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戴维 实习生王星亚) 江岸区头道街昨又发现了一个碉堡,这是今年在头道街片区发现的第4个碉堡。
昨日,记者赶到了碉堡“出土”现场——头道街黄家墩菜场,这座新发现的碉堡已被拆得仅剩下基座,它用砖石建成,圆形,直径约有2米。周围居民说该碉堡被拆前大约有一人来高,四周有多个射击孔,从外看每个都有一块砖头大小。记者发现,该碉堡紧挨着居民楼,在其“残骸”的两边还砌有墙,负责该片区拆迁工作的轻轨沿线拆迁办公室(头道街片)的工作人员介绍,该碉堡在被发现前已经被居民们“埋”入了民房。
住在头道街建设村62岁的袁太婆介绍,“出土”的碉堡很有可能是日本人建造的,“我从小到大都生活在这里,我父母就是这样告诉我的!”当地多位60岁以上的居民也证实,在武汉沦陷时期,曾有一个日本宪兵小队在头道街设点布防。
据了解,早在今年2月2日,在距头道街不远的二七街四道社区,轻轨建设拆迁时拆出两座直径约6米、高约5米的圆顶碉堡,碉堡四面石壁上有一排排射击孔。今年6月11日,在头道街靠近轻轨车站一侧的拆迁地也发现一个直径2米多的暗堡。
同一片区连续发现碉堡,这些碉堡究竟是由谁建造的?昨日,记者就这一疑问咨询了在武汉拥有“活历史”之称的皮明庥老先生,他认为碉堡是日本人建造的可能性较小,“武汉沦陷期间,日本人在军事上优势明显,他们没必要修建碉堡这类防御性设施!”
皮明庥认为,这些碉堡倒有可能是国民党修建,并对修建碉堡的年份给出了两种可能,一是武汉沦陷前,即1938年前由驻防在武汉的国民党卫戍部队修建;二是在1948年期间,国民党白崇禧部队驻防武汉时,为了阻止解放军的进攻而修建的。
(责任编辑: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