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恩施“马加爵”的犯罪心路
文/江峰
他被称为恩施“马加爵”。在多年后还原他的人生历程,不难发现,纠结在他的内心深处的自卑无法排解,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小兵(化名)的名字或许不为人熟知,但说到恩施“马加爵”,却全国“闻名”。
2005年12月31日凌晨,在湖北省恩施市一中高一就读的小兵趁同寝室同学熟睡之机,拿水果刀,先后对同室同学戴某、黄某及刘某颈部切割,造成一死两伤。
马加爵被判处了死刑,而有着与马加爵类似的情感经历、心理历程并像马加爵一样热爱诗歌的小兵则被判了死缓,在“时代的宽容”中活了下来。
5年前,小兵为什么以如此残忍的手段实施犯罪?5年来,狱中的他又有着怎样的反思?为解开这些谜团,湖北省沙洋陈家山监狱专门组织监狱5位心理咨询师对他的家庭、老师及同学进行了回访……
神秘的求助电话 2010年5月中旬,湖北省沙洋陈家山监狱启动了“乡音·乡土·乡情”的家访活动。这项活动自2004年开始后,每年对服刑人员家属进行家访,通过摄像机将监狱和社会两地亲人的情况进行时空连接,深受服刑人员及家属的欢迎。
这次监狱家访的地点选择在湖北恩施。家访对象,经监狱心理咨询师摸底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活动启动后,很多恩施籍服刑人员通过狱内咨询电话踊跃报名。让服刑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夏青奇怪的是,一连几天,总有一个电话响起,但等到接时,却又挂断了。到底是谁打电话?夏青从显示器上找到电话号码,顺藤摸瓜找到了电话所在的监区。经过民警核实,得知电话是小兵打来的。
对于小兵,夏青并不陌生,她曾多次接受他的咨询,并重点研究了他的心理犯罪历程。
夏青在监区找到了小兵:“你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吗?”
小兵低着头,仍然不是那么自信。过了一段时间,他终于打破了沉默,“夏老师,我想让你们到我的家人、我的老师那里去,跟他们说声对不起。”
说完,小兵又从监舍抽屉里拿出了他写给家人的书信,还有两幅画,是给他初中班主任艾详美和高中班主任赵书国的。
这两幅画的画面上,太阳和月亮同在一位男孩上空辉映,旁边还有一行注解的字:老师,我期待着您们的原谅,我已错过太阳,我不想也错过月亮,我也为以前的冲动,真诚地向你们道歉。
“我希望你们能把信交给我的家人,把画送给我的老师,并转告我的问候和歉意。”小兵说完,眼里隐约闪现着泪花。“当年我确实太冲动了。这么多年,我也一直在反思……”
夏青答应了他的请求。在内心深处,她也想将此次家访作为突破口,帮助小兵找到他的心理犯罪路线图。
7月31日,5名心理咨询师带着小兵的心愿,赶赴恩施。
用生命换回尊严 到达恩施后,心理咨询师走访了小兵的3位老师、6位亲人和数十位乡邻。心理咨询师与小兵家属交流
家访的第一站,夏青等心理咨询师选择了小兵实施犯罪的地点——恩施市一中。访问对象,是小兵的高中老师赵书国。
5年过去,年近40岁的赵书国还未从当年的阴影中走出来。在交谈过程中,他大部分时间深埋着头。
身为班主任,他不仅亲身经历了自己的学生杀害另一名学生的残酷事件,而且,被刺死的黄同学的父亲和他是老朋友。悲剧发生后很长一段时间,只要一闭上眼,几位同学的身影就会闪现在他的脑海。
事发后,恩施市所有学校把此事作为德育教育的典型案例来探讨。逢会必谈,逢会必训。道义与感情的双重折磨,让赵书国夜夜失眠。
谈到小兵为什么会走向极端,赵书国说:“小兵自尊心特别强,但内心又极端自卑。高中成绩下滑,对他(的行为)来说是个重要诱因。因为这使他失去了自信之源,而受到同学的歧视,又让他的自卑产生出极端的对立和愤恨。”
上高中不到半年时间,小兵的成绩由入学时的班级前10名下滑到班级30多名。期间,他找过小兵谈过几次话,小兵也承诺要调整好心态刻苦努力。但高中与初中不一样,有的时候,不是单靠努力就能取得好成绩。
尽管小兵异常努力,成绩还是不断下滑。那段时间,敏感的他竟然觉得班上来自城市的同学在笑话他。尽管这可能只是无意间的打趣,小兵却记在心上,一颗隐性炸弹就这样潜伏在了他的心底。
仔细分析小兵犯罪的“前夜”,实际上,他有过自我救赎的过程。
在2005年10月至12月期间,他先后找过他信任的人倾诉。
小兵的堂叔、初中班主任艾详美,在事发前的一个月左右收到了小兵的信件。在信中,小兵倾诉了感恩之情,写过很多感谢的话。
这一切被艾详美认为是小兵感恩的“表达方式”,他不知道这是“犯罪的前兆”。
事发前三天,赵书国曾接到小兵的电话,说班上有几个同学以他的腿有残疾为由,不让他参加篮球赛,他心里很苦恼。赵书国认为,可能是小兵因成绩滑坡而引起的焦虑,再或是身体原因带来的过度敏感。所以,从学习方面,他认真开导了小兵一番。
当一扇扇窗户关闭之后,小兵的心理彻底崩溃了。
事发前一天,班上的同学在他面前突然说了一句:“你臭得像坨屎。”据他回忆说,当时,他的心脏“几乎就要爆炸了”。
赵书国在接受采访时说,根据多方求证,那句话并不是针对小兵说的,而是一名同学与另一名同学发生争执时骂人的话。小兵正处于他们中间,他听后误会了。
就是这一句话,将潜伏在小兵内心深处的炸弹点燃了。
2005年12月31日凌晨,他拿起准备好的水果刀,趁同学熟睡之机,对3名来自城里的同学下手了。
在刺伤同学后,他准备自杀,所幸被闻讯赶来的老师救活了。
仅仅因为成绩下滑、受同学嘲笑,就会把曾经品学兼优的高中生推到杀人犯的路上吗?
