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寅
“孩子已经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可是到现在还没找到适合的地方。”“想上个好点的幼儿园,真难!”这些都是众多幼儿家长们时常念叨的话题。25日,记者在教育部的网站上看到,为了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入园难”问题,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要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坚决查处幼儿园乱收费现象。
幼儿园每月收费至少千元
近段时间,市民连连向记者反映,幼儿园涨价太快,每月至少要1000元钱。据记者了解,现在市内的幼儿园的基础管理费每年大约在1万元左右,而这1万元可能还是普通的双语班。现在大部分幼儿园都有国际班,有外教老师教学。这样的班每年收费要在1.6万元左右,这还只是基础管理费,不包括伙食、教材书本、课外班等费用。
记者曾经在高新区、经开区的几所幼儿园采访时发现,这几家幼儿园的管理费从去年每月500元至700元,涨到了现在每月1200元到1600元左右。而对于今年的涨价,许多幼儿园都在执行“新孩新标准,旧孩旧标准”的收费行规。涨价只针对于新入园的孩子,原来就学园内的孩子收费情况保持不变。
明年将出台幼儿园收费办法
近日,记者在教育部的网站上看到《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指出,要以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加大政府投入,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幼儿园。不得用政府投入建设超标准、高收费的幼儿园。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育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资源,优先改建成幼儿园。鼓励优质公办幼儿园举办分园或合作办园。制定优惠政策,支持街道、农村集体举办幼儿园。同时,还要通过保证合理用地、减免税费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办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
另外,记者了解到,为了规范幼儿园收费管理。国家有关部门明年将出台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省级有关部门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办园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按照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合理分担教育成本的原则,制订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加强民办幼儿园收费管理,完善备案程序,加强分类指导。幼儿园实行收费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加强收费监管,坚决查处乱收费。
我市还未出台相关政策
针对国务院对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内容,记者采访了市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我省还未下发有关文件,关于我市幼儿园的相关政策也有待出台。
新闻快评
退而求其“中”
按说,小小孩子进个幼儿园,应该不是啥比考清华、北大还难的事儿,但许多家长恰恰是卡在这儿了。
卡壳的原因,还不仅仅是幼儿园多少的问题,与其说是“入园难”,不如说是“选择难”、入不起——我们小区里、街巷中,幼儿园还少吗?但不幸的是,这些园走两个极端者居多:极端之一是“简陋版”,摆几张小课桌、弄一堆小玩具,站一位老太太,就开业大吉了,就算一个“园子”了。一进屋,一股刺鼻的馊巴味儿能熏人个趔趄。这类幼儿园的开办者,其初衷就不是搞幼儿教育,而是拉扯孩子赚“保姆费”。极端之二是“豪华版”,有的幼儿园修得比星级宾馆还金碧辉煌,价格高得能捅破青天。一高一低两大极端,一个条件会熏跑人,一个价格会吓跑人,所以生源都不可能太好。而软硬条件还可以,价格又适中的幼儿园,却是寥若晨星、凤毛麟角了,众里寻她千百度,也不见此类园子俏立灯火阑珊处。因此说,目前我国的幼儿园教育,与飞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呈现了逆差发展——比二十多年前,普遍水平反而降低了。
所以,“入园难”实则是选择难,家长痛苦啊。痛苦的根源之一,还在于很大一部分家长已经被“精英教育”洗脑了。君不见,我们的“精英教育”理念已呈黄河倒灌之势从大学“反哺”到幼儿园了吗?打着“早教专家”旗号的众商家,都有一个共识——从娃娃抓起,孩子的钱好赚。想发“娃娃财”,必先拿下家长。于是,一张张类似非法传销理念宣传单飞到了家长的手中。里面充斥着造神运动一样的主张——以俺的无敌神功,为您打造一个神童!可怕的是,这种游说竟然俘虏了很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心,吃药一样铁了心就是累吐血也要把孩子往“好”幼儿园送。其实,孩子成年后,不一定是警察还是罪犯(反正这两种社会角色都得有人来干,不然社会分工就不平衡了),但有的家长就是一厢情愿的以为自己的孩子未来一定是市长。这种心理状态的家长,不可能不痛苦,这种教育语境下的中国幼教大计,不可能不出现所谓的“入园难”。
其实,就我们现在一个孩子每月往幼儿园“捐”一千多元的花销幅度,已经不低了。以长春市为例,一千多元,几乎是一个家长的月工资收入啊,在“家庭经济蛋糕”里绝对是比例挺大的一块啊!
国家要定价幼儿园收费,当然是好事。重要的是要掐头去尾留中间,坚决取缔不够办班资质的“简陋版”,停批高高在上的“豪华版”,而鼓励多办条件适中、收费适中的“大众版”。只有让“中间水平”“中间价格”的幼儿园成为大多数、主流,我们国民的孩子才能接受相对平等的教育。退而求其“中”,就像躬身埋头在水田里插稻子秧苗的过程,农夫的双脚看似在退步,实则劳作效果是在进步——幼教大计同此理,不要喊口号,别玩花架子,务实一点儿最好。
(本报评论员 王者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