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涨了,食宿却要自理
贵阳餐企潜规则让职工高兴不起来
职工更愿意选择既涨工资又有好福利的企业去工作
本报贵阳11月25日电 (记者 赵福中) “比起涨工资,我们觉得包吃住更重要。”这是来自贵阳餐饮企业员工的呼声。从10月1日起,贵州省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标准执行一个多月,记者对贵阳部分刚达到最低标准的行业进行跟踪采访,发现这些行业有了新“行规”——工资涨了,却不再包吃住。
贵州省新执行的最低工资标准是:一类区每月830元;二类区每月730元;三类区每月650元。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一类区每小时8元;二类区每小时7元;三类区每小时6元。
“工资从上个月开始涨到850元,但是吃住不包了,每月要交250元吃住费用,所以拿到手上的还是600元。” 在贵阳一家小餐馆,一位店员告诉记者。
对于包吃住的问题,一家粉面店的老板介绍说,服务员以前月工资是650元包吃住,执行新的最低工资标准后,他特意到劳动部门咨询,得知包吃住不能算在工资里,因此从10月份就将服务员工资调整为900元,不再包吃住。如需要提供吃住,则要交一些费用。
老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店里共8位员工,每月给他们租房费用是1300元,以现在的物价来说,8人吃饭费用近3000元。算下来,一月吃住开销4000多元,人均500元,这样一来,他开出的工资早就远远高于最低工资标准。现在,服务员每月只需交200元,吃住还和以前一样。这样做既不违规,大家也都不吃亏。老板透露,像他们这样的小店,基本上都是这样做的。记者随后到多家小餐饮店了解,证实了这一说法。
在贵阳的人才市场上,记者调查发现,稍大规模的餐饮企业招聘服务员职位,月工资都在1000元~1500元之间,虽然这些工资已远远超过最低工资标准,但采访到的多数求职者表示愿意招聘企业有“包吃住”的条件。
不少接受采访的求职者认为:“现在吃饭和住宿的开销太贵了,能找个包吃住的单位会省去许多麻烦。” 甚至有的表示,在求职中,不同公司的同类职位,他甘愿选择待遇稍差但包吃住的单位。
眼下,物价上涨让众多求职者感受到了压力。在贵州各大招聘会上,凡福利好的企业都成了“香饽饽”。 在贵州师范大学校园内举办的招聘会上,一家单位因为打出为员工发放“防暑取暖费”,而受到求职者热捧。某证券贵阳营业部招聘销售代表30名,除了有基本工资外,特别注明,劳保(社保、医保、公积金)+业务提成+绩效奖+员工福利(误餐费、交通通讯补助、过节费、生日费、防暑降温费、冬季取暖补贴等)。由于福利待遇丰厚,吸引大量求职者。
对于部分餐饮企业的潜规则 ,一家企业负责人认为,做生意不论大小,都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涨工资和好生意,这样的良性循环是每个企业都需要的”。他几年来经营企业的最大体会是:只有善待员工,企业才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