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头盖骨-195.8℃保存20年 仍有200余块无人要(图)

来源:青岛新闻网
2010年11月29日11:06


  因为严重脑出血,为了救命医生不得不取下患者的一块头盖骨,暂时保存在青医附院低温医学科,等待病情稳定后再重新放上去。但20年过去了,患者早已经联系不上,头盖骨被主人遗弃了。11月26日,记者采访了解到 ,像这种主人已经不要或者联系不上主人的颅骨大概还有200多块。

  掀起的头盖骨怎么能保存20多年?它得经过什么处理?记者探访山东省唯一一家综合人体组织库,

  -195.8℃下,卵巢、血管、心脏瓣膜、头盖骨等全部处在“冬眠”状态,等待需要它的人将它“唤醒”。这里无关人员不能随意进入,上面挂着牌子:组织库。

  疑问

  一块头盖骨保存20年这是干啥呢

  进入神秘的组织库之前,低温医学科主任教授王沛涛博士还在整理材料,上面记载着从1990年组织库正式成立到现在,各种组织的使用情况。

  一块头盖骨保存了20年

  “最近我们还在郁闷,有的人把头盖骨放这就不要了怎么办?”王沛涛所说的这位患者是20年前将头盖骨保存过来的,那一年组织库刚成立 。送过来的头盖骨大概有巴掌大小。

  “我还记得当时这个患者大概40多岁,有严重脑出血,颅内压太高,为了保命医生不得不进行开颅手术,将头盖骨给我们送过来保存,等病情稳定后再取走。可这一等就是20年啊。之前每隔一段时间还跟他联系,问他什么时候来取,后来有一次工作人员打电话过去,那边说算了、不要了,头盖骨放那吧。从那之后再也联系不上了。”

  就这样,20年前的头盖骨倒让大家犯了愁,“别人的头盖骨,让我们怎么办?”

  “如果不要颅骨,患者会怎么样?”

  王沛涛解释:“那就会出现半脑人 ,开颅手术是先把头皮揭起来再进行的,时间长了,缺损的地方会凹陷下去。”

  前段时间,网络上报道的“半脑囚犯”就是属于这种情况。

  还有200多块“没人要”

  除了这个已经保存20年的头盖骨被“遗弃”,王沛涛说:“其实在这个组织库中,大概有一成多的头盖骨主人确认不要或者已经联系不上。到目前为止,大概还有200多块没人要呢。保存在这里的颅骨来自很多地方,有市区的,也有胶州、即墨的,还有莱州、高密等地的,很多地方的都有。这些也给联系造成很大难度。”

  如果时间太长怎么办?王沛涛说:“其实颅骨的最佳保存时间是5年。而且因为保存空间非常有限,所以我们不得不把那些被‘遗弃’的头盖骨进行简单处理,但这样保存效果就不是很好了。”

  “之前我们已经处理过一批,只能把这些头盖骨当成医疗垃圾焚烧掉,但长期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王沛涛收起记录本。

  探访

  保存在什么地方怎么能保存20年

  开颅后的头盖骨怎么会保存20年?它保存在什么地方?王沛涛往对面一指,“就在那,人体组织库。除了头盖骨,那里面还有血管、皮肤、角膜、卵巢呢。”

  -195.8℃的液氮存储罐

  不起眼的一间房间,隔着玻璃里面什么都看不见。王沛涛打开门:“进来看看吧,组织都在这些罐子里呢。”侧着身子露出头往里瞅了眼,二十几个大罐子摆在屋里,旁边还有一些仪器。王沛涛笑了笑:“没那么吓人,这些是液氮罐,里面的温度是-195.8℃,我们差不多每周就要往里添加一些维持温度恒定的液氮,才可以让这些组织长期处在冬眠状态 ,最大程度保持生物活性。”

  记者走进房间发现每个罐子上都写着大大的两个字“科研”,在上面则挂了几个小牌子“精子”、“角膜”、“皮肤”还有“颅骨”。“之前我们还保存过甲状腺、胰岛细胞、视网膜等,很多人体细胞组织都能放。”

  王沛涛随意掀开一个液氮罐,里面马上出来团团雾气,“再往里就不能让你看了,否则会影响到它们的。”记者一看上面的标识,这里面保存着血管。

  据了解,1990年,青医附院低温冷冻室被正式批准为组织库 ,可以保存各种人体组织。到目前为止,20多个液氮罐中已经保存着700多个组织。

  来到组织库先要“闯几关”

  液氮罐旁边放着各种仪器设备,这些都是处理组织的工具,别看这些组织都静静地躺在液氮罐里,其实在之前可是“饱经风霜”的。王沛涛简单介绍了处理过程:

