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宁11月24日电(记者何丰伦)一方面是国务院稳定物价的16条措施刚刚出台,另一方面则是柳州市部分米粉加工厂悄然联手提高米粉售价。这已经是这座城市米粉加工企业近年来第四次提高米粉售价了。
今年1月18日,柳州市多家米粉厂联手抬价的举动刚刚出炉,就被柳州市委市政府强力调控,在短短一星期内把抬升的米粉价格“打回原形”。相关“涨价联盟”背后的“黑手”也逐渐浮出水面,并相继遭受不同程度的法律制裁。
但此轮的涨价方式明显与前一轮不同:米粉生产厂家没有明确下发涨价通知,只是通过电话和口头通知的方式。这使得政府部门在调查过程中面临取证难、证据链形成难等一系列问题。
然而,米粉价格上涨给地方政府如何落实中央稳定物价16条措施敲响了警钟。一方面是中央和地方政府“民生为重”的宗旨始终未改,另一方面则是少数利益群体试图通过涨价来转移自身的“成本压力”,应对“通胀”的举措应该是从宏观大局到中观层面,直至微观的民生细节。 米粉涨价还暴露出少数利益群体收入的“灰色领域”尚未能够切实有效地监管起来。无论是工商部门还是税务部门,无论是质监部门还是价格部门,都还未能建立起“从源头到餐桌”的质量监管、价格监管体系,这是米粉企业“涨价联盟”得以从生产源头“掌控”销售源头的关键所在。
从经济学上说,米粉属于基础性消费食品,适当的价格上涨并不会在老百姓心目中产生剧烈的震荡。但事关老百姓一日三餐的米粉价格上涨,却能够凸显出我们长期以来忽视的价格形成机制监管体系建设问题。
米粉涨价有其自身的规律所在。而地方政府的调控手段、对“涨价联盟”的打击力度,则凸显地方政府的“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真心希望,在新一轮米粉涨价来势汹汹的势头下,已经成功实现对“涨价联盟”打击的柳州市地方党委政府,能够采取更加旗帜鲜明的做法,对米粉涨价背后释放的经济信号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做出应有的举措。
(责任编辑: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