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广西巴马独特民俗演绎长寿秘诀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11月11日01:09
  中新社巴马11月10日电 题:备棺·裸浴·补粮:广西巴马独特民俗演绎长寿秘诀

  中新社记者 蒋雪林

  冬日的阳光温暖而舒适,“世界长寿之乡”广西河池市巴马县甲篆乡平安村巴盘屯的百岁老人黄妈松谋静坐阳台晒太阳。她家一楼摆放着一口棺材。儿子说,今年107岁的黄妈松谋,家人前后为其备了三口棺材。前两口已烂掉,现存放在一楼的这口,才做了几年。

  儿子说,自古以来,巴马的各个家庭,凡是花甲以上的老人都备有一口棺材,即巴马的“备棺”习俗。

  巴马县文体局局长杨黎明介绍,棺材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寓意儿孙“升官发财”;第二层含义是消除老人后顾之忧。有了棺材,老人觉得无后顾之忧,有归宿处。巴马的百岁老人,从花甲之年起就备棺,历经几十年风雨,任棺木虫蛀腐朽;第三层含义是避邪。当地习俗认为,备有棺材,一切灾祸和邪气都可避开,这也给老人心理带来了平衡,得到安慰。

  杨黎明说,在巴马壮族民间,还有一种“补粮”的习俗,这也是巴马独特长寿文化之一。这个习俗认为,老年人到了一定年龄,他们的“食粮”(意即寿限)就要“断绝”,有必要由他们的子女和孙女,尤其是出嫁女儿或其他近亲来“补粮”。这样,老人的“食粮”就不会断绝,便能延年益寿,长命百岁。

  根据民俗,“补粮”当天,已出嫁的女儿(或孙女),不论多少要将夫家生产的粮食带上一袋,或煮上最好的饭菜带回娘家,交给老人,由老人把粮食倒入自家的米缸,老人接上饭菜,自个儿吃用。

  广西中医学院壮医学院院长林辰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巴马的“备棺”及补粮等习俗,与长寿因素有一定的联系。他说,以备棺为例,备了棺材的老人,无后事之忧,有归宿感,即给老人一种心理暗示,消除了由情绪诱发疾病的因素。这种心里暗示,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对老人的健康是有利的。

  在巴马,还有一种独具特色的长寿文化,即盘阳河裸浴习俗,盛行于巴马县母亲河——盘阳河沿岸返朴归真的一种古风。裸浴在当地千百年来被视为神圣的沐浴方式。

  杨黎明说,此习俗十分文明,也十分讲究。在盘阳河裸浴老少有序,男女有别,一般男性在上游,女性在下游,老少也分开,同龄同性的在一起欢浴河中,毫无顾忌。

  杨黎明称,有医学专家认为,长期裸浴不仅使肌肤滑嫩,而且驱疾健身。因此有人说,裸浴也是几千年来当地民众长寿的秘诀。

  巴马县提供数据显示,巴马县现有百岁老人81位。百岁老人占全县人口比例远远高于联合国确定的长寿之乡标准。 完
(责任编辑:黄珊)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