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长春艾滋病例增加150例 九成患者因性感染(图)

来源:城市晚报
2010年11月30日01:53
/因为父亲患有艾滋病,龙龙被多家幼儿园拒收/
/因为父亲患有艾滋病,龙龙被多家幼儿园拒收/

  今年长春艾滋病新发病例150多例,是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从收治的50人看——

  90%艾滋病人因性感染 男同性恋染艾比率高

  ■记者 李靖 实习生 黄宝龙/报道

  本报讯 “从来不敢奢望有人来看望我们,没想到今天还能得到这样的礼遇。有政府的关心,我们有了信心。”昨日,长春市卫生局、民政局和慈善会的相关领导带着水果和救助金看望艾滋病感染者时,一位男患者感动地说。长春市疾控中心党委开展了“疾控党员情系红丝带大走访行动”,分别到长春、九台、农安等地,为艾滋病患者及家属送去米、面、油和救助金等。

  收治50名患者

  90%是因性感染

  据长春市传染病院传染科副主任李锦介绍,目前,该院艾滋病患者收容量呈逐年递增趋势。该院在2005年建科时,整整一年只收治了8位患者,今年到现在已经收治50位病人。从患者年龄段来说,以前收治的患者多是年长者,而最近几年各个年龄段的患者都有,最小的患者只有8岁,是一个小女孩,是母婴传播。

  从传播途径来看,2005年以前的患者大多数是通过血液途径被感染上艾滋病,而从今年收治的50名患者来看,90%以上是性传播而被感染,而同性恋传播占多数。

  早发现早治疗

  艾滋病能控制

  记者了解到,在该院治疗的几位艾滋病患者的身体状况比较好。从农安来的一位患者病情较轻,今年8月份检查出来后立即入院治疗,病情得到明显控制。另一位在1989年检查出患有艾滋病的患者,经过规范和定期治疗,目前身体状况也很好。“生命延长了20年了,如果能够继续配合医生治疗,寿命还会继续延长下去。”医生说。

  据了解,现在国家对艾滋病人有个非常好的制度:“四免一关怀”,患者看病都是免费,而且早发现早治疗后,经过感染控制,不仅生命得到延长,生活质量也得到很大提高,很多病人看到了希望。

  今年长春艾滋病人

  增长速度最快

  长春市卫生局局长齐国华说,长春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在国内走在前列,已经建立起很完整的艾滋病服务转接系统。今年长春市新发病例是150多例,是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形势严峻。其中低年龄段患者增多,直接发病病人多。

  男男之间性行为

  传染艾滋比率高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之一是血液传播,自从输血、采血规范后,血液传播艾滋病已经极少了。

  另一个传播途径是母婴传播,长春市曾经检测出3位怀孕女子感染了艾滋病毒,并成功阻断。希望妇女在怀孕前做个检测,到各地疾控部门都可以享受免费检测。

  目前,男男群体之间因性传播艾滋病的比率非常高,艾滋病防治专家说,因为肛交是传播艾滋病几率特别高的途径。让人痛心的是,长春有一位18岁的高中学生是男男,被感染上了艾滋病。现在,大学生群体感染艾滋的比率也逐年升高,所以,今年全国开展的艾滋病宣传走入了大学校园。

  从预防艾滋病角度来说,检点自己的性行为,不要到色情场所偷欢,要保护好自己,佩戴安全套。

  记者探访<<<

  艾滋病人老强:

  20年隐瞒只为有尊严地活

  ■记者 李靖 实习生 黄宝龙/报道 钱文波/摄

  “你们千万不能把我的照片发出去,要是让别人知道,我真是活不了了!”这是每一个艾滋感染者的心声。他们怕,怕世人冷漠、歧视的目光,怕别人背后的议论,怕被别人指指点点……今年12月1日是第23个世界艾滋病日,为了艾滋病反歧视,顾长卫拍摄了纪录片《在一起》,片中三位艾滋感染者首次拨开面纱直面观众。可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艾滋感染者能这么勇敢地站出来,害怕亲人受到歧视,他们给自己蒙上一层厚厚的面纱。

  [艾滋病人老王]

