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G20首尔峰会 > G20首尔峰会消息

中国经验再成峰会讨论重点 外媒称中国抬高G20

来源:法制晚报
2010年11月12日14:01

  中国以实力说话应 对危机经验突出再次成峰会讨论重点 外媒称——

  “抬高了G20”中国声音很重要

  二十国集团(G20)峰会首次移师亚洲,11日在韩国首尔敲响开场锣鼓。作为全球探讨经济议题的顶级平台,在本次峰会激起的各种声音中,美国因量化宽松政策而成为众矢之的;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声音”因全球媒体的关注与追逐,而愈发响亮。

  法国《世界报》认为,中国为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有足够的资格发表声音。英国《金融时报》甚至说,“是中国抬高了G20”。

  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表示,中国理念对于解决一些世界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世界要倾听

  彰显大国力量“中国声音很重要”

  时至今日,G20峰会已举办五次。“中国声音”似乎成了历次峰会的专有名词,这一次也不例外。

  德国媒体援引该国财政部长尔夫冈·朔伊布勒的话认为,各成员国本应当认真地“把汇率问题放到台面上来说,应当互相协调;特别是中国,中国的声音很重要。”德国总理默克尔也表示,中国有足够的能力在二十国集团中发出“积极信号”。

  意大利《晚邮报》认为,英国首相卡梅伦在G20峰会之前,率领历史最大规模代表团访华,足以彰显中国的影响力。对于国际社会来说,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是一个积极的力量。

  法国《世界报》的报道从金融危机的纵深发展出发,指出中国为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有足够的资格发表声音。

  实力来说话

  医治世界经济中国成最大“定心丸”

  中国为全球经济复苏所作的贡献已经得到世界广泛的认可。本次峰会上,中国应对危机、促进增长、推动转型的突出经验,再次成为讨论的重点。

  正如世界银行副行长林毅夫所言,中国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大大拓宽了全球经济治理的范畴和眼界。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之时,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斩钉截铁地说:“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这一论断现已被海内外媒体、学界商界人士反复引用。在全球范围内,这是主要经济体政府在危机环境下对经济信心重要性最经典的阐述之一。

  在危机中和后危机时代,中国的经济治理方略和效果不仅提振了本国的经济信心,也成为医治世界经济之患药方中最大的一颗“定心丸”。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在金融危机最深重的2009年,中国经济仍取得了近9%的增长。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美国和日本,领先全球。

  此外,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今年公布的数据表明,今年前7个月中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超过1.4万家,同比增长近18%,世界500强企业几乎全部落户中国。

  中国声音回放

  自2008年华盛顿首次峰会以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为应对金融危机已五度聚首。

  回顾历次峰会,作为二十国集团的创始成员国,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在国际社会引起热烈反响,中国声音受到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

  2008年11月华盛顿峰会

  胡锦涛主席作了《通力合作 共度时艰》的重要讲话,深刻分析了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呼吁国际社会采取包括加强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深化国际金融监管等在内的“一切必要措施,尽快恢复市场信心,遏制金融危机扩散和蔓延”,这一讲话对峰会基调的确定产生了重要影响。

  2009年4月伦敦峰会

  胡锦涛主席发表了题为《携手合作 同舟共济》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最紧迫的任务是全力恢复世界经济增长,防止其陷入严重衰退;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维护开放自由的贸易投资环境;加快推进相关改革,重建国际金融秩序。”受到与会各方高度重视。

  2009年9月匹兹堡峰会

  胡锦涛主席作了《全力促进增长推动平衡发展》的重要讲话,他阐述的关于促进国际经济金融合作的看法、主张和措施得到与会多国领导人的热情赞誉。2010年6月多伦多峰会

  胡锦涛主席发表了题为《同心协力 共创未来》的重要讲话,强调指出,要深刻认识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的严重性和复杂性,继续发扬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精神,传达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掷地有声的声音。

  中国需携手

  反美“顺差上限”中国在G20广获支持

  本次G20峰会举行前,美国以“推动贸易平衡”为由,提出G20把各国经常账顺差上限定为等于GDP的4%的提案,中国拒绝接受这一提案。

  对于这一问题,英国《金融时报》以《中国抬高了G20并将与美国一决胜负》为题报道说,这就为中美两国在G20峰会上一决高下埋下伏笔。

  文章说,中国这一反对的立场同时也得到了德国、南非等国的支持,他们均认为,美国的这一提案将会给他们的金融市场带来更多的不稳定因素,也会导致货币市场不平衡。《金融时报》认为,在这一点上,中国在G20国家中会获得更多的支持。

  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中国“比任何国家看到的都要早,执行得都要快,力度都要大,是全球的典范”。随着近期美国重启量化宽松政策给全球资本流动和资产价格带来的新风险,中国在11月10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未雨绸缪,更好防范风险。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主任研究员亚历山大·萨利斯基在一篇题为《中国:现代化正在继续》的文章中谈到,善于计划、勤于预测、厉行节俭,中国人的这三大特质正是当今世界所稀缺的。

  团结金砖四国提防美国“过河拆桥”

  韩国KBS国际广播电台报道称,李明博11日在回答中国记者提问时说,中国对二十国集团发展成为一个有重要影响的机制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对此予以高度评价。

  韩国《中央日报》称,国际社会对中国期待和关注与日俱增,中国承担国际责任的压力不断增加。G20为中国提供了从国际体制内部营造有利国际环境的现实可能性。

  作为G20的重要成员之一,中国可以从内部影响并引导G20的运作机制,从议题设定、议程推进、政策制定和具体落实等各个环节的参与中维护中国的利益。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沈骥如告诉本报记者,尽管G20机制对发展中国家地位提升的象征意义不可低估,但从G20的长远发展来看,要提防美国等个别国家的“过河拆桥”行为。

  沈骥如说,中国需要携手“金砖四国”其他成员,一起巩固G20作为国际经济合作主平台的重要地位。

  中国是世界焦点或承办未来峰会

  韩国驻华大使馆公使参赞金翼谦日前接受香港媒体专访时表示,G20首尔峰会将给世界客观看待中国的机会。

  金翼谦表示,很多人可能会问,中国现在是世界的焦点,G20为何不放在中国举办?他反问道:“试想,在人民币汇率、中国巨额贸易顺差等问题越来越敏感的情况下,中国若主办G20峰会有什么效果?”他说:“中国现在需要通过G20峰会的机会,来向世界进一步说明自己。”

  他语带肯定地说,待今次首尔峰会解决汇率等敏感问题后,中国或有可能承办未来的峰会。“世界需要中国在全球经济秩序重建中发挥应有作用。”

  本版文/钱业记者 王燕林 晨音 尹晓琳

(责任编辑:news1)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