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时事快报

美两大航母战斗群同现东亚剑指何方

来源:人民网
2010年12月08日10:19

  各位网友大家好!人民网国际频道将每周为您推出系列访谈节目—《环球七日谈》。该栏目每期都将邀请人民日报国际部记者和编辑,为您分析与解读国际社会一周内所发生的热点新闻和焦点事件。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人民日报国际部周刊主编 韦冬泽

  主持人:回顾要闻,展望热点!各位好,欢迎收看国际频道为您每周推出的《环球七日谈》。今天为大家继续请到的嘉宾是特约评论员、人民日报国际部国际周刊主编韦冬泽。

  韦冬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下面我们回顾一下要闻。说到上周的国际要闻,朝鲜半岛的局势仍然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从23号延坪岛炮击开始,之后一连串的美韩联合军演、美日军演,还有从昨天开始,韩国又进行了一个环半岛的火炮演习。同时,各方的磋商和会谈也在进行。美日韩外长昨天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商讨半岛的局势,并且发表了联合声明。中方也在进行积极地斡旋。昨天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总统通电话,就半岛问题和中美关系交换了意见。胡主席提出“三要”和“三不要”是朝鲜半岛南北双方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强烈愿望和呼声。

  可以说,我觉得目前半岛局势可以用“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来形容。我们如何来看待半岛目前一面是各方军演不断升级紧张局势,一面又是磋商和斡旋这样一个矛盾的局面?

  韦冬泽:从上一周半岛局势的发展来看,可以这么说,仍然没有跳开半岛问题长期以来的一种惯性和模式——就是对抗和对话磋商双轨同时进行,当然中间还伴有制裁。

  上一周我们看到,朝鲜半岛上空的气氛一度紧张。先是刚才我们提到的美韩军演,美国“乔治·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进入西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的黄海海域参加了军演。

  为期四天的美韩军演结束之后,紧接着,12月3号到10号,日本与美国又进行了一次号称“史上规模最大”的联合军演,“乔治·华盛顿”号再次参加。美日这次军演主要是演习拦截飞弹、保卫岛屿等一系列的空中、海上的科目。与此同时,韩国组织了环半岛的实弹火炮演习,这项演习一度被认为很可能会刺激到朝鲜的“神经”。因为大家知道,23号延坪岛炮击事件就是由于韩国“护国军演”中的炮火演习而引发朝鲜的反击,酿成了这次事件。

  在这一系列事件中,中国政府一直在开展积极的斡旋。炮击事件爆发后,中国政府第一时间提出朝核问题六方代表举行一个团长级磋商。俄罗斯表示积极支持,但是,韩国、日本和美国依然表态不是特别明确。

  这三个国家的外长刚刚在华盛顿结束了一轮磋商。在三国外长磋商之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有一段话讲得非常好,“希望三国外长的磋商能够为当前的朝鲜半岛局势起到一个降温,而不是升温的作用,能够把现在的紧张带向对话,而不是对抗。”我们从刚刚发布的三国外长联合声明来看,释放出来的信号基本是积极的。

  主持人:我也看到媒体报道,在美日韩三国外长的会谈当中,中国提议的六方会谈团长级紧急磋商也是会议的一大焦点,但是日美韩对此都表示一个谨慎的态度。您刚才也提到,联合声明也释放了一个比较积极的信号。

  韦冬泽:回到刚才你第一个问题,一方面军演,军演是演习,不是演戏。

  主持人:其实也有人说它是演戏。

  韦冬泽:演给谁看呢?有人说演给朝鲜看的,也有人说演给中国看的。比如日本这次演习,它是以在冲绳为主要核心的周边海域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演习。在这个区域演习,针对朝鲜的作用小一点,离中国更近。

  主持人:从它演习的地点来讲,一部分是做给朝鲜看的,但是很大一部分是做给中国看。

  韦冬泽:另外一个消息,美国另一艘核动力航母“卡尔·文森”号也进入了西太平洋。今后会不会有美国航母在西太平洋参加军演形成常态化的可能?这个问题就不光是一个朝鲜半岛的问题了,整个东北亚的安全局势、西太平洋的安全局势都将受到一定的威胁。

