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沈阳日报

推进污水余热供暖技术

来源:沈阳日报
2010年11月26日06:54
  提案人:市政协委员李茂林

  在推进生态城市建设中,沈阳市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5个污水处理厂相继开工建设。随着节能、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深度发展,污水余热供暖技术在沈阳市应运而生。建议政府要加大支持和扶持力度,使这一新技术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利用,造福社会,造福百姓。

  污水余热供暖是一项高效、节能的新技术,欧洲等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就采用了这一新技术,我国天津、青岛等城市也在几年前采用了这一供暖方式,都取得了良好效果,沈阳市去年只在几家污水处理厂厂区内等局部地区使用。

  污水余热供暖的发展前景可观。沈阳市现有的25家污水处理厂是推广和利用这一新技术的最佳平台,卫工明渠、卫工暗渠、南运河、北运河又为这一新技术的规模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条件。污水余热供暖可为沈阳市有条件的机关、厂矿、学校提供服务,可作为城市联片集中供暖、水源热泵供暖的补充,丰富沈阳市的供暖方式,缓解全市的供暖供需矛盾。

  建议应在沈阳市大力推进污水余热供暖这一新技术,并在环境适宜、条件允许、施工便利的地区先期进行;在政策上给予积极引导,可借鉴政府推广水源热泵供暖的办法,给予支持和扶持;采取积极的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调动供、需双方的积极性;加强可再生资源开发的能力建设,强化技术研发、技术咨询的科研工作,不断完善污水余热供暖这一新技术。

  大力发展新能源供暖

  提案人:市政协委员哈凤霞

  我国“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环保目标,到2010年要使重点区域和城市环境得到改善,其约束性指标是:单位能耗要下降20%,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10%。沈阳市也应建成蓝天碧水、青山绿地的符合环保的和谐城市,任务紧迫。

  广州在2006年就已经购买1千万吨澳大利亚天然气,海运输往广州、深圳、东莞、佛山、香港等地的五个电厂,装机容量达90万千瓦,标志着广州已正式迈入了使用清洁能源的新时代。6年后,昆明95%的城市建筑将用太阳能供热系统,其城镇普及率达到70%,农村普及率达到35%。太阳能产业总产值超过200亿元。

  沈阳市供暖期长达5个月,至今为锅炉燃烧式,尽管采取过一些措施,但仍排放大量污染物,影响市民身体健康和环境达标,已落后于其他较先进的城市。像用电、用水一样,取暖也要采用计表式,这会受到人们的热情接纳。现代家庭居住面积较大,人口又较少,可关闭不使用的房间供暖阀门,旅游或外出也可关闭总阀门停止供暖。尤其是供暖超量问题值得关注,一些家庭开窗调温,造成能源大量浪费。

  建议沈阳市环保部门积极依托国家相关产业,发展沈阳市太阳能产业;引入鄂尔多斯天然气;沈阳市取暖一户一阀,安装流量表。经测算,以上方式既方便人们取暖,又节约家庭资金,还可节约近1/3城市供暖能源,切实可行。本报记者 肖春苹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