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乌克兰妇女找到失散52年母亲 跨国寻亲半世纪

来源:新华网
2010年11月25日11:06
寻亲者提供的父母结婚时的黑白照片。

  新华网兰州11月25日电(记者宋常青)记者25日从兰州市公安局了解到,经过3天的紧张忙碌后,兰州警方帮助一名寻亲的乌克兰籍妇女在当地找到了失散整整52年的亲人。

  2010年10月25日,兰州警方接到反映,称一位乌克兰籍的中年妇女莉莉亚正在苦苦寻找她失散五十余年的父母。寻亲者只提供了一张父母结婚时的黑白照片和一些简单的情况。母亲名叫霍柳鲍芙尼古拉耶夫娜,生于1934年1月14日,曾当过翻译;父亲中文音译名字叫霍兵(huobing),出生不详。1960年曾在兰州军区一家医院工作,请帮助查寻……

  接到反映后,兰州市公安局局长王幸要求高度重视,充分理解失散亲人的痛苦与不幸,户政等相关业务部门要想方设法帮助寻亲。

  兰州市有330多万人口,要想寻找一个人,如同大海捞针,更何况是一个失散多年的外国人。常规寻亲,一般通过人口信息网查寻,少则十天半个月,多则好几个月。这次是特殊的跨国寻亲,而知道的相关信息却很少,因此查找起来比平常要困难。

  因为在常住人口信息系统库中不存在外国名字,而且“霍柳鲍芙尼古拉耶夫娜”是一长串字的俄国名字,所以,从这个渠道查找根本行不通。民警从民族这一选项进行组合查询,也没有找到符合条件的名字。

  经过仔细分析和认真商量后,兰州市公安局人口信息科的两位民警决定另辟蹊径。因为资料中父亲音译名字叫霍兵。如果从同音字中查找霍兵,也许能有所收获。带着这个思路,循着这个方向,他们又开始紧张有序地忙碌起来。

  当他们把关键字“霍兵”输入查询系统后,不同性别的人出现了上百号人,居住地也很分散,有城关、七里河、永登等地。他们又从出生年龄入手,以1934年前后3年内出生的男性霍兵为重点目标,进行地毯式查找。

  10月26日11时许,在大量的人口信息中,民警筛选出一个家住西固福利区,1927年出生的霍彬,与要查找的人情况比较吻合。此人是大夫,曾在省建职工医院工作。进一步点击详细信息,其配偶名叫马留巴,相片明显有高鼻梁、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特征。而且其国籍为苏联,出生于1934年1月14日。这些信息与寻亲者提供的情况相符。
母女相拥(左二霍丽丽)。秦金宏 古彪 摄

  管段民警立即找到马留巴核实情况,果然,此人正是要寻找的人。不过,那个叫霍彬的老人因为生病,已经于2009年元月去世了。

  马留巴说,她的母亲是乌克兰人,父亲和丈夫霍彬是中国人。1957年,马留巴生下了大女儿,取名霍丽丽。次年,当女儿霍丽丽刚扶着墙走路时,母亲思亲心切,想回乌克兰探亲,便带着年仅一岁的外孙女霍丽丽去了国外。她们原计划在乌克兰住一段日子,再返回中国。临走时,母亲用俄语给马留巴一家留下了地址和联系方式。谁知,双方因故失去联系。

  多年来,马留巴夫妇通过前苏联大使馆写信寻找,通过国际红十字会帮助寻亲,霍彬甚至到乌克兰、俄罗斯去寻找女儿的下落。但是,由于不能提供准确的信息,始终没有结果。1975年小学毕业后,已经17岁的霍丽丽开始一边工作,一边寻亲。她先给中俄大使馆写信,请求给予帮助。然而,由于知道的信息太少了,同样没有结果。

  直到2008年,中俄两国推出一个合作计划,在中央电视台俄语国际频道开办《等着我》节目,搭建一个寻亲平台,专门帮助寻找俄罗斯失散在中国的亲人。计划发布出去后,霍丽丽多方联系,写信寻亲,通过网络联系,发布了相关信息,焦急地等待。没想到两年后,历尽坎坷的她在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如愿找到了亲人,与失散52年的母亲、弟弟和妹妹团圆。
  霍丽丽(右一)祭奠已故父亲。
  马留巴一家送上锦旗。
马老太太细看寻亲资料。

  
(责任编辑:赵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