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对物价的感受与CPI对于全部物价进行综合后的数据有偏差。由于CPI编制细节尚未公开,因此相关研究充其量也只是水中望月、镜中看花。要对CPI指数有更准确的理解,还有待于相关细节的公开和透明。———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人员徐奇渊
我提一个建议,就是理性的消费,要相信政府完全有能力来调控市场,保持价格的基本稳定。作为企业来说,我建议你不要炒作农产品,会成为打击的对象。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 周望军
本报讯 (记者杨华云 张静)有媒体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研究报告称,中国CPI被人为调整,五年系统性低估超过7%。昨日,报告作者否认以社科院名义发布报告,系以个人名义发布。
国家统计局官员总经济师姚景源在电话里对本报记者表示,对此报告不做评价。昨晚,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副司长庞晓林在官网发文称,“我们认真研究了有关报道内容和徐先生的文章,认为媒体报道的结论是主观推断,与事实不符。有关媒体不核实报告内容的可靠性,所用标题误导公众。”
学者报告称“CPI被低估”
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人员徐奇渊昨日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他的《数据和主观感受:CPI是风动还是帆动》是以个人身份发布在研究所网站上,并不代表中心,更不代表社科院。
据财经网此前报道,这份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名义发布的研究报告称,2006年1月至2010年5月间,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被人为调整,系统性低估超过7%。报道中介绍徐奇渊为社科院研究员。但据徐本人说,他目前仍是博士。
报告引用了央行调查数据显示,城镇储户对物价水平的满意度指数连创2001年以来最低点,为21%左右,这一满意度低于2007-2008年通货膨胀时期的水平(30%)。而另一方面,统计局公布的CPI指数始终在3%左右水平波动。
据徐奇渊计算,在这5年中,按照CPI常规的编制程序,有-7.53个百分点无法用8个分项指数及其权重来解释的,可以被视为人为调整的痕迹。基于此,他判断在过去5年间,CPI被人为系统性低估超过7%。
低收入家庭更觉得物价高
徐奇渊在报告中详述了主观感受和物价统计数据矛盾的原因:首先,居民主观感受多是基于环比数据,而统计数据报告则是同比数据。同时,居民对物价的感受与CPI对于全部物价进行综合后的数据有偏差。此外,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对物价上涨的感受也有所区别,低收入家庭面临的实际物价水平更高。
观点交锋
“人为调整CPI不可能”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称,明年会加大房租在CPI比重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昨日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明确表示,人为调整CPI是“不可能的”。他指出,统计是工作人员在各地采集数据,经过严密计算出来的,而不是一个人拍脑袋决定的。“这么大量的工作不会因为一份报告而否定,我们的劳动成果也应该得到尊重。”
至于CPI权重五年一调整,叶青解释说,这是全球基本采取的一个时间,五年一调整相对稳定,有可比性,有利于分析研究。
他坦言,由于国内的CPI权重上一次调整在2006年,到现在正好五年,最后阶段的CPI数据是会和普通百姓的直观感觉有一些出入。他表示,明年CPI权重调整后,将会加大房租在CPI中的权重,降低食品权重。
“CPI作考核指标有水分”
经济学家马光远称,学界一致认为CPI数据不能反映现实
经济学家马光远昨日接受本报采访时说,学界对于CPI数据不能真实反映现实的观点一直较为一致,“CPI的构成肯定是有问题的,不能反映目前的真实情况,这是一个制度性的低估。另一方面也有人为的低估在里面。”