  武力肯定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只会让矛盾进一步恶化。而这个道理,我想美日韩也知道。所以,他们也弄出了一个外长声明。这个外长声明没有提出要把现在的问题像韩国此前说的,要提交到安理会,要制裁,要形成决议,没有这方面的内容。另外,声明也多次提及六方会谈,对六方会谈曾经的一些决议和作用还是表示了认可,我想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主持人:三国外长的联合声明还提到,要建立一个东北亚的共同体。“东北亚共同体”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韦冬泽:“东北亚共同体”讲的是强化三国同盟。在近一段时期,美国通过美日军演,美韩军演,与韩国签署自贸协定等举动,在构筑东北亚同盟的基石。与此同时,这个基石也在往外延伸。

  比如美国现在在南亚拉拢印度,在南太平洋找到澳大利亚,想在军事上、经济上建立一种类似的同盟关系,形成对中国的包围、围堵之势,就是他们所谓的共同体。

  主持人:还有一个问题,我们知道,胡主席昨天晚上应约和奥巴马通电话,提出“三要”、“三不要”的说法,我们应该如何解读这个说法释放出的信号?

  韦冬泽:这是我国在东北亚,在地区冲突上的一贯主张,就是说问题的解决还需要靠政治协商、靠外交努力,要符合本地区人民的利益,要符合相关方的利益,要朝着一个相向而行的方向共同努力,而不是简单地对抗,让矛盾升级,一发不可收拾,这是我们一贯的主张。

  主持人:其实我们在关注上周半岛局势这个问题当中,有很多网民也给我们留言,说到解决半岛问题,不能按照其他各方自己的利益去唯利是图,还是应该让朝鲜和韩国两个国家自己的意愿来解决,其他各方不能过于按照自己的利益、自己的想法去做。

  韦冬泽:这个说法符合刚才胡主席提到的那个原则。但是不可否认,有一种因素存在,就是地缘政治,就是处在地缘生态当中,必然要被一些外部因素所干扰。当然,解决问题的最终方案必须出于南北方的意愿,如果他们达成了一致,外部力量只是一个很小的障碍。最主要的还是要靠他们本国人自己的努力,能够缓和矛盾,能够在安全问题、经济问题、今后的民生问题以及统一等等一系列问题上达成一致,这是最根本的。

  主持人:还是内因起决定作用。

  韦冬泽:对。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美韩自由贸易协定,我们知道美韩自由贸易协定是2006年6月就启动了,但是直到现在才收官。经历这么长时间,一直到现在才收官,是不是和目前半岛的紧张局势有关系?

  韦冬泽:美韩自由贸易协定在2006年开始启动,2007年签了一个协议。但是其中一些条款,主要是韩国从美国进口农产品,和美国向韩国出口汽车等相关领域的协议始终争议太大。我们相信关心半岛新闻的也知道,去年还闹过“牛肉风波”等,都是针对这个协议的。

  为了让韩美自由贸易协定在修改后顺利地签署,双方也一直在努力。恰恰就在延坪岛炮击事件之后,双方对外宣布已经对修改好的一些条款都认可和签署了。大家都认为,在这个时间点通过协定会进一步加强韩美同盟关系,所以产生了很多联想。但是我觉得没有必然的联系,当然肯定有联系,他们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肯定对他们的同盟是一个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如果非认为它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间点公布出来,也不是必然的。

  主持人:不用那么刻意地把他们联系到一块。美韩自由贸易协定为什么之前很困难地才能得以通过?

  韦冬泽:美韩自由贸易协定中在两个关键地方始终不能达成一致。第一个就是农产品保护问题。美国一直是农产品的出口大国,而韩国对本国的农业和农户保护非常强,就是说,韩国的牛肉、大米都是严格限制进口的,当然本国的很贵。我在韩国的时候,他们自己的牛肉很贵,一般人吃不起。所以,美国的牛肉进来还是有不少民众愿意的,但是这就触犯了很多农民的利益,反对党都对这个协定嗤之以鼻,都表示反对。