  怕受歧视 他隐藏自己

  老王,农安人。今年8月被检查出感染了艾滋。拿到检验结果,40岁的老王一心要寻死,不是怕病痛的折磨,而是怕被村里人的唾液淹死,更不想亲人和孩子受到歧视。可是看着整夜看着他的媳妇和满脸阳光的儿子,他真的不舍。但是,从此后,他不敢像以前那样和村里人坐在一起聊天,也不主动帮办事的人家干活了,他必须躲起来,把自己遮盖起来。

  治疗过程中,老王知道好多艾滋病人经过科学治疗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也能劳动,寿命也和常人一样,而且政府还给予更多的救助政策,他又有了一点信心。

  老王说,他回到村里打死都不会说感染了艾滋,只说得了某种传染病,还要活下去,为了上高中的儿子。

  [艾滋病人老强]

  隐瞒是为了有尊严地活

  老强被感染上艾滋已有20年了,从1990年到现在,隔个三年五年,他就要到医院治疗,这些年,他觉得自己活得特别累,是心累。20年来,他和家人从不敢向外人透露半个字,大家知道的,就是他得了肺结核。

  “没有办法,我不想骗人,可是我若说出去了,就没有活下去的空间了。”老强说,别说同村人,就是亲朋都不能理解他,都不会到他家里去的,他们会失去一切。所以,只能隐瞒。不仅是为了自己有尊严地活着,更为了家人能够有尊严地生活。

  [艾滋病人小红]

  孩子上学 多所学校拒收

  散下头发,戴着大口罩,小红(化名)来到长春市疾控中心领取救助金和生活用品。她不愿意说一句话。记者了解到,她丈夫因为艾滋病已经死亡,她也被丈夫感染了,好在孩子没被感染。

  虽然患上艾滋病后政府给她和孩子办理了低保,但这根本不够她供孩子上学的费用,她得出去打工赚钱。她不能暴露自己的病情,更不能让这个消息传出,所以,她在认为危险的地方,都用口罩将自己遮挡好,只为能有个养家糊口的工作。她的孩子上高中时也遇到了麻烦,很多学校都不收,长春市卫生局疾控处的王宪华处长多次联系,才使孩子上了高中。

  [艾滋病人老李]

  连亲戚都疏远、歧视他们

  九台的老李是个坚强的人,6年前他患上了艾滋病,妻子和孩子并没有被传染,于是坦诚地说了出来。从此后,村里人不再愿意和他接触,甚至都不愿意和他说话,就连亲戚都疏远、歧视他们。

  老李成了“祥林嫂”,见人就说艾滋病的三种传播途径,说话、吃饭、握手、拥抱都不会传染给别人的。但是境况并没有扭转,因为被歧视,他妻子还遭到亲戚的毒打。

  因为大家都知道老李是艾滋病人,他的孩子龙龙(化名)上幼儿园多次被拒。直到现在,龙龙5岁了,一直没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上幼儿园。

  眼看孩子要上小学了,老李的妻子去了离家近的各所小学,没有学校愿意接收。疾控处王宪华处长和疾控中心的范明主任多次协调帮助,终于有学校口头答应接收龙龙了。

  [呼吁]

  了解艾滋病 消除歧视

  其实艾滋病和乙肝、肺结核等传染病一样,都是被病毒感染的一种疾病,而且它的传播并不广泛,一般人都不会被感染,希望大家消除对艾滋感染者和艾滋病人的歧视。顾长卫拍摄的纪录片《在一起》,3位艾滋感染者勇敢出镜,没用遮挡。他们就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艾滋病,消除歧视,真诚地面对他们。

  “关艾”计划<<<

  中国-默沙东艾滋病合作项目启动

  千名艾滋病治疗医生将获免费培训

  在第23个世界艾滋病日来临之际,由卫生部发起、默沙东中国独家赞助支持的“关艾”计划——艾滋病治疗医生教育项目,在北京正式启动,将持续1年为全国近千名艾滋病治疗医生进行免费培训。有关专家表示,艾滋病患者面临因免疫缺失而导致结核病或肝病等合并病症高发的现状,是目前普遍的治疗难题,项目旨在促进中国基层医生规范治疗技术、合理用药。

  (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侯俊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