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山西寿阳有望成大中城市菜园 期待“旱地拔葱”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2010年11月24日10:34

  在刚刚闭幕的上海世博会上,来自我省寿阳县的20万吨 “寿绿”牌茴子白,不但让五洲宾朋品尝到了我省无公害蔬菜的独特清香,也为寿阳县农民带来了人均增加600元以上的蔬菜收入。

  优质菜奏响“一路凯歌”

  寿阳县有 “中国旱地蔬菜之乡”的美誉,生产的蔬菜以低糖多维高钙著称。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寿阳县委、县政府将蔬菜产业作为全县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致力于蔬菜的标准化种植和无公害生产管理,通过行政推动、市场拉动、典型带动、品牌促进的措施,使全县蔬菜产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品质进一步提高。2001年,该县的无公害蔬菜成功注册“寿绿”商标;2003年,寿阳县被国家农业部评为29个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先进县之一,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2005年,“寿绿”蔬菜被国家商务部、国家环保总局等13个部委确定为全国三绿工程蔬菜十大放心品牌之一;2007年,“寿绿”被省工商局认定为省著名商标;2008年,“寿绿”牌茴子白走上北京奥运会餐桌;今年,它成为上海世博会“特邀佳宾”。

  好质量、好品牌,加上政府的正确扶持和引导,有着17.3万农业人口的寿阳县,有80%的家庭种植蔬菜,蔬菜收入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40多万亩,总产量达8亿公斤,总产值3亿多元,人均蔬菜收入1800元左右。由于农业部门一直利用蔬菜项目资金集中采购口感好、品质高的优质新品种,免费发放到蔬菜重点村,全县蔬菜品种结构合理。

  在优惠政策的带动下,寿阳县结合优势农产品基地县建设项目,进一步加大蔬菜基地规模建设,形成了平头、景尚、南燕竹等一批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的蔬菜生产基地,不仅提高了蔬菜的生产效益,而且增强了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今年全县又新规划建设4200余亩设施蔬菜,许多企业家、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利用中央、省有关蔬菜项目资金和县级财政扶持资金开始新建设施蔬菜。同时,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项目、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项目的实施也为全县蔬菜的质量和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正是政府多年来调整产业结构、注重科技培训、培育营销市场和一系列“保姆式”的服务,使得寿阳县的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有机蔬菜,能通过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不但在竞争激烈的全国蔬菜市场上赢得了份额,还登上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大雅之堂”,为我省赢得荣誉,也为当地的蔬菜产业迎来了发展机遇。

  小生产困扰“再展宏图”

  但是不是就此可以认为寿阳县的蔬菜产业永远“万紫千红总是春”呢?肯定不然,因为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寿阳县蔬菜产业还存在一系列与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不太协调的症结。

  首先是全县蔬菜的生产、流通仍处于粗放发展阶段,数量规模惯性增长,质量效益却转变缓慢;大宗菜、低档菜品种多、种植面积大,名特优新品种、高档精细菜覆盖面积小,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有机蔬菜面积占全县蔬菜总种植面积的比重不高,没有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外销品种优势,缺乏市场竞争力。

  其次是种植组织化程度比较低,难以以一定的技术标准进行严格管理、进行产品质量检测,也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进而创出名牌产品;蔬菜产品以分散的方式直接进入市场,增加了交易成本;蔬菜深加工发展与生产扩张不同步,年加工量仅占蔬菜总产量很小一部分,冷冻、储藏能力也较弱;蔬菜加工技术和产品没有突破,蔬菜出售多为粗加工品,精、深加工比例极低,延伸增值能力低,生产效益不高。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少,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与菜农大部分仍停留于一般购销关系或松散的联合层面,尚未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经济共同体。

  蔬菜市场价格瞬息多变,供求矛盾转化快,只有及时地收集、整理、发布产销价格和供求信息,才能实现对蔬菜生产的有效指导。目前寿阳蔬菜产业的市场环境、市场发育程度、流通秩序和信息服务等还不够完善,批发零售市场基础设施仍显落后,市场对生产的引导作用难以充分发挥。菜农由于缺乏供求信息的引导,难以预测蔬菜产销趋势,不仅影响了菜农的经济效益,也造成了生产资料及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前几年因市场信息不灵、销路不畅,西葫芦、卷心菜大面积烂在地里的惨景仍令人记忆犹新。

  全国蔬菜产业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已经形成,食品安全呼声日益高涨,而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势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蔬菜产业的升级。

  为发展走向“无边光景”

  那么寿阳的蔬菜产业又如何能够站在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走上跨越发展的美好前景呢?

  要有一批重视品牌培养、擅长市场营销、能够带领广大群众发展致富的干部队伍,他们能站在更高的层次,以清晰的工作思路,统筹兼顾,使全县蔬菜产业布局更趋合理;他们能积极有序推进土地流转,通过项目实施,带动全县蔬菜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迈进,提高产品竞争力。

  在蔬菜种植面积总体稳定的情况下,还要注重提高单产水平、蔬菜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要充实技术队伍,健全服务体系,加强对菜农的技术培训,培育出现代产业体系下的新型农民;继续加大蔬菜种植技术,特别是设施栽培技术推广力度,扩大设施栽培和反季节蔬菜面积。

  克服重视蔬菜生产而轻视蔬菜加工和流通的思想观念,对蔬菜的生产、加工、销售、检测等实施统一管理,逐步把各个环节按产业化要求连接起来;加快开发蔬菜的后期处理技术,开发生产适销对路的蔬菜加工产品,满足市场需求,促进产品增值、增效,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对蔬菜产业化的指导和支持,争取国家资金扶持,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提高其加工转化增值和带动生产发展的能力。

  重视蔬菜市场体系建设,健全市场网络,加强产地蔬菜市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强与各大中城市联系,建立信息网络,配备功能齐全、传递快捷的信息服务设施,及时向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服务,开展主要蔬菜产销形势的预测预报。在寿阳建立一个规模较大、管理规范的产地市场,将全县及周边需要外运的蔬菜集中筛选、精包装,再发往全国各地,提高产地县蔬菜生产议价权和竞争力,让寿阳真正成为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的菜园子。

  本报通讯员王德光

  

(责任编辑:项劼)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