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李洋:汽柴油产能过剩也可能缺货 汽柴比不合理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0年11月21日17:57
  中广网北京11月21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近几年,每到秋末冬初之际都会出现一段时间的柴油供应紧张。虽然我国两大成品油供应商中石油和中石化日前都表示,将全力增加柴油产量,确保敞开供应,但目前紧张局面还没有完全缓解。作为全球第二大炼油国,为什么会频频出现油荒?其中是否另有隐情?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李洋带来今日酷评。

  主持人:根据此前公布的数据, 2009年中国原油总需求量约为3.93亿吨,截至2009年底,中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为4.77亿吨,可以看到,炼油能力显然已经“过剩”。但让人不解的是,炼油能力过剩,却为何屡次出现“油荒”呢?

  李洋:汽柴油和其他产品不一样,即使产能过剩也可能出现短缺。产能过剩可能会出现无油可炼的情况,要进口大量原油。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超50%,这是非常严峻的现实。

  另一方面,虽然有这么多的生产能力,但汽柴比配比并不是很合理。汽柴比就是一吨原油经过裂解或裂化产出多少汽油,多少柴油,这是设备本质属性,不是人为可以随意调控的。这是在设备投产之初就已确定的本质属性。中国目前的炼油能力很多是在10年甚至是20年前就已经形成的。汽柴比是基于当时的供求关系确定的。当时,中吨位卡车基本是汽油车,轿车数量很少,注定了绝大多数都出汽油。但随着大吨位商用车,轻型商用车都已实现柴油化,柴油需求量一下暴增。但汽柴比并没有办法根据需求及时调整,于是出现油荒。

  还有一个技术性问题,柴油不同于汽油,柴油的标号直接影响到抗冻性能。一到秋末冬初,绝大部分地方0号柴油已不能用,都要用10号柴油,这就加剧了供应短缺。

  主持人:是不是汽柴比导致了只出现“柴油荒”,而汽油供应没有问题?

  李洋: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另外,柴油加工成本比较高,虽然价格已经不低,但零售价格是包括燃油消费税的价格,让炼油企业真正有积极性增产柴油,甚至可以有短期干预措施,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临时在消费税方面做一些让步,可能是缓解(“柴油荒”)更有效的措施。
(责任编辑:肖尧)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