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评论员穆平
我们切盼有来自官方的更翔实的名单,更切盼公布遇难者名单成为一项制度,从此被各地不折不扣地遵循。让个体生命的尊严、让灾难的真相,凛然闪烁在这份庄严肃穆的名单之中……
11月15日燃烧在上海胶州路教师公寓的那场大火,无情地吞噬了58条生命。今天,是亡者的“头七”,中国传统丧殡习俗认为,亡者的魂魄会于“头七”这天返家,这是亲友最后拜别亡灵的时刻。远望当归,长歌当哭,我们当用怎样的方式告慰死者呢?
上海媒体11月17日的一个举动,让人得到一丝慰藉——那天,《东方早报》和《新闻晨报》以庄重素净的版面,刊登了火灾部分遇难者和失踪者名单。这份名单来自灾民安置点的公告栏。名单甫一公布,网上便掀情感波澜,网友对这两家媒体肃然起敬,称公布遇难者名单的举动,直接体现着对平民生命的尊重。
大家还清晰地记得,自汶川大地震起,曾经只为领袖的逝去降半旗的共和国,第一次有了为平民的群体性遇难举哀的先例。全国哀悼日的设立,彰显着对平民生命的高度尊重,这是我们从特大地震之后的痛楚中收获的精神成果,这也是我们走向更高层次的民主政治的重大转折。
然而,尊重生命的意识还需继续深化,继续走向制度层面。比如,在天灾人祸之后,公布遇难者和失踪者名单,在很多地方还是一个难以突破的雷池。如果不予公布,谁也奈何不得。这使很多灾难成了一团理不清的哑谜。
一般而言,飞机失事后有关方面会较快公布遇难者名单,如不久前的伊春空难,这或许是因为实名制的登机制度,给了查证的便利。然而,在另外一些未必查证很困难的场合,在有些矿难事故中,这份名单却是千呼万唤不出来。
于是,在国内众多群死群伤事件中,死难者往往沦为一个个冰冷的数字,至死都不能在公众面前袒露自己的姓名、年龄和身份,仿佛他们不曾留下过温暖的人生足迹。于是,在数字面前,我们很容易淡忘他们,淡忘曾经惨痛的那一次次灾难,坐视灾难的不断卷土重来。
尊重生命的努力,首先应当始于尊重个体生命。美国矿难,奥巴马在致辞中,逐个念出遇难矿工的名字,让我们动容。而在上海媒体公布的名单中,尽管只是一些简单信息,也让那冰冷的“58”,有了个体生命的温度:605室张雅68岁,1803室毛昆英47岁,503室沙国荣64岁,1001室陆宏秉86岁,1505室赵荣库31岁……可以想象,在这个工作日温暖的午后,公寓中不少辛劳大半生的老人——其中不少是退休教师,或在享受一个舒适的午睡,或在案头奋笔疾书,或和来访亲友谈天说地。然而,一个猝不及防的“疏忽”,让这一切温暖的画面戛然而止。面对一个个黑色的名字,我们的痛惜更加深重,对亡羊补牢的期盼更为迫切。
是的,生命是在具体的细节中丰满起来的。公布死难者名单,除了告慰生者之外,更重要的,是宣示生命之美满和珍贵,让所有人在他们面前惕惧并警醒,更迫切地杜绝夺命灾难的重现。
此外,谣言止于公开。几乎所有灾难之后,都有对遇难人数的漫天猜疑。名单的公开,是遏制谣言的良策。
上海媒体带了一个好头。我们还切盼有来自官方的更翔实的名单,更切盼公布遇难者名单成为一项制度,从此被各地不折不扣地遵循。让个体生命的尊严、让灾难的真相,凛然闪烁在这份庄严肃穆的名单之中……
见今天10版
(责任编辑:刘士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