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12日电 就近期美国经济不景气和量化宽松举动,世界银行中国区代表美国大西洋理事会高级研究员、乔治城大学教授盖保德在11日举行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CCIEE)主办的第十七期“经济每月谈”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美国危机是对金融衍生品监管失控造成的。
针对美国宣扬的中国经济崛起靠对美国出口的说法,盖保德教授以数据为基础为大家作出解释,他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不是靠外国而增长,它的波动到2005年、2006年,是由国内的政策引起的。美国出现经济泡沫的时候,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也特别高。中国是不是靠国外呢?盖保德教授认为答案是否定的。而关于全球失衡的情况,可以看到美国经常账户从1960年开始,刚开始有波动,但是不明显;到八十年代突然有大规模的赤字;到90年左右就平衡了,然后又开始下降;可中国从2004年第四季度、2005年、2006年、2007年贸易额才慢慢增大。显然,中国经济的盈余对于美国的赤字来说是“迟到”了。所以说,美国的赤字必定不是中国所为。
说到美国危机的成因,盖保德教授强调说,美国信贷高的时候,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就表示出来了,然后就平衡了。这时候美国有一个房地产金融机构的大改革,也是把一种自由化的想法在美国的金融界进步很大,但是它引起了很大的危机,这是美国的房地产金融危机,比较严重。到这儿,美国就开始控制,造成信贷扩大,在国内影响很大,在国外影响也是很大。到九十年代,美国信贷改革、信贷放松越来越强,1999年美国有新银行法,把一些监管办法取消了,1999年他决定不要监管太多的金融衍生工具,金融界对美国政策的影响特别强,当时就一点没管它。到2001年、2002年,美国的赤字越来越多,儿中国的贸易增长还是比较慢。所以,引发金融危机的是美国的国内金融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和赤字。由于美国监管制度削弱了,或者说对新的金融工具根本没有任何监管办法,而较弱的监管监管,和较高的杠杆,按美元计算的购买力在全球就增长得很快,这个引起了全球的经济和金融的失衡。
盖保德教授表示,2004年中国开始控制通货膨胀,2005年紧缩比较厉害,中国实际投资增长速度降到9%左右。2005年,出口的速度也开始放慢了,而进口下降的速度比出口下降的速度还要快,所以说中国经常项目盈余不是由于出口过量造成,而是由于中国对外汇的谨慎使用造成进口减少形成的。从2000年开始,中国将吸收不了的外汇用来购买美国国债,所以从2005年开始可以看到储备就慢慢提高了。所以说,国际经济失衡与所谓的中国的过量出口并没有直接关系。
盖保德教授分析说,面对经济危机,加拿大、巴西都贬值了,经过这个危机,欧元区、墨西哥和俄罗斯的贬值情况也变得愈发严重。而亚洲区的日本、泰国、马来西亚、中国、新加坡的货币都升值了。尤其是中国,美国很多媒体说中国的外资储备巨大,他们普遍认识是中国的外资储备有几万亿美元。但这种认识是片面的,衡量外汇的多少,得看一个国家的储备和货币量的比例是多少。亚洲经济危机时期中国的的外汇储蓄量已经从96%降到73%。外汇的巨幅缩减,使得其对危机的应对性已经有了较大减弱,一旦出什么危机,就会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比如韩国在危机前40%的货币储备,其对危机的应对性就比较弱。
盖保德教授最后阐述,近期美联储采取的6000万美元的新政策,这个政策成功不成功,影响何在,关键要看它的渠道:如果用到促进国内就业方面,它就不会对全球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如果这笔钱流出去,通过别的渠道到回报高一些的投资机会,它也许会产生不理想的影响。
(责任编辑:ren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