍……

  几十年来,抗美援朝10位烈士的亲属中67人先后参军。

  英雄身躯挺立山巅,千万后人紧紧相随。无论岁月如何更替,世事如何变迁,烈士们的青春不老,精神永存!

  让我再看你一眼

  代表团里有3位白发苍苍的女性,格外引人注目。她们是77岁高龄的刘松林(原名刘思齐)女士,65岁的李家英老人,58岁的杨素果老人。在朝鲜的几天里,她们神情是忧伤的,她们的步履是蹒跚的。

  抵达朝鲜的第二天,代表团就一路颠簸,专程前往100公里外的桧仓郡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凭吊。包括毛主席长子毛岸英在内的134名志愿军烈士就长眠在这里。

  刘松林大姐深情地回忆到,她与毛岸英是1949年10月15日结的婚,1950年10月19日岸英就入朝参战,担任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兼机要秘书。仅仅一个多月后的11月25日,他便在敌机的轰炸中壮烈牺牲,年仅28岁。从1959年1月第一次赴朝扫墓,这已是刘松林第7次在朝鲜祭奠毛岸英的英灵。

  沿着象征240万志愿军战士的240级台阶拾级而上,陵园最高处就是134个圆形白色的坟冢。毛岸英烈士墓在最前面,墓前耸立着他的半身花岗岩石雕像。刘松林久久凝视着岸英的塑像,双眼慢慢地湿润了。她带着女儿杨密、侄子毛新宇、侄媳刘滨,弯腰细心地整理花圈缎带,绕坟墓默行一周,然后敬洒了从国内带来的茅台酒。刘松林哽咽着向岸英倾诉:“岸英,60年了,我无时不在思念着你。愿你的在天之灵有知、安息!”

  白云低绕,松涛阵阵,清风吟唱,仿佛是英灵的回声,代表团成员、大使馆同志及朝方陪同人员,无不潸然泪下。

  李家英已是第3次到朝鲜祭拜哥哥李家发了。李家发是金城反击战中,以胸膛堵住敌人暗堡射孔而壮烈牺牲的黄继光式英雄,牺牲时年仅19岁。老作家杨朔曾撰文称他为“永远的19岁”。志愿军总部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朝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李家英回忆道,父亲1954年随贺龙元帅任团长的代表团访问朝鲜时,专门去烈士陵园祭奠过哥哥,还受到金日成主席的亲切接见。当时,父亲面对墓碑呼喊着哥哥的乳名说:“春生儿,你为祖国争了光,为咱们李家争了脸。父亲今天来看你了,你的遗体就留在朝鲜吧,陪伴着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陪伴着牺牲在朝鲜的千千万万的兄弟姐妹!”

  李家发的母亲没有能到朝鲜看望儿子,她临去世的时候嘱咐女儿李家英说:“如果你有机会到朝鲜,一定把我坟头的土带去一捧,撒在你哥哥坟上,让我能够抚摸到他,你也要把他坟上的土带回来,撒在我和你父亲坟头上……”

  为了实现母亲的嘱托,她把从家乡父母亲坟上带来的一捧黄土,缓缓撒在哥哥的坟墓上,又从哥哥坟墓上带走了一大包曾经被志愿军鲜血染红的大地的泥土。

  杨素果的哥哥杨春增赴朝作战时她还没出生,连英雄哥哥的面都没见上。在离上甘岭不远的江原道金化郡志愿军烈士陵园,长眠着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的杨春增等16848位战友。第一次来给哥哥扫墓的杨素果,在烈士墓前长跪不起,高声呼唤着哥哥的名字,陪同的人拉都拉不起来。

  同样的感情,同样的伤痛,刘松林、李家英和杨素果3位老人相拥而泣。多少话语,多少思念,随着泪水尽情流淌。经常陪同国内代表团来扫墓的刘昭武官助理,是个一米八零的大小伙子,此时也禁不住泪眼婆娑。

