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发改委否定传闻公车改革十几年难产至今引热议

来源:人民网
2010年11月23日14:58
历时多年,公车改革至今仍是个未解的难题

  编者按:十几年来,公车改革仍是个未解的难题,困扰着居庙堂之高的执政当权者,也迷惑着处江湖之远的芸芸众生。22日,一条关于“取消厅级以下干部专车”的传闻又将各方的视线再次吸引到公车改革问题上。遗憾的是,23日,发改委对传闻作出回应,称没有新的文件出台。这次众人参与的大讨论会不会只是一片浮云?

  新闻事件:

  ·

  《京华时报》11月22日消息:记者近日获悉,国家发改委正抓紧启动中央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相关工作,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促进此项工作加快推进。

  ·

  《国际金融报》11月23日消息:记者从国家发改委了解到,近日媒体的报道是引用了今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关于公车改革的提案,国家发改委此前只是对相关提案进行了回应,并没有新的文件出台。

  国家发改委新闻处处长文步高昨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正在起草一份关于公务车改革的声明,近日将对外公布,但他拒绝透露具体细节。

  媒体热评:如何摆脱尴尬处境?

  公车改革所以陷入停滞的困境,与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的治理陷入僵局是一样的,也与财产申报制“进一步退一步”的尴尬如出一辙,源于既得利益者的体制性阻碍。一个地方主导公车改革的决策者,本身就享受着公车福利,寄希望于他们放弃这种既得利益,非常困难。让享受着利益的人主动放弃利益,这样“自己改自己”的同体改革,是一个难以解开的死结。赎买和补贴的车改逻辑,是一种妥协,可这种让步在很多时候使官员得寸进尺,拿了补贴后又不放弃公车。

  公车改革十年未动,何时能动呢?车改的重新启动,须依赖于能不能突破原有的那种改革路径,有外来的力量推动着改革向前走,逼着既得利益者放弃这种滋生腐败、浪费纳税人钱财的福利。

  公务用车制度的众多问题,早已引起了广泛关注,“车改”问题,也已经提出很多年。对于公车改革的阻力,不能视而不见,但是,公车改革已是势在必行,不得不改。公众对公车消费的自发监督,也需要制度的积极回应。今年3月,在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也明确指出,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公务用车配备使用制度改革的条件。

  与以往的车改举措一样,公众不可能对此寄予厚望,原因无他,实则公车改革早已承受着失信于民的道义谴责。公车不是生活必需品,失去了它,政府各项工作的日常运转不会受到致命影响,如果改革的主导者对利益的失去敏感至如此境地,遑论那些更为复杂的、触动到更大利益关系的改革?从这个意义上讲,公车改革或可看做一个风向标,人们可以通过它丈量改革的主导者们在推进各项改革议题上的诚意。

  网民意见:尽快解决“老大难”问题

  【网友 石家友】:公车改革,可能已成共识。但怎么改,却成了难题:这样不是,那样也不是,反正人民群众不满意;每一项改革举措,都会带来广泛的质疑。于是改革只好暂停,静待时机。我感到,作为单项的改革,拖拖拉拉、久悬不决的,恐怕只有两项,其一是户籍改革,其二就是公车改革了。它成了名副其实的老大难。

  【网友 我不是随便说说】:近年来,一些地方先后启动了公车改革,出台了各种新举措,但收效甚微,“屁股底下的腐败”依然车轮滚滚。说到底,在中国进行公车改革并不缺少方法,真正缺少的是从上到下动真来硬的决心和行动。

  【网友 1】:1、需要一个强势的领导来推行;2、未能真正向人民网络公布公车使用情况,公车使用无法受到监督,舆论压力不大,部门人员可暂不执行;3、部门人员成本意识不强,似乎不知道花费的每一分钱都是来之不易的,需要加强培训。4、最终的是:需要一个强势的领导推行一个大众监督的网络平台,将公车使用纳入干部考核管理,对成本过高的部门要进行整改并向公众公布。这个公车改革就方便执行了。

  【网友 秦岭军魂】:车改的前提是“精兵简政”,实现“大社会小政府”。目前有专家指出中国政府是世界上最昂贵的政府,在此环境下,不具备进行车改的条件,车改必然走入死胡同。想进行车改,必先精简机构。 (来源:人民网-地方领导)
(责任编辑:马涛)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