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沈阳日报

很多矿难就是 “井下咖啡吧思维”造成的

来源:沈阳日报
2010年11月04日02:59
  刘克梅

  被困数月的智利矿工获救,他们在井下悠然等待救援的新闻,让不少人大开眼界。而在广西百色矿务局的东怀煤矿,矿工们也有着类似的享受——巷道内一路播放优美的音乐,大概每隔100米放置有音响,井下还有咖啡吧供人放松情绪。这个特殊的咖啡吧面积有三四十平方米,矿灯照明,服务员都是矿工。

  (11月3日《华西都市报》)

  矿井内建咖啡吧,可真创了中国煤矿优化生产环境的纪录了。但仔细推敲,实在荒唐,矿工们在井下挖煤,除了牙齿是白的,鼻孔都是黑的,这种状态下,他们有心思去享受美味咖啡吗?新闻照片上,矿工“衣服帽子都是新的,脸更是白白净净,是矿工还是演员”不是一清二楚吗?

  所谓“井下咖啡吧”更是“安全盲”设计的,因为瓦斯爆炸需要有三个必须条件,瓦斯、空气和明火。瓦斯浓度在空气中达到的一定比例遇上明火就炸了。现在每100米就有喇叭,万一喇叭上两根线碰了呢?小咖啡店有没有加热用的电器呢?照明总是有的吧,这无疑增加了危险源。反而给安全带来更大隐患和麻烦。网友认为“明显的是形象工程,绝大多数中国人特别是一线苦力人员都没有喝咖啡的嗜好,你搞这些还不如放点茶”、“连矿工最基本的生命权都保障不了,却搞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官员的脑子是不是进水了”。因此,人们有理由认为,这几乎就是一个“拍脑门决策”,缺乏安全常识,缺乏忧患意识,更缺乏踏踏实实的安全意识。这就是笔者强调的“井下咖啡吧思维”。有些安全措施看起来非常华美、非常先进,却形同虚设。不少矿难,多发生在优秀和明星企业,就是明证。归根到底,那里的花架子多。

  举个例子,矿工的自救能力和安全灾难教育是最基本的安全技能。很多矿领导也都说进行了安全教育,可矿难发生后,矿工们竟然不知道如何逃生?那个写在总结上的安全教育,肯定非常完美,但有什么用呢?只是矿领导应付检查的一张造假的工作记录而已,其中包含的安全效应已经蒸发了。

  矿难已引起了上至国家领导,下至一般群众的愤然,人们对矿难和煤矿安全的认识已上升到敬畏高度,发自内心祈祷矿难早日绝迹,可这家煤矿仍将安全局势娱乐化,大玩“新闻秀”,花花绿绿,引人眼球,将矿工们当做调侃对象,注定是一种不人道、不厚道,不少矿难,就是在这种舍本逐末的安全麻痹思维下发生的。不纠正这种安全意识,矿难就不会得到遏制。

  保命比奢侈更重要,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急需。真要像智利一样搞安全现代化,领导们就应该先撤掉华而不实的喇叭广播和“井下咖啡厅”,减少危险源,用尽力量建好井下避难所:设施是一流的,配备是一流的,质量是一流的,重视度是一流的。比这种花哨作秀,更实惠,更有安全意义。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