  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

  作为烈士的亲属和后人,没有什么比英雄的名字更能让他们珍视的了。几十年来,他们像爱护自己的眼睛甚至生命一样,悉心呵护着、爱惜着、维护着烈士的英名。

  李家发牺牲后,父亲李继成专门召集家族所有人开会,要求人人当好烈士的亲属,做好英雄的传人。老人家一辈子对后代严格教育、严格要求,热爱国家、珍惜荣誉、老实做人、遵纪守法成为家庭教育永恒的主题。李家发的妹妹李家英神色严肃地对笔者说,哥哥的荣誉是党和人民给的,家人没有资格去破坏它、玷污它,我们整个大家族七八十号人,有当国家干部的,有经商做生意的,有在农村种地的,人人遵纪守法,个个争当先进。

  黄继光的弟弟黄继恕到了朝鲜战场,无论是战斗杀敌还是生产劳动,总是冲在最前面,参军第一年就荣立了三等功,第三年就提升为排长。由于战后重建的劳动强度太大,加上环境恶劣,他得了严重的肾病,1958年不得不专门回国切除了一个肾。

  黄继光式的英雄许家朋,是在朝鲜停战前夕的一场战斗中献身的。许家朋和成千上万名英雄战士,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极其珍贵的和平。志愿军总部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团中央还追授他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模范团员”称号。他的侄子许永中在老家安徽省绩溪县开了家“家朋家电商场”,效益一直不错,老百姓很敬重许家朋这个英雄的名字,也很认可他这个英雄的后代。用许永中的话说,做生意讲的是诚信,靠的是质量,伯伯的英名给我树起了牌子,我决不能砸了伯伯的牌子。这位憨厚中透着精明的皖南小伙子,有着自己的目标和追求,准备将来把他的“家朋家电商场”开到朝鲜,让中国的家用电器也能服务于朝鲜人民。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的苍松翠柏之中,安卧着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孙占元、杨连第5位英灵不朽的身躯。代表团从朝鲜归来,又来到这里扫墓。黄拥军和黄忠凯在黄继光的墓前磕头祭拜。他们说,我们是从小听奶奶讲三爸故事、在课本上学三爸事迹中长大的,这次代表老家的20多位亲属,第一次到朝鲜走访了三爸战斗过的地方,第一次到沈阳烈士陵园给三爸扫墓,心情很沉重,也备受鼓舞,我们一定努力工作,报效国家,决不给三爸的名誉抹黑。

  在邱光兵心里,伯伯邱少云烈火焚身一动不动,体现了过硬的纪律性和超人的毅力,自己从小就由衷地敬佩。如今已成长为重庆市铜梁县东城街道党工委委员的他动情地说,在铜梁县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严守纪律、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宣传牌,这是少云伯伯短暂而辉煌一生的真实写照,是后人对先烈寄予的一份深切缅怀,一代一代铜梁人不断弘扬着邱少云精神,丰富着邱少云精神,发展着邱少云精神。

  今年7月初,黄继光纪念馆馆长刘崇辉来京时激动地告诉我,中江地处天府之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外地人到中江,许多是奔着黄继光纪念馆去的。纪念馆自1962年建馆以来,已接待观众1100万人次,特别是近几年,每年的数量都在递增,最多时一天有上万人参观。

  英雄啊,您是家乡人的骄傲!根思乡、继光镇、少云镇;继光村、少云村、占元村;继光小学、少云小学;杨根思烈士陵园、黄继光纪念馆、孙占元故居纪念馆……一代代家乡人在英雄精神的感召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征程中阔步向前。

  英雄啊,您是生前所在部队的自豪!杨根思连、黄继光连、邱少云连……部队历经整编但英雄连队的称呼始终没变,一茬茬战友们接过英雄的枪,学英雄精神,走英雄道路,创英雄伟业,努力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正在为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而努力奋斗。

  英雄啊,您是全社会的荣耀!沈阳市沈河区令闻街第三小学自2000年创建“毛岸英中队”以来,全校弘扬毛岸英精神,整个教学工作实现了质的飞跃,由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学校成为沈阳名校。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英雄的名字,必将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

  我要把你永远记在心头

  黄继光烈士的侄子黄拥军1992年从武警部队退伍时,德阳市就给他安排了市公安局、市电力公司和中江县黄继光纪念馆3个单位,黄拥军毅然选择到纪念馆当了一名解说员。他认为,只有在纪念馆与三爸朝夕相处,才能更好地学习传承三爸的英雄精神。十几年来,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完成每一次讲解任务,每年都被县文体局或纪念馆评为先进个人。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时,他在余震中冒着生命危险,和同事一起抢救馆内文物,第一时间把文物全部转移到了安全地带,没有损坏一件、丢失一件。