在完成对老师的访问后,5位心理咨询师又赶到恩施市板桥镇的大山里,进行更深入的访问。
不堪回首的求学历程 小兵的家在板桥镇一个大山深处。
在板桥镇镇政府的帮助下,夏青与小兵的弟弟取得联系,由他带路到其家中。
从镇政府出发后不到500米,他们就上了石子铺就的山路。路不宽,没有护拦,一旁就是悬崖。警车沿着山路爬升,如同一只奔跑在悬崖边的羊,危险如影随形。
小兵当年读书时,每天往返在这条山路上。在7岁的时候,小兵患上了骨结核,腿部留下了明显的残疾。为此,他和比自己小两岁的弟弟同时读书。最初,小兵每天从家到小学的近10里路程,全靠母亲背来背去。
到了三年级,小兵开始自己走路上学。为了不迟到,他得比别的孩子早起两个小时。
据他母亲回忆,由于路滑,小兵几乎每天都会摔跤。“最怕的是雨雪天,衣服几乎就没有干过,常常穿着湿衣服上课,因此也经常生病。”
正因如此,他的父亲常常告诫小兵,“你身体不方便,只能考大学,做个体面事,才能生活得好。”
生活的艰辛,在培养了小兵吃苦耐劳的品质的同时,也给他幼小的心灵抹上了自卑阴影。
据小兵的弟弟说:“哥哥非常内向,即使每天和他睡一个床铺,话也特别少,但他本质其实并不坏,他也经常辅导我的功课。在小学几年里,我从来没有看到他与别的同学争吵、打架,惹父母生气。”
从小学到初中,小兵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当年中考时,他以年级第五的成绩考入了恩施市一中。“这个成绩非常不错,因为当时年级有400多人。”艾详美说。
但是,这一辉煌并不代表小兵就此从自卑走向了自信。
夏青分析认为,在小兵的潜意识里,他从小腿部有残疾,家里又非常贫穷,所以,他读书时会比常人多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跳出“农门”成了支撑小兵自信生活的唯一理由,也是他心中一个坚定的梦想。但在考取重点高中——恩施市一中后,小兵的梦想被打破了。
他发现,尽管自己非常刻苦,成绩还是不断走下坡路。他所有的骄傲、自尊因此而埋葬,原本就自卑的心理变得更加突出。
诗歌寄托感激 小兵杀人案,已被作为中学生德育教育的一个典型案例。
夏青认为,来自大山的孩子们,接触外界事物较少,很容易形成自卑心理。这种心理一旦得不到疏导,很容易“一根筋”走到底。
而社会的宽容,亲人的期待,则给类似小兵这样的服刑人员以希望。在狱中近5年的改造中,小兵逐渐走出自卑的阴影,他的刑期已从死缓减为有期徒刑。
在监狱里,民警会适时引导他发泄不良情绪。
有一次,一位服刑人员对他进行挑衅,并辱骂他是个跛子。对此,小兵没有再次沉默,而是据理力争。心理咨询师充分肯定了他的宣泄行为,在咨询中,咨询师还有针对地对他进行心理矫治。譬如,发现不良情绪后,请他到宣泄室进行宣泄;将他加入到写稿员小组,对其发表的每篇稿件进行统计,依照计分考核进行加分等。
在采访中,小兵对当初的犯罪行为感到由衷的忏悔。他表示自己正着手以自身经历为原形,创作一部长篇小说。他想告诫同他有着与类似经历的人,不要走自己当年走过的路。
在咨询师家访后,小兵写了一首诗,表达他对咨询师的感激之情——
宛如一阵轻风,总在窃窃私语。那是亲人在把我们呼唤。
恰似一缕星光,总在夜空闪闪发光。那是亲人在把我们思念。
那儿有连绵起伏的群山,那儿有啼鸣的山鸟、飘香的瓜果。
那儿是我的故乡!可迷路的人,离别故乡已很久很久。
今天,政府警官却用爱心,纺织出一条彩虹,跨越千山万水,为我们搭起亲情的桥梁。
(摘自《法律与生活》半月刊10月下半月期)
(来源:法律与生活)
(责任编辑: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