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艾滋病疫情上升幅度减缓 性传播成主要传播途径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0年11月30日04:43

  艾滋病疫情上升幅度减缓

  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男性同性性传播上升速度明显

  本报北京11月29日电 (记者 白剑峰) 卫生部今日通报我国艾滋病疫情及防治工作情况。截至今年10月底,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370393例,其中病人132440例;死亡68315例。

  目前,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艾滋病快速蔓延的势头基本得到遏制,病死率显著降低,感染者和病人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2009年,卫生部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估结果表明:截至2009年底,估计我国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4万人,其中病人约10.5万人; 2009年新发感染者约4.8万人,因艾滋病相关死亡约2.6万人。

  通报显示,近两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艾滋病疫情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呈现三个特点:

  一是艾滋病疫情持续上升,上升幅度有所减缓。近几年,随着我国艾滋病宣传教育、咨询检测和抗病毒治疗等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发现的感染者和病人越来越多,治疗后病人的病死率显著降低,根据艾滋病疫情的发展规律和国际艾滋病流行经验,我国累计和存活的感染者与病人数量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上升。近两年的艾滋病监测结果表明:艾滋病疫情上升的幅度有所减缓。年报告感染者和病人数的环比增长率由2008年的16.8%降低到2009年的9.3%,2010年1—10月同比增长率下降了1.4%。

  二是性传播已成为主要传播途径,男性同性性传播上升速度明显。历年报告病例中异性传播所占比例从2008年的40.3%上升到2009年的47.1%;男性同性性传播所占比例从2008年的5.9%上升到2009年的8.6%。

  三是局部地区和特定人群疫情严重。云南、广西、河南、四川、新疆和广东6省区累计报告感染者和病人数占全国报告总数的77.1%。

  卫生部指出,我国政府本着对人民健康负责的精神,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各地、各部门坚持“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原则,在政策组织保障、经费投入、宣传教育、监测检测、母婴阻断、综合干预、抗病毒治疗、关怀救助、动员社会力量、国际合作和科研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责任编辑:曾安能)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