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洋雷锋”感动中国人 日本盲人办15年免费学校

来源:杭州网-都市快报
2010年11月07日08:55
北京房山“济慈之家”有7幢欧式别墅供盲童居住,中间是游乐场。

吉勇、李香梅夫妇组织孩子们唱歌 受访者提供图

经常有义工到“济慈之家”帮忙

    爱就是当你看不见光时我在你心中点亮一盏灯

  一对法国夫妇和个中国盲童的幸福庄园

    正在啼哭的唇腭裂孩子,突然张开小手要吉勇抱。

  33岁的Guillaume(中文名为吉勇)将孩子揽入怀中,轻轻地摇动并哼起儿歌。几分钟后,哭闹的孩子睡着了。 吉勇和妻子Delphine

  Gauvain(中文名李香梅)来自法国,他们为中国盲童创办“济慈之家”,8年来,救助的孩子从3个增到40个。

  在他们的幸福庄园里,这些孩子学习生存技能、自食其力。学到本事的孩子,有的到美国读大学,有的走向社会参加工作,有的孩子被领养,开始新的生活。

  “我觉得我们应该是一家人”

  1.9米的吉勇英俊帅气,1.8米的李香梅热情开朗。一次做义工的机会,这两个法国青年浪漫邂逅。三年后,两人从美国大学毕业,走上红地毯后,又一起去了加拿大,专门帮助那些吸毒的青少年回归社会。

  2001年,两人来到中国,吉勇在北京大兴一家福利院做钢琴老师,李香梅在一家培训机构教英语。

  一个唇腭裂的中国孤儿走进了吉勇的心里。吉勇对李香梅说:“我希望他能做我们的孩子。” 李香梅问:“理由呢?” 当时,两人已经有了一个4岁的女儿。

  “看到这个孩子,就像我当初见到你一样,我觉得我们应该是一家人。”

  第二天,李香梅来到福利院,这个8个月大的男孩让她爱不释手。这个叫“大伟”的中国孤儿成了他们的第二个孩子。

  吉勇想帮助更多的孤儿,有着多年慈善经历的他,很快找到了目标。

  “6年前的一天,我问自己,如果我可以接受自己是残疾,那么我最不能接受哪种残疾?我的答案是——看不见。”11月4日,吉勇对都市快报记者说。

  2002年,吉勇夫妇在距离北京一个小时车程的河北廊坊,租下4栋别墅,建起 “济慈之家”,这是中国唯一一家针对盲童孤儿的慈善机构。

  一天早上,门卫大叔匆匆忙忙找到吉勇,说门口襁褓中有个孩子。“是有人丢到门口的。” 夫妻俩将孩子抱回,发现孩子的眼睛睁不开,是个盲童。孩子连吃饭都不会,是脑瘫儿。

  两人将孩子收下,并给孩子上了户口。这个孩子现在已经8岁,吃喝拉撒都需要护工专门照顾。 此后,夫妇俩走遍了全国20多个省市,从孤儿院接收盲童孩子抚养。

  他对以前的邻居说:“我需要一辆车” 廊坊“济慈之家”一切开销都要自己去筹集、游说。

  吉勇建立了一个网站(网址是:https://www.bethelchina.org),在网站上传播着他的爱心,好心人在听说他的事情后,伸出援助之手。

  来北京前,吉勇曾在香港生活。住在楼上的邻居再次见到他时,知道他在办“济慈之家”。

  “我需要一辆车,接送孩子。”吉勇对以前的邻居说。两天之内,邻居将买车的善款打到吉勇的账户。孩子们有了车。

  “你的爱心是无私的,才能感动人,人家才会为你付出。”吉勇说。

  第二个帮助他的是法国一家公司的投资人。在一次聚会上,他对吉勇的慈善事业产生了兴趣,第二天就来到廊坊实地查看。看到可爱的孩子们,他当即帮吉勇解决了暖气等一些生活必需品。

