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新疆毕业大学生首份工作多夭折 因工资低难适应

来源:亚心网
2010年11月24日00:17
  亚心网讯(记者 文梅 贺岩 实习生 崔佩佩 陈倩)“每月八百元,又没任何保障。”学法律的小常干了三个月内勤就辞职了,对于大学生来说,这不是个例,很多人的首份工作已经“夭折”,还在为理想中的职业奔波。

  首份工作,积累经验更重要

  李盈盈于2008年毕业于石河子大学,专业是广播电视新闻学。

  李盈盈选择到上海就业,她的第一份工作只有短短二十天,是一个销售化妆品公司的企划。所谓企划,就是为公司的产品写软文广告。对于这份工作,她在心底没有认同感,因为笔下的文字既不是伸张正义的新闻稿,也不是有情调的美文,而是夸大事实、赤裸裸的广告。此外,公司的办公环境也让她不满,和老板的观念不同,再加上自己年轻气盛,换工作也就是必然的事情。

  “回想当初,我认为找工作不能急,相信工作肯定能找到,年轻的时候还是要坚持自己的职业理想。”现在的李盈盈是一家报社的记者,对于择业,她认为,如果没有实力,就不要要求太高,先找份工作养活自己再说,等积累了经验和人脉关系再择业,厚积薄发。眼高手低,“只会浪费时间,错过机遇。”

  今年夏天毕业于石河子大学信息管理专业的陈建荣说:“刚毕业不可能一下找到满意的工作,所以我准备先找份短期的、待遇较好的工作积累经验,并且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之后再找份自己满意的工作。”

  小常毕业于新疆财经大学法律专业,上半年,他曾在一个小公司干了三个月的内勤,每个月八百元工资,没有任何保障,随后他辞去工作又踏上了求职之路。

  “我想在不同的岗位上锻炼,看到底什么工作适合自己。”小常说。

  今年毕业于兰州大学财会专业的许麟云说,现在想“一签定终身”的人少了,尤其是一些相对走俏的专业,积累点经验再另谋高就很正常。

  记者在对毕业一年至两年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大多数毕业生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并不满意。

  在记者随机调查的50名大学毕业生中,有60%的同学已经结束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还有10%的同学持观望态度,表示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他们也会放弃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而另有30%的同学认为,他们对首份工作比较满意,没有离职的想法。

  80%的受访者表示,当初选择第一份工作时,正值金融危机,工作难找,工资普遍较低,当时认为只要有份工作就行了。20%的受访者是“受家人影响”,找到了较满意的首份工作。

  在已经离开首份工作岗位的受访者中,有九成人认为第一份工作为他们积累了经验、教训及人脉关系,对自己很有帮助;极少数人认为第一份工作完全是“浪费时间”。还有七成左右的人第一份工作干了不满一年就选择跳槽,其主要原因则与“工作环境”“专业不对口”“薪酬待遇”“兴趣”“年轻气盛”等诸多因素相关。

  专家解读,拼实力也拼适应力

  大学生毕业工作没几天就辞职,对于这种现象的时有发生,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熊建军说,刚工作,大学生总有很多憧憬与梦想,希望工作环境好、收入高、有发展前途,希望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际工作。但工作后却发现情况远不是那么回事,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失望,最终选择辞职。在社会这所大学,要不断学习。拼实力的时候还要拼适应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因为不适应,所以很多人选择放弃首份工作。

  当然,责任一定不是单方面的。一些单位的社会责任不够、不讲诚信也是导致跳槽的一个原因。

  作者:文梅 贺岩 崔佩佩 陈倩
(责任编辑:周径偲)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