马光远认为,“把控制CPI作为官员考核的指标,就会人为往下压,其中就会有水分。”因为牵扯到多个调控部门的利益,要让统计数据真实是一个博弈的过程,而不只是一个单纯技术的过程。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夏业良同样认为,我国统计数据的操作空间的确存在,但是,仍能反映宏观经济变化情况。他打了个比方,一个人一直用不准确的磅秤称体重,尽管数据不准确,但同样反映出个人体重的变化。“也就是说,尽管数据并不精确,但逻辑一致,在一定程度上仍能够反映出现实变化。”
【房价】
北京房价同比涨一成
本报讯 (记者胡红伟 张静)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数据,10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涨8.6%,涨幅比9月份缩小0.5个百分点,环比涨0.2%。其中北京房价同比涨11.1%,环比涨0.1%。
价格上涨的同时,成交量下降。10月商品房销售额达5076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27%,环比下降7.7%。10月商品房销售面积达9278万平方米,同比上升16%,环比下降11.2%。
从70个城市具体的房屋销售价格指数来看,几个之前上涨幅度最大的大中城市,在10月的涨幅并不大,比如北京和深圳环比上涨了0.1%,上海和广州还环比下降了0.1%,杭州环比下降了0.3%。
而价格环比上涨幅度最大的几个城市,如沈阳、南昌、青岛、昆明、乌鲁木齐、丹东、洛阳、惠州、大理,这些城市的环比上涨幅度,都超过了1%,兰州和岳阳则环比上涨幅度超过了2%。
【观点】
调控效果11月更明显
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统计数据尽管是10月的数据,实际上数据有滞后性,纳入统计的有些数据,可能是9月中下旬发生的,即仍是调控之前的市场情况,所以10月的数据并不能代表政策调控状况。陈分析,预计下个月的数据有更明显的市场变化,即成交量会继续下滑,价格环比变动上可能会上涨,但是涨幅会进一步的收窄。
北京中原地产三级市场研究总监张大伟:市场上因为多套房产的限贷已经使得投资需求明显萎缩,预计11月开始房价将进入二次调控后的下调通道。
【物价】
“粮价上涨是涨价根源”
发改委官员称,热钱炒作等四原因导致涨价
本报讯 (记者张静)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昨日接受中国政府网访谈时表示,今年物价上涨的品种主要是食品价格上涨,这也是物价上涨的根源。
他还总结了当前物价上涨原因:
一是货币发行过量,这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是一些临时性的因素,比如今年的蔬菜价格上涨就是因为今年的灾害天气导致的;
三是我国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劳动力、资本、土地资源快速向城市流动,农村的生产资源相对的减少;
四是热钱炒作的因素。今年上半年绿豆、大蒜、棉花等都出现了价格上涨,棉花每吨涨到了3万3,这就是资金在里面炒作。上半年绿豆和大蒜也出现了囤积居奇、恶意炒作的企业。
周望军判断,今年GDP增长10%左右,CPI3%多一点,明年不会滞胀。
【问答】
农产品价格会长期上涨
问:如果价格上涨是一个长期的趋势,我们有没有办法来抑制呢?
周望军:应该说价格上涨有些趋势是长期的,有些是短期的。比如农产品价格由于土地、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价格会是一个长期的上涨趋势。作为国家来说,根本的措施是要发展生产。
另外,还有一个是依存度的问题,比如铁矿石、大豆、油料、石油、铜,石油的对外依存度是50%左右,铁矿石更高。
第三,从宏观上,还是要从财政、货币政策上想办法,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进行调控。可以考虑保持货币流动性的适度和均衡。
第四,对于具体品种的价格上涨,政府通过储备调剂、进出口、发补贴等一系列措施,还是能够应对的。
严控游资进入实体经济
问:怎么看待游资炒作对物价上涨的影响?有没有什么好的应对方法?
周望军:对于防止游资炒作现象现在可以采取几个方面的措施,第一,不允许炒作群众基本生活必需品,如粮油蛋等。第二,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制度。游资能炒作的产品肯定是供小于求的产品,比如炒作大蒜,是因为减产了,棉花也存在供需缺口。第三,建立一个专门的机制。应该对游资的动向有一个监控,严格制止他们在进入实体经济,特别是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市场炒作,要建立专门的机制来防范。
(责任编辑:黄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