  另外一个是,汽车贸易协定。现在韩国对美国汽车出口大概是美国对韩国汽车出口的100倍。在金融危机发生后,奥巴马提出要扩大美国的出口,所以想通过自由贸易协定打开韩国的汽车出口市场。让美国每年出口到韩国的汽车,从区区4000辆,能够上升到最少40000辆。对此,在修改的条款当中,他们把韩国向美国汽车征收的关税减半,从8%降到4%。美国对韩国的关税相应地也会有一些放宽。但是,韩国的制造业企业普遍对此表示担忧。因为美国汽车行业实力还是比较强的,对韩国民族工业会造成一定的冲击。而韩国汽车在美国市场已经接近饱和,再给它优惠政策,不会有太好的发展了。

  当然,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现在已经签署了,究竟能不能发挥作用,我们还得看两国国会能否通过。在美国现在普遍预测来讲,通过问题不是太大。

  主持人:在韩国呢?

  韦冬泽:关键是韩国。韩国现在的反对党——民主党,还有其他一些党派已经明确表示反对。

  主持人:从通过美韩自由贸易协定这么困难才通过的情况来看,美国虽然把韩国当作盟友,但是两国之间的一些摩擦、问题还是有很多的。

  韦冬泽:对。之前大家有兴趣地可能看到那么一个观点,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美国被韩国“绑架”了。美国说,在半岛战略上我被你“绑架”了,我在经济上再找回来也行。

  

  主持人:谈完美国和韩国之后,我们再来看日本。其实上周美日的联合军演,您刚才也提到是美日军演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但是在这个军演的同时,日本外相还在空中视察了和俄罗斯有争议的“北方四岛”,而且他们的首相菅直人也表示,希望来看看北方四岛,并且在一次发布会上还在头上缠上了一个“归还!北方领土”的布条。日本在一个星期之内,在南边军演,在北边又眺望北方四岛,我们如何解读它释放的一连串的信息?

  韦冬泽:9月份,日本和中国在钓鱼岛争端上,按日本自己的话讲是“吃了亏”。紧接着在11月1号,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登上北方四岛,也就是俄罗斯所称的“千岛群岛”,日本又一次在外交上受辱。日本认为要做一次强有力的回应,当然是他们认为强有力的回应,是菅直人政府需要给国内舆论一个交待。

  在钓鱼岛和北方四岛问题上,现在自民党,和日本民众的舆论对菅直人政府普遍不满,一方面反对党觉得他软弱了,另一方面民众也觉得他处理不当。12月4号日本外相乘坐自卫队的飞机在北方四岛转了一圈,做出强有力的姿态,希望找回一些面子。但是总的来说,这是一个作秀,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

  主持人:并且他们的行为还遭到了俄罗斯的讽刺。

  韦冬泽:俄罗斯对此更是嗤之以鼻。你刚才提到的话题视野更宽阔一点。日本的军演和官员对北方四岛的视察,体现出目前菅直人政府对在国内支持率下降的忧虑,同时也体现出日本外相一贯的强硬派作风。

  主持人:也表明了日本外交趋向强硬。

  韦冬泽:对。不光表现在这两点上。讲到日本外交的强硬,可能大家也注意到,上个礼拜在万里之遥的坎昆,日本也是饱受批评。日本的强硬表态受到包括主席国墨西哥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一些发达国家的质疑,认为日本表态过于强硬,因此日本得到一个“化石奖”。

  

  主持人:您提到了坎昆会议,那么坎昆会议到目前为止会程已经过半了。从12月6号开始,会议正式开始了下半段的议程。其实之前的谈判,上半段的谈判已经陷入了僵局,墨西哥总统在5号也强烈呼吁各方能够做出一个适当的妥协,为最后会议能够取得一些成果做“最后一搏”。照目前来看,您觉得大会能取得哪些突破或者局部性的突破?