  “器官组织要在无菌的条件下送过来,之后我们按照程序先清洗再拿专门的药水浸泡,最重要的是加上低温保护剂,没有这种东西,再充足的液氮也没用。”

  在众多器官组织中,皮肤的处理最麻烦:“直接点说,皮肤送过来后上面还带着脂肪肌肉组织的,经过清洗、浸泡后用专门的取皮机,取出薄薄的一层,大概0.3~0.4毫米,放在太阳光下是层发红的薄膜。之后再对薄膜进行处理保存。”

  有的器官组织处理要费好几天甚至更长时间。

  逐步降温最后才进液氮罐

  做完这些后就能把它们直接放入液氮罐了吗?王沛涛摇摇头:“哪能那么简单,液氮罐里面的温度-195.8℃,一下放进去什么组织都破坏掉了,得经过程序降温,而且每种组织的降温速率也不一样。”

  王沛涛指了指桌面上的一台机器:“那是低温冷冻仪,所有器官和组织细胞都得到那磨炼一番,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慢慢降温,通过降温仪慢慢掌控温度和速率。等到程序降温的温度跟液氮罐中的温度相差不大,组织已经适应了这种环境时,才能顺利进入液氮罐中,这个过程起码得半个多小时。之后就不会再轻易把它们拿出来了。”

  都是什么人留下的冰冻后的组织怎么用

  20多个液氮罐,700多件器官组织,除了一段时间补充一次液氮外,它们只能安稳地呆在 -195.8℃的极寒世界中,任何人不得打扰。但它们都是从哪来的?将来要怎么用?王沛涛举了几个具体事例。

  从批准成立这个组织库,各种器官组织就开始源源不断地过来报到。它们的主人都是些什么人?王沛涛说:“比如颅骨的主人主要有两

  种:出车祸或者是得了严重脑出血,不得不做开颅手术的,将颅骨保存过来。还有的则是属于自己捐献的,比如心脏瓣膜等。”

  除了这些还有一部分人是因为自己得了某种疾病,目前难以治疗,只能暂时将组织存起来,等医疗水平发达了再治疗。比如卵巢。“有位20多岁的女患者查出卵巢疾病,必须做化疗,但化疗意味着她就会失去生育能力。怎么办?患者就可以先把卵巢冰冻起来,等到有不伤害卵巢的新方法后再进行治疗。之前我们保存过的甲状腺和胰岛细胞也属于这种情况。”

  进入液氮罐,这些器官组织要“几经磨难”。想要出来见主人也不容易,放在水浴箱里洗个澡,温度逐渐恢复到常温,使用之前还要检查生物活性。但王沛涛解释:“冷冻之后的组织有些是没有自己生长能力的,但基本功能还都在。比如颅骨,回到之前的位置后,可以刺激旁边的颅骨组织慢慢长过来,长得更快。”

  事例一

  取下头盖骨分三次又补上

  患者45岁,两年前出车祸造成严重的颅脑外伤,当时检查发现他的颅骨已经被撞碎,医生总共取下来3块颅骨。送过来后,我们经过处理进行了保存。根据病情,这些年他分3次将颅骨植了回去。因为如果一次3块都安回去,不利于骨头的融合。受伤后,3个月时装了第一块、一年时装了第二块,又等了一年,将最后一块植了回去。

  装回去的过程很复杂吗?王沛涛解释:“颅骨回去的过程并不是特别复杂,钻几个小眼穿上线,就跟缝衣服一样固定在一起。时间长了,就会长在一起了。”

  采访时恰好遇上市民牛先生来取家人的颅骨,牛先生在外面等候:“车祸,救了几天不行了,我把骨头取回去,跟人一块烧了吧。”

  事例二

  6岁娃换上20岁小伙子的心脏瓣膜

  法洛氏四联症,对于孩子来说,这是先天性心脏病中最严重的一种疾病之一,孩子会因为长期缺氧,嘴唇、手指等呈现深紫色。而这位6岁的患儿果果(化名),除了法洛氏四联症还有房间隔缺损,严重的心脏病随时威胁着果果的生命。最好的办法就是能为果果直接换个心脏瓣膜。

  “这种血管和心脏瓣膜的供体本来就非常少,知道果果情况后我们赶紧查供体库,查到在两个月前,一位 20岁的小伙子因为其他疾病无法救治,孩子的母亲决定把血管和心脏瓣膜捐献出来,能救更多人。一周前,果果接受心脏手术,顺利换上20岁小伙子的心脏瓣膜。”

  王沛涛解释:“如果没有这位捐献者的心脏瓣膜,果果只能用人工心脏瓣膜,跟人工的相比,它的弹性、功能和结构更适合果果使用。”