  黄继光烈士的侄子黄忠凯去年4月15日上午带队巡逻时,发现一辆川F0772大型客车冒着烟火急速行驶,黄忠凯沉着指挥,及时拦下车辆,迅速疏散乘客,果断征用过往车辆的灭火器,经过近半个小时的激战,终于将大火扑灭,保住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他所在的四中队,是交警大队的外派独立机构,离县城76公里,辖区18个乡镇42万人口,并且没有配备指导员。黄忠凯一心扑在工作上,上任以来辖区从未发生特大交通事故,为保一方平安创造了良好的交通环境,去年底中队被省总队评为“交通执法规范化管理先进单位”,他本人被县公安局树为“交通执法标兵”。

  黄继光烈士的侄女黄晓兰,是总后勤部北京恩济庄干休所主管护师。她在护理岗位上一干就是20多年。干休所老干部中许多体弱多病,她不怕苦累,不嫌麻烦,常年奔波于十几个瘫痪和重病老干部家中,帮助翻身、拍背、洗脚、喂饭,甚至通大便、插导尿管等等,始终无怨无悔。针对老干部身边子女少、心里空虚孤独的情况,她常年坚持给他们进行“话疗”,成为老人们离不开的“知心女儿”。一大堆“优秀护士”、“先进个人”、“服务标兵”证书,是对这个有着近30年军龄的“白衣天使”的最高奖赏。

  黄继光烈士的外孙女顾凌,是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457医院特诊科医生。2000年顾凌放弃了成都医学院的入学机会,年底参军到成都军区空军通信连当了一名女兵。新兵连结束后,经与妈妈黄英商量,主动从省会成都调到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摔打磨炼。她一直告诫自己,能以先辈的英雄事迹自豪,但却不能成为自己炫耀的资本。2002年7月,顾凌以优异成绩,考入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在校期间年年被评为优秀学员。

  李家发的妹妹李家英,追随着哥哥的足迹当兵后,一直义务宣传哥哥的英雄事迹。这次从朝鲜扫墓归来,特意去了哥哥生前的老部队,将在朝鲜扫墓时的所闻所见讲给官兵们听,鼓励官兵们继承先烈遗志,向革命先烈学习,为保卫伟大祖国奉献青春。

  在烈士孙占元的家乡,至今传颂着烈士的两个堂孙带领父老乡亲脱贫致富的感人故事。占元村地处河南省林州、卫辉、辉县三市交界的深山窝窝,海拔1000多米,山民们祖祖辈辈过着吃水贵如油、出行难于上青天的生活。村党支部书记孙软锁、村委会主任孙合喜心急如焚,他们深感不改变面貌,就愧为英雄家乡人。几年来,他们团结带领大家挥舞钢钎,肩挑手刨,硬是铺就了一条12公里通往山外的水泥路,并命名为“英雄路”,让人们看到了未来生活的幸福美景;全村青壮劳力齐上阵,7个月日夜3班倒,打成了248米的深水井,每小时出水20吨,让几代人的梦想成了真;家家户户种上了中药材,现已种植菊花310余亩、白芍180余亩、丹参160余亩,平均每亩收入近2000元,让村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广。

  毛岸英烈士的侄子毛新宇,主要研究军事战略理论和毛泽东军事思想,从1990年开始,已出版了《永远的怀念——毛泽东诞辰百年辑录》、《毛泽东眼中的五大帝王》、《我的伯父毛岸英》等图书,发表了《我为爷爷唱新歌》、《沿着爷爷的足迹》、《赴朝祭扫伯父墓》等文章,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毛新宇积极参政议政,在政协会议上,他关于《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导未来信息化战争》的提案引起广泛关注。

  什么是英雄?英雄是一抹雨后的彩虹,他让人们回眸历史时,看到了一束耀眼的光芒;英雄是一座高耸的山峦,他让人们展望未来时,站在他的肩头便能看得更远。如果说,当年先烈们用血肉之躯坚守了一个个高地,树起了一座座丰碑,那么今天亿万中华儿女正在用实际行动,牢牢地守住、更高地垒起了这块精神高地。

  壮士万里不回首,英名灿烂千古后。

  本版照片均由本报记者 王传顺摄(解放军报文化部主办)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