  一个美籍华人一下子捐助16万美元。“济慈之家”一天天壮大。

  2003年,吉勇和李香梅在河北廊坊开始了第一个培训寄养房屋,第一次接收了3位盲童,聘请了8位看护阿姨;2004年,有了第二个寄养房屋,照顾的盲童达到12个;2005年开办第三个寄养房屋,照顾24个孩子;2006年,开办了第四个寄养房屋,照顾31位孩子;2008年,建成7座盲童之家,聘请员工80位。

  盲孩子们吃着自己种出来的菜 2007年的一个夜里,吉勇做了一个梦。

  他梦到自己有一个大庄园,有绿地、森林、田地,养着鸭子、鸡、羊,还有漂亮的别墅,一群孩子在里面过着自给自足的幸福生活。 醒来后,他告诉妻子:“我想去建一个庄园。”

  现在,这个梦呈现在北京房山区窦店镇六股道村。

  “济慈之家”搬到了这里。这里有学校、篮球场、健身中心,有菜地、牧场。孩子们喜欢德国导盲犬“阿密”,常常用舌头舔大家的脸和手,像孩子一样撒娇。

  11月4日,暖暖的阳光,穿过白杨树金黄的树叶,从缝隙间洒到绿绿的草地上。“妈妈”(女护工)拉着、抱着孩子,沐浴在冬日在阳光下。

  收割下来的玉米脱粒后,铺在院子里,黄灿灿的,孩子们喜欢踩着听它们发出的“咔嚓咔嚓”响声。 午饭后,孩子们走到几十米外的7栋欧式小别墅里休息。

  “济慈之家”自产的第一茬蔬菜收割了。当晚,盲孩子们吃着自己种出来的菜,菜香、笑声充满了食堂。

  更让人欣慰的是,“济慈之家”让孩子们学习盲文、电脑、数学,掌握多种语言,帮助他们融入社会。

  已经有一些盲孩子从这里走出去,被普通家庭收养。“我觉得除了给他们一个家以外,我更愿意帮他们做到的是,自己更尊重自己。”吉勇说。

  做义工的老师问她:“想不想到美国读书?” 寄来的照片上,22岁的丽琴穿着大学校服笑得很开心。

  一说起丽琴,丽英就兴奋起来。她俩是“济慈之家”盲童学校中年龄最大的,也是最要好的朋友。两人是2005年认识的,那时丽琴从贵州的福利院来,丽英刚到盲童学校半年。

  “她想读书,我想工作,就选择了不同道路。”丽英现在是盲童学校办公室秘书。 李香梅说起丽琴,满脸是幸福:“她是个聪明的孩子,一看就能成大器。”

  性格开朗,记忆力强的丽琴在盲童学校学习很优秀。盲文很快被她掌握,电脑操作也被她学会了。

  2006年,一位和吉勇夫妇要好的美国朋友——一位女老师来到盲童学校做义工,教孩子们英语。她很快看出了丽琴的学习天赋,一年后她临走时,问丽琴:“想不想到美国读书?”

  丽琴说,她最大的梦想就是读大学。 2006年秋天,丽琴来到美国读高中。三年学习期满后,她考入美国一所大学。

  “大学毕业后,我想回到盲童学校做老师,帮助弟弟妹妹。”丽琴每个星期都会给吉勇夫妇打来越洋电话,向“法国爸妈”问好。 “找一个懂我事业的人”

  李爽在给孩子上课,讲述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童话故事:“鸭妈妈决定带着孩子去游泳,又黑又丑的孩子走在后面,它如果不敢跳水我就将它踢下去……”

  她用手指触摸着盲文书,声音昂扬顿挫。5个7到10岁的孩子坐在课桌边,注视着她,不时发出笑声。

  李爽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医生家庭,先天性失明(左眼有微弱光感)。父母并没有放弃,而是付出了成倍努力,培养她。

  高中毕业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新疆医科大学,所学的专业是中医针灸按摩。大学毕业后,她回到北京在一家公立医院做了医生。

