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贵州农村用沼气减排二氧化碳 卖碳指标获20万元

来源:央视网
2010年11月08日01:21

  北京天擎动力清洁能源咨询公司总经理 杨爱民

  杨爱民:(项目)大概在二百个左右,到目前为止注册呢,加上今天刚刚注册的项目是89个,跟别的公司一起合作的项目开发了两个,一共91,到目前为止还不到50%。

  记者:像这种成功率的话,我们公司的成本和收益能摊开吗?

  杨爱民:应该说是很难摊开,因为现在时间延长,对我们来说成本是在迅速地增加。另外一个对项目业主而言,这个时间的成本,不确定因素的增加,导致投资者在决策方面会更犹豫一些。

  采访中我们发现,项目通过率低,导致各家碳交易中介的日子都不好过。五年前,由于看好低碳经济带来的商机,王春甫和刘波做起了这家主营碳交易的公司。王春甫告诉我们, 5年以来,他们还没从碳交易中挣到一分钱。

  恒远碳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 王春甫

  王春甫:我们做这个项目的时候,像政府一级的官员他们还是蛮理解,他们有排放权的概念,然后对清洁发展机制也有一些理解。但是到了下边去他们就不理解,因为为什么不理解?这个就像诈骗了。

  王春甫告诉我们,为了争取客户的信任,他们不得不承担前期开发的成本。项目申请需要半年时间,通过了联合国注册后,项目实际产生的减排量需要专家审核和签发,这个过程要等待一年半以上。最后的收益实际上要等到两年以后才能拿到。

  恒远碳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 刘波

  刘波:目前的话整个价格都在涨,根据项目的规模跟难度不一样,大概是20万到40万之间。还有一个就是他出核查报告的费用,可能在15万到30万左右

  刘波告诉我们,再加上其他的一些手续费和公司的人力、差旅等成本,公司每个项目平均下来要承担至少80万的开发成本。5年来,他们投入了近两千万成本,但是到现在,只回收了六七百万的中介费。 公司做的30多个项目中,只有一个项目收回了成本。有两个项目被彻底拒绝,剩余的项目还在等待注册或者审核减排量,能否通过或者带来盈利还是未知数。让王春甫苦恼的是,等待项目审批时间漫长并且充满了各种不确定。金融危机前,国际二级市场上清洁发展机制减排量的价格最高曾经到过25欧元左右。此后一路走跌,到了现在的13、14欧元,跌幅达到50%。这也使与之挂钩的一级市场价格也连降了4欧元,到了现在的8欧元左右。

  恒远碳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 王春甫

   王春甫:我们05年开始做到两年的时间,(价格)大概下滑了20%,就现在我们基本成交的价格在8欧元左右,就是每吨的清洁发展机制的一个价格。

  王春甫说,最近几年因为汇率的变化,他们又白白损失了一大笔钱。

  王春甫:欧元和人民币的汇率汇差,然后这几年大概又下降了20%,我们的这个价值空间就这么多,现在基本上都跌完了。

  虽然,目前我们国家已经全球世界上最大和最重要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供给国,每年提供交易的碳减排量位居全球第一。但我们也看到,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申请之路越来越艰难、漫长,国际碳交易市场,价格动荡,行情不明朗。而在国内,北京、天津、上海等一些大中城市也都成立了环境交易所。这些碳减排指标能否转向国内交易市场呢?

  在北京环境交易所,董事长熊焰告诉我们,目前环交所的生意还非常冷清

  北京环境交易所董事长 熊焰

  熊焰:交易额7000、8000万,完全是用我的话是没有经济学意义。

  熊焰说,环交所成立两年以来,绝大部分的交易都是节能环保技术的转让交易,真正的排放指标交易量很少,所有成交清洁发展机制减排量和自愿减排量加起来只有100万吨左右。而在欧洲气候交易所和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碳交易平台上日交易量都超过上千万吨。

  熊焰:应该说截至到今天为止,中国的碳交易,真正意义的碳交易,实际只能处于探索和预热阶段,没有真正大规模地真正经济学意义上的展开。

  在采访中我们得知,自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中国政府批准了2641个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其中有928个在联合国通过注册,项目数量占到全球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总数的40%,远远领先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碳交易市场也在清洁发展机制下取得了初步的发展。然而我们也得知,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国家的碳交易只占到全球碳交易很小的比重。

  英国瑞碳公司首席运营官 张灵慧

  张灵慧:准确地说中国只是清洁发展机制领域提供碳减排量的主要国家之一,因为京都议定书下规定了三种减排机制,清洁发展机制只是其中的一种,那现在中国只能说是CER的提供方,在欧洲的交易系统当中,CER只是其中的很小一部分,估计大概只占到10%左右。

  熊焰告诉我们,目前的碳交易之所以清淡,主要是因为,我们国家目前没有强制规定减排义务,国内的企业或者其他机构没有必要购买碳指标。目前国内已经达成的碳交易,买主主要都来自其他国家。由于发达国家对国内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有严格控制,企业和机构对碳排放权都有着很大需求。 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2009年一年,发达国家碳排放配额市场的二氧化碳交易总量就达到73亿吨,市值达1200多亿美元。

  清华大学清洁发展机制研发中心主任曾少军告诉我们,国际碳交易是在京都预定书规定的机制下进行的。由于京都议定书规定的第一承诺期即将在2012年结束,而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会议又未达成能够延续议定书的国际协议,接下来的碳交易市场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也影响了目前的碳交易。

   清华大学清洁发展机制研发中心主任 曾少军

   曾少军:目前整个清洁发展机制确实遇到了一些问题,包括价格跟原来比要低多了,你开发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本身所能够获得清洁发展机制的这种资金,从某种程度上还不能够盖住这个开发清洁发展机制本身的商务费用。

   去年11月25日温总理提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在2005年的水平上,再降低40%到45%。这也成为国内碳减排市场发展的重要风向标。世界银行碳融资分析师程茁认为,健全国内的碳减排交易市场则是当务之急。

  世界银行碳融资分析师 程茁

  程茁:一个完善的市场,看市场体系,应该主要包括三个要素,就是说技术基础、机构设置和政策指导,这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

  曾少军告诉我们,碳交易市场中金融机构的参与非常重要。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包括直接投资融资、银行贷款、碳期权期货等形式的碳金融体系,而目前我国的碳市场还鲜有金融机构的参与。

  曾少军:有金融机构进来以后,我们形成很大的叫做碳池,我们把一些自愿减排量,我们把它金融机构把它运作起来,把它集中的购买到,然后来跟国外的这些买家进行谈判、驳议、交易,因为你大以后,你这个支付能力就增强了,只有这个大的金融机构参与,才能够把整个市场把它给烘托起来。

  对于如何完善碳交易市场,刘强认为,目前急需要在政策指导,交易和金融等服务机构设置以及一系列技术基础方面,展开尝试性运营。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管理中心副主任 刘强

  刘强:我觉得最终碳交易的市场和发展,可能还真的是通过,必须要通过一些试点,来真正找到碳交易过程中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的地方,碳交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然后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国家现在也在做积极的准备。

  半小时观察

  尽管清洁发展机制的前途未卜,但它在这几年的实践,至少已经把碳交易概念成功引入到人们的观念之中。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一个重要道理,要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发展绿色经济,除了依靠科技进步和行政调控之外,引入市场机制,依靠市场力量,必不可少。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务院刚刚下发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首次提到,要建立和完善主要污染物和碳排放交易制度。有关部门也表示,未来将选择部门、行业和省份开展碳交易试点。我们期待着能打造出一只只无形的市场之手,把中国经济引上低碳发展之路。经济半小时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黄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