  事例三

  皮肤怎么用?它是烧伤患者的护肤材料

  只有0.2毫米厚的皮肤能重新生长吗?王沛涛依然摇头:“但它却是烧伤患者最佳短期替代品,在新皮肤重新长出来前,能替代皮肤的所有功能,有弹性、有透气性、保湿保水还能抵制细菌进入。”

  也是在去年,一位 27岁的姑娘全身70% 烧伤,两条胳膊体无完肤,鲜红的肉露在外面。长期下去患者会引发感染威胁生命,烧伤科医生赶紧申请了组织库的皮肤。

  “皮肤供体非常少,我们查了资料,为了救人只能把保存了两年的皮肤拿出来 ,检验生物活性不错,赶紧给患者用上了。”王沛涛说,“这属于同类异体皮肤,覆盖在患者烧伤部位能起到最好的保护作用。但因为只有一般生物活性,不会再重新生长,这段时间皮肤颜色会发生变化,从之前的粉色逐渐变深。其实,它的任务就是,在新皮肤长出来之前保护创面不受感染。也是烧伤患者最好的短期替代品。”

  展望

  尝试冷冻器官和卵子供需矛盾还很突出

  不管是皮肤还是颅骨或者角膜,严格意义来讲都要通称为组织,它们的冷冻方法都不一样。所以提到之后的冷冻组织库方向时,王沛涛说:“下一步的目标是冷冻器官、卵子和胚胎。相比较单纯的组织,这些器官更难。比如卵子,不能用程序降温一步步做,而是用玻璃化技术,瞬间迅速将卵子变成玻璃化的固体。而且在重新启用时,还得掌控好温度不能破坏卵子的

  功能。再比如器官,每种器官里面的组织系统非常复杂,就怕顾了这头却把那头忽略了。”

  同样的道理,王沛涛坦言:“很多人所说的冷冻人体,之后再复活,以目前的技术很难达到。人体中各种器官,每种器官的降温方法不同 、器官内组织的降温方法也不同。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对所有器官实施同一种降温方法。”

  青医附院的组织库已经发展 20年,现在冷冻技术发展也越来越多。冷冻组织、器官方面的问题和矛盾日渐突出。

  之前很少有人知道有这项技术,来存的人很少。现在几乎每天都有人来咨询或者存,相比较需求量,供体越来越少。“供需矛盾确实很突出,患者用之前必须先预约,直到有合适的供体才行。”

  另外,随着各种冷冻技术的发展 ,冷冻组织的地方也越来越多,但都分布比较单一和松散。比如,专门做角膜的自己设个角膜库,专门做骨科的自己存骨头。“从全国来讲,这个市场并没有很好被重视起来,真正有资质的组织库并不多。”

  前段时间,王沛涛刚学习了国外的组织库,看后自己感触特别多:“我们之间最大的差别是在管理上,他们有个专门的协会,有套完善的管理系统。在整个区域内,供体可以相互使用。”

  和器官移植一样,组织库的发展也需要一套完整的管理系统。“我们也盼着应该出台相应的措施支持和保障组织库的发展。”(文/记者 宫岩 图/记者 李隽辉)

  相关新闻

  他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冷冻人

  从专业眼光看,冷冻手术并非新兴技术,早在现代心脏外科最初的探索阶段就已出现。不过真正的冷冻人确实存在。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贝德福德博士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1967年1月12日,他因肾癌肺转移去世,几小时后,他的遗体就被当时的加州人体冷冻协会会长纳尔森等人冷冻。如今,贝德福德依旧被贮存在“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提供人体冷冻服务的机构,等待有朝一日复活。想用冷冻遗体的方法逃脱死亡的人不止贝德福德。迄今,约有200人被冻成冰棍,另有千余活人签署了冷冻协议。

  据《瞭望东方周刊》

  相关链接

  断指养在肚子里

  指头断了要赶紧冰起来及时送到医院,401医院手外科主任刘亚平说:“冷冻技术有很大的局限性,细胞组织不能太大,而且还要有一定的穿透力和速率,否则会破坏细胞活性。所以,断掉的指头是不能冷冻起来的。”

  对于有些表皮已经被磨损的断指来说,不能马上跟手指缝合在一起,需要在肚皮里“寄养”一段时间。对于这个,刘亚平形象地介绍:“那些伤害较重的手指,表皮没有了适合皮肤生长的土壤,不能马上植皮。把它种在或者直接埋在肚皮里,是想通过肚皮里的血管来营养骨头,当土壤合适后再拿出来植皮,重新回到原位。”(记者 宫岩)

(责任编辑:news7)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