  2006年,母亲和她在电视上看到了吉勇夫妇的报道,她对母亲说:“我应该去做点什么。” 母亲很支持。她来到廊坊“济慈之家”,利用周末做义工,教孩子盲文。

  “你是一个成功的孩子,能不能帮助我们的孩子?”李香梅希望她能加入。

  李爽说,吉勇夫妇看中的是她的“自强不息”,让她过来给孩子做榜样。思考了两天后,她同意了,并辞去了医生的工作。

  “这些孩子都是很优秀的,虽然他们身体上有缺陷,但他们都是最棒的。”李爽说。 说到爱情,已经到谈婚论嫁年龄的她说:“一切随缘,我想找一个疼我爱我,懂我事业的人。”

  “治疗费用我想办法” 接受都市快报记者采访前,吉勇刚从美国回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和妻子匆忙赶到学校。

  医护张老师电话中关于小贵贵病情不好的信息,让两人担心。他要和董事会一起讨论怎么治疗,这是近期学校的一件大事。

  小贵贵是从江西一家福利院抱来的,两岁。孩子唯一一只能看的眼睛出现了病变,医院的检查结果是发现了几个肿瘤。 张老师说,如果给小贵贵做手术,眼睛显然保不住。

  商量结果是,再给孩子进行一次检查,是用保守治疗的方式还是手术,听医生的建议。

  “治疗费用我想办法,前提是留住孩子。”吉勇担心的是,即使手术摘除了眼睛,病情还是恶化。

  “济慈之家”的40个孩子都是盲童,其中3个还是脑瘫孩子,治疗是一项繁重的工作。“我总担心孩子生病,但这又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有人问他,你花那么多钱,给一些被判定无希望康复的孩子看病,究竟是为什么? “因为他们和我们一样是一个人,是一个生命。”他回答。 最痛苦的告别

  说起小贵贵时,吉勇想起了春雨。

  “春雨已经走了3年了,在世的话也该7岁了,和她一般大。”说话时,他抚摸了一旁党天霞的头。孩子抱住他的胳膊不停地撒娇摇晃,他将她放在腿上坐下,摆弄她的小手,边说话边逗她玩。

  春雨来的时候,是2007的秋季。当年,吉勇和李香梅在广西一家福利院,看到了春雨。孩子双目失明,在椅子边玩耍。吉勇伸手扶她坐下时,孩子一把抓住了他的手臂,喊着“爸爸”。

  春雨来到“济慈之家”后,经常喊头痛。在北京两家大医院检查后,得出的结论是:孩子脑中有恶性肿瘤,为此造成了失明。

  最先决定采取保守治疗,但孩子经常疼痛难忍,医院专家会诊后,决定对孩子手术。 吉勇为小春雨筹集了80多万元,做了三次大手术,仍然没有阻止病情继续恶化。

  吉勇说,那阵子是他和李香梅最无助的时候,看到孩子那么痛苦,这个坚强乐观的法国爸爸直抹眼泪。

  在医院住了三个星期后,春雨被转到北京一家临终关怀福利机构。冬季来临前,小春雨昏迷了两天。吉勇和李香梅来到小春雨身边,守候了两天。

  一天夜里,昏迷许久的春雨突然喊着“妈妈,妈妈”。李香梅凑过去拉着孩子的手,哽咽着答应着。几分钟后,小春雨永远睡着了。吉勇说,那是最痛苦的告别。 幸福的方向

  “你有孩子吗?假如他不肯吃饭挑食你会怎么办?”李香梅很看重前来应聘护工者有没有爱心。 现在,“济慈之家”有40位照顾孩子的阿姨。

  吉勇这次去美国回来,目的是寻求帮助。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影响到他的这个大家庭,捐款和爱心帮扶少了一些。

  不过,吉勇高兴地看到,一到周末,就有很多好心人来看孩子,送来一些生活必需品。他对每个提供帮助的人都记在心里,能说出资助的内容。

  “很多人看到盲人,都会产生怜悯之心。但我懂这些盲孩子们,他们有他们的优势,每当遇到困难时,他们不会像其他人一样逃避、绝望,而是去面对、去克服。他们就是我的老师。”夫妻俩这样总结他们的感受。

  “爱就是当你看不见光时,我在你心中点亮一盏灯。”吉勇和李香梅说,这就是他们幸福的方向。 记者 冯志刚 文/图 发自北京房山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kaimengli)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