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自主招生联考高校结盟抢夺生源 分析称难言进步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2010年12月03日01:00

  国内自主招生联考正向“诸侯争霸”的方向发展,分析人士称,此举能否真正为考生减轻负担还不好说。相比之下,名校“圈地”抢生源的意图则更为明显。近半个月来,“清华系”7校、“北大系”13校、“理工系”8校,数十所中国顶尖大学上演2011年自主招生考试“结盟”大戏,形成“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与此同时,随着以北科大为首的8所院校招生简章的发布,“三足鼎立”扩展为“四大派系”。截至11月29日中午,“结盟”高校已达33所。在招考时间上,几大阵营表示都会错开时间,考生不用“顾此失彼”。

  “北大系”的13所高校包括北京大学(含医学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香港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北大系”的盟校招办负责人表示,这些高校基本上都是以文理医工见长的综合性大学,在历史传统、精神文化,特别是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上有相似之处。现在可以联合开展自主选拔录取工作,考生参加一次考试,就可以获得申请多所大学面试的机会,考生既能增加选择的机会,又能降低考试成本,减轻奔波之苦。

  “清华系”的7所高校包括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以及浙江大学。这几所高校的招生部门共同签约,决定在2011年自主招生中通过统一网站进行报名,统一进行初试(笔试),各校的复试和自主招生认定将单独进行。考生可以同时申请两所学校,如果初试的成绩没有达到所申请学校的要求,还可以申请第3所学校。

  联盟招考进行时

  今年11月下旬时,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香港大学等7校发布消息,决定在自主招生选拔中联合命题,统一组织笔试并共享考试成绩,以“联考”成绩作为自主选拔的录取标准。

  而清华大学、上海交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大、南京大学等5校去年已经开展自主选拔“联考”测试,今年先是宣布加入浙江大学,随后又宣布加入中国人民大学。

  网友就根据这两大联盟的领头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分别将它们称为“北约”、“华约”。据清华大学招办主任孟芊回忆说,2009年5月1日,清华、上海交大、中科大、西安交大、南大、浙大的招办主任参加东北育才学校60周年校庆纪念大会时,聊起优秀生源选拔,有了成立联盟的初步想法。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和准备,2009年10月,清华、上海交大、中科大、西安交大、南大宣布联手自主招生。

  一石激起千层浪,到2010年1月16日,“华约”首次联考开考,5所大学统一命题,统一阅卷,在同一时间进行笔试,考生可选报其中2所大学。虽然考试时间长、强度大,但还是受到了大部分考生和家长的欢迎。

  之后,今年10月23日,浙江大学宣布加入“华约”。意识到“华约”在全国高三考生中带来的影响力,今年10月,在北京大学博雅国际酒店,北大、北师大、人大、北航、复旦、南开、港大7所名校的招办主任坐在一起商讨。

  颇具戏剧性的是,当时并没有厦门大学代表参加这次“北约”会议,但只过了短短的一个月左右,当11月21日“北约”宣布成立时,原来名单上的人大突然转投“华约”,厦门大学则出现在“北约”名单上。

  对于这两大阵营,不止是考生面临着选择,就连不参加高考的网友,也议论纷纷。好多人都喜欢做一个猜测,这样的“联盟”到底哪一边会占上风,“抢”到好的生源?作为“北大盟军”的领头羊,北大则表示,真正想上北大的学生,不会因为北大和哪些学校结盟而选择或放弃北大。同样,真正想上清华的学生,也不会在意清华和谁结盟。说到底,大家的目标是不一样的,关键是看这个学生的定位和今后的发展方向,看学生自己到底热爱什么专业,从而选择相对应的学校。

  利弊参半

  如此联考之后,考生只需考一次试,就可进入多所高校的视野;考试成绩也会获得多所学校的认可,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为了各地赶考疲于奔命了,可以说很大程度上节省了财力和精力,降低了考试成本,对考生来说是件好事。南京大学招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自主招生改革的一种形式,联考是以后的大趋势。

  北大相关负责人也认为,名校联考吸收了国外考试的优点,一个学生可以同时获得几个OFFER,增加了自主选择性,是高考制度的进步。该负责人还提到,现在两大联盟的这些高校已经几乎涵盖了国内最顶尖的名校。往后,两大联盟携手形成第一梯队高校的“高水平大学联考”也并不是没有可能。自主招生走向联合是必然趋势。国内拥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有几百所。原来各高校“各自为政”,一到自主考试季,学生满天下跑,有时一天跑好几个“场子”。挨个组织考试不仅增加了学校的招生成本,也让考生为了赶考疲于奔命。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些学校联合起来,试点进行这种“小联考”,应该说是一种制度创新。

