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日本横滨11月10日电(记者明金维 齐威)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10日在此间发布年度报告说,该组织调查发现,来自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学术界“意见领袖”认为,汇率问题并非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关键,相反他们认为加强国际金融监管至关重要。
这份地区状况年度报告是在日本横滨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周期间发布的,对亚太地区422名政治、经济和学术界“意见领袖”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亚太地区“意见领袖”认为,未来五年,亚太地区要实现可持续增长,首先应解决的是如何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其次分别是东亚经济体扩大内需和经常项目逆差经济体削减财政和贸易赤字。扩大亚洲经济体之间最终产品贸易规模,也受到部分受访者重视,而增加汇率弹性和取代美元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则排在受重视榜末尾。
调查还发现,要解决经济失衡问题,应优先采取的措施按重要性排序依次为:结构性改革、投资政策自由化、服务业自由化、增加教育和医疗等社会项目开支、增强社会安全网、扩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完成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增加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和就环保产品及服务达成协议。
过去几个月,美国国会少数政客宣称,人民币汇率被低估,并造成全球经济失衡。美国众议院还通过相关法案,威胁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对中国出口征收惩罚性关税。但不少人士认为,美国少数政客此举是在把人民币当作美国国内经济问题的“替罪羊”。
加拿大亚太基金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胡元豹在新闻发布会上接受新华社记者提问时说:“(美国)国内一直存在政治压力,试图将(解决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的注意力)集中到汇率或其他单一问题上。”加拿大亚太基金会是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委员。 但他接着说,有关这一问题的讨论已经朝着更为健康的方向发展,汇率问题只是针对经常项目失衡和全球经济失衡整体解决方案的一部分。他还说,应更多关注储蓄和投资失衡,而不是简单强调进出口问题。
报告还说,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取得巨大进展,但今后该地区经济体应更多关注社会问题,包括增强社会安全网、改善社保体制等。
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的前身是1980年9月建立的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是由环太平洋区域的国家和地区政府、议会、工商界、学术界、媒体和民间团体六方人士组成的非政府间国际组织,1992年改为现名。该组织的早期活动为1989年APEC成立打下重要基础。在APEC成立后,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又成为APEC三个观察员之一。多年来,该组织通过举办研讨会和发布研究报告等活动,一直在为推动亚太地区的发展和繁荣献计献策。
(责任编辑:ren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