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电池婆婆”成社区浮雕 曾收3万节废电池(图)

来源:重庆商报
2010年11月26日02:35

  本报讯(记者 张樟)这两天,渝北区龙溪街道松树桥社区的居民们惊讶地发现,在柳荫街51号附近新建的几堵“文化墙”上,除了古今中外的名人,有4幅人物浮雕像竟是自己身边的“小巷名人”,让大家倍感亲切。

  墙上浮雕像竟是熟人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柳荫街51号,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堵巨大的浮雕墙,墙中心刻着“仁、德、孝、义”4个大字,周围则是孔子、孔融等一些能诠释这4个字内涵的传奇名人的浮雕像。在这面墙的一侧,还有4堵约两三平方米的小墙,每堵墙上也有一个人物浮雕头像,一旁刻有对浮雕人物的文字介绍,4个人物分别叫史远文、胡全葵、符爱浓、余明芳。

  他们是什么人?咋被刻成了浮雕像?

  正在此时,两位刚买完菜的老婆婆路过此处,墙上的人物雕像引起了两人的好奇。

  “这不就是住在我家楼下的符大妈吗?我们还经常一起锻炼身体。”其中一位婆婆指着第三幅画像惊讶地说道。她向记者介绍,自己姓万,住在离这里不足100米远的红石路88号3栋4楼,而浮雕像中的这位“符爱浓”,就住在该栋楼的2楼。“这个"余明芳"我也认得到。怎么都是些熟人哦?”随后,万婆婆又指着第四幅画像自豪地说道。

  “电池婆婆”笑称雕像年轻

  “我们社区没人不认识符大妈,她本来就是名人嘛!该上榜!”据松树桥社区工作人员郭女士介绍,从2001年开始,符爱浓每天不管走到哪里,都要捡别人扔在地上的废电池,至今从未间断。目前,她已陆续把3万多节废电池转交给街道环保站处理,她的事迹被全国多家媒体报道,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电池婆婆”。

  随后,记者找到了正在附近锻炼身体的符爱浓,75岁的她头发花白,却显得精神十足。符婆婆和记者一起来到浮雕像前,看着自己的浮雕像,符婆婆笑着说:“脸嘴还是刻得很像,就是太年轻了!”

  “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符爱浓说,现在自己成了榜样,就更要坚持做好事!她已经请人把自己数十年的人生经历,帮忙整理成了一本小书,希望作为“传家宝”,留给子孙后代。

  另外三人也是“小巷明星”

  “其实其他三人在我们街道,甚至是在渝北区,都可以说是明星。”龙溪街道办工作人员唐女士说,史远文常年坚持照顾社区里一位高位截瘫的病人;胡全葵对人真诚,作为邻里的她总是“有忙必帮”,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她忙碌的身影,而且一直照顾社区90多岁的孤寡老人朱德英;而余明芳热情投身城市管理志愿者服务,积极组建夕阳红义务服务队,常与老人聊天、谈心以及照顾生病的独居老人,被评为渝北区首届道德模范。

  唐女士说,他们的好人好事也被一些媒体报道过,虽然4人都是龙溪街道辖区内普通的社区居民,但在社区里,他们都小有名气,算是“小巷明星”。

  “没想到我一大把年纪了还能够当"明星"。”对于自己的像被刻上了墙,余明芳开心地说,她本以为浮雕像都是雕刻一些古今名人的,没想到自己也能上榜,今后将尽量给大家做好榜样。

  各方评价

  居民:熟人上墙很亲切

  “看到浮雕上的熟人,我们感觉很亲切。”家住松树桥社区的李老汉说,他才看到这几堵“文化墙”时,并没有在意,以为都是些历史名人,但仔细一看,原来墙上的4位“小巷明星”,其中有3人都是自己的熟人,就有了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这两天来,李老汉每天来这里锻炼,都会看看浮雕。

  “这种方式很好。”家住花卉西路社区的刘女士说,她昨天经过柳荫路时无意中发现了这几堵墙,她认为这样的方式更能激发大家去做好人好事。“好光荣哦。”刘女士说,今后自己也要多做好人好事,说不定哪天也能上“文化墙”。

  街道:身边榜样更能感染人

  据龙溪街道办主任黄梅介绍,本次龙溪街道在辖区内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从8月份开始,在社区背街小巷打造“文化墙”,计划在辖区内分4个点建70堵“文化墙”,分为“仁德孝义”、“文明礼仪”、“健康”、“安全”4个主题。现在建成的只是“仁德孝义”一个点,剩下的工程将在12月中旬完成。

  黄梅说,选择“小巷名人”作浮雕像,主要是考虑到身边人的榜样力量更能感染人,更能打造出社区的文化氛围。

  黄梅说,“名人”的选择标准是,对社区的建设和发展作出过贡献、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省市媒体予以报道了的人物。本次上榜的名人都是和“仁德孝义”的主题有关,下一步,社区还将在以“健康”为主题的文化墙上,刻上4名在体育活动方面有一定贡献的社区居民的头像。

  作者:张樟

(责任编辑:周径偲)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