  “生源竞争是世界高等教育领域的普遍现象。”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秦绍德表示,关键在于这种竞争应当是良性而不是恶性的。它必须建立在充分尊重学生兴趣和选择的基础上,而不能通过高额奖学金和好专业进行所谓“求生”、“拉生”活动。“至少在我们联考的几所学校内部达成了共识,大家地位平等,充分尊重学生选择自由,不进行恶性竞争。这应当是一个进步。”

  不过,对于这样的联考,持不同意见的人也不在少数。不少人就担心,这样的联考其实就是“小高考”,没有多少改革的新意。一位高招专家认为,自主招生制度本来应该是对现有高考制度的一个有益补充,也就是为一些有创新潜质、学科特长的考生创造一个绿色通道,让他们通过自主招生的方式进入心仪的大学,这部分考生的数量应该是极少数的,他们的特长或潜质无法通过高考得以考查出来,所以参与高校自主选拔。可三大“贵族俱乐部”的形成,会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卷入其中。

  想当初,2010年清华5校联考,吸引了数万学生报考,2011年“三大集团”参与的学生至少也要超过10万。可以设想,未来的学生,千方百计都要参加联考。这位专家表示,虽然高考本身有缺憾,但这是目前一种最公平的选拔。一旦自主招生演变为第二次高考,其公平将受到质疑。

  而一位中学校长则忧心忡忡地表示,“自主招生联盟越来越大,看起来的确给学生创造了不少机会,有几次选择的可能,但换个角度看,吸引力越大,落选学生就越多,伤害面就越大。最后入围的学生只占到百分之几,也就说九成以上的考生将落选,成为陪考。他们付出的辛苦准备时间自不待言,特别是2011年自主招生安排在春节以后,大多数学校将会在2月中下旬举行考试,4月份最后的结果才能告知考生,而2个月后学生将会参加高考,在短短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里,落选学生内心的挫折感能否得到修复,这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更值得担心的是,高校自主招生联合考试的确能减少考生考试次数,但是否真正为考生减轻负担还不好说。相比之下,名校“圈地”掐尖的意图更为明显。在某门户网站针对高校自主招生联考的调查结果显示,接近55%的网民表示这是“名校之间的高考生源掐尖战”,16%的网民认为,这能“减轻考生负担,降低考生应考成本”。事实上,每年的招生季节时,北大清华两校的招生负责人都会亲自去招生当地的中学进行考察,有的还会“游说”尖子生及其家长。

  无论考生是选择“北约”,还是相中“华约”,你都得有足够的“分数”作为“敲门砖”,否则“没门”。作为高招体制内改革的自主招生,形式再怎么变化,“万变不离其宗”,考试成绩依然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最核心的,“唯分数论”丝毫没有撼动。从这个角度看,“北约”“华约”不过是自主招生的一次“约定”,最多只能算是“量的积累”。

  未来的“新圈地运动”?

  在联考高校“结盟”之初,社会上开始有声音指责联考学校“集团化操作、搞生源垄断,是生源的新圈地运动”。一位“985”高校的招办人员认为,这两大联盟的目的是为了提前“瓜分”国内优秀的高考生源。一位加入“北约”的高校招生办主任也表示,学校本身并不想加入什么联盟,但如果不加入联盟,好的生源就会外流,同时更会受到家长和考生的指责,“无论是自愿还是被迫,加入联考是必需的选择,同时也是无奈的选择。”

  一向视生源质量为生命线的高校,尤其是存在竞争关系的一流高校,自然不会坐等生源流失,于是更多的名校坐不住了。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在国内自主招生联考上,目前的“北约”、“华约”对抗,就会演变成“三国演义”,甚至是更多边的“诸侯争霸”。有专家认为,一旦形成这样的传统,高校招生联考同盟就会打乱了原有的秩序,让考生们为投奔谁而焦虑不安。

  分析人士称,最让人担心的是,所谓自主招生联考,不过只是应试教育的加码。而这种大规模集团化自主招生的风向标,将很快影响高中教学,特别是重点高中的孩子,就要面对两种不同的考试,严重加剧了负担。考生想进入北大、清华等高校的圈子,就要学会应付高考之外的另外一套应试方式,而社会上各种培训班也将应运而生。

(责任编辑:杨建)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