  韦冬泽:前半段争论的焦点还都是在是否继续坚持双轨制,和对《京都议定书》第二阶段的承诺期能不能给发达国家规定一个量化指标。在这两点上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歧依然很大。第二阶段还剩下不到四天的时间,8号到10号要进行高级别会议——部长级会议,究竟能不能在这方面有所突破,不是特别乐观。

  但是,如果在这方面不能达成协议,不代表发达国家胜利了。因为如果一部分发达国家提出的废除《京都议定书》,修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提案被否决,这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胜利。当然,整个气候谈判没有向前推进是很遗憾的。

  主持人:我看到有最新的新闻也说,墨西哥总统说,目前大会已经非常接近达成这项协议——减少发展中国家森林砍伐以及森林退化造成温室气体排放计划,大会可能在这个方面能够取得局部性的突破。

  韦冬泽:是,拿中国来讲,我们自己在这方面做的就很好。所以,各方很容易在这方面找到共识。坎昆会议之前,发改委副主任谢振华(气候变化大会中国代表团团长)在吹风会上讲到,如果说外界对本次坎昆会议普遍表示悲观的话,那么在一些局部问题上,大家一点点找到共识,先易后难,把能签署的先签署了,把重大的问题留到下半段会议,甚至留到明年的南非峰会去一揽子解决,也是有可能的。

  

  主持人:好的。坎昆会议谈完之后,我们再把目光聚焦到阿富汗。有新闻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事先没有宣布的情况下,于3号晚上突然访问了阿富汗。我们知道,今年3月28号,奥巴马曾经作为美国总统首次突访阿富汗。最新的一次突访据说逗留了三个小时就返回了美国。由于天气恶劣,奥巴马甚至取消了和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的会见面谈,那么这次突访有什么目的?美国将要发布战争的形势评估,他这次突访是不是和将要发布的战争形势评估报告有关系?

  韦冬泽:奥巴马12月3号在没有事先任何预报的情况下,闪电式地访问了阿富汗。在阿巴格拉姆空军基地向驻伊美军将领、官兵发表了演讲,还在基地通过电话与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进行了大约15分钟的交谈。此次突访外界并不知道。对于他去的目的,却很明显的。

  他三个小时的访问,也是为了达到三个目的。第一,为了加油鼓劲,因为美国已经提出在2011年要逐步撤军。前不久举行的北约峰会也提出了到2014年北约要结束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那么在最后的关头,对于仍然盘踞在阿富汗南部坎大哈的塔利班进行最后的打击,保住部分胜利成果,还需要给这些官兵们加油鼓劲,尤其圣诞节快到了。

  第二,你刚才讲的评估。美国今年向阿富汗增兵3万名士兵,究竟这3万名士兵在阿富汗战场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要去看一看,现场官兵的说法要去听一听。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比较关键的一个原因就是近一段时间美国和阿富汗政府之间或多或少产生了矛盾。因为首先我们看到维基解密,解密了一些美国和阿富汗领导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一些内容。比如,美国政府把阿富汗政府比喻成“腐败成性”,卡尔扎伊不很高兴;与此同时,卡尔扎伊也指责美军在阿富汗动用无人机、动用军事手段,造成了大量的无辜平民伤亡。奥巴马此行也是为了修补一下摇摇欲坠的美阿政府之间的关系。但是最后奥巴马和卡尔扎伊没有实现会面,可能就是他所说的天气原因,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也不容乐观。

  主持人:外界也有评论说,在某种程度上,天气恶劣似乎成了美国与阿富汗之间关系状况的暗喻。

  韦冬泽:非常准确。美国能不能顺利地从阿富汗撤军,和卡尔扎伊政府的效率、能力、军队有直接的关系。如果卡尔扎伊政府能够像美国想象的那样有效率,军队能够担负起阿富汗的安全职责,美军可能也能顺利地撤出去。奥巴马也非常着急,希望卡尔扎伊能够尽快地控制局面。

  主持人: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讲,这种局面可能还不是很乐观?

  韦冬泽:对。根据一些媒体报道,卡尔扎伊除了在喀布尔,影响力很有限。因为大部分地区,有的是部落长老的控制区,有的还处在塔利班的控制之下。

  主持人:所以在未来几年里,阿富汗问题还是会令美国十分头疼。

  韦冬泽:对。

  

  主持人:谈完阿富汗问题,另一个问题就是伊朗核谈判。12月6号开始,伊朗、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在瑞士日内瓦重新召开伊核谈判。这一轮谈判能否取得进展吗?因为有消息报道说,目前来看,美国和伊朗的根本分歧还是没有解决,所以大家担心这次谈判仍将是一次聋子之间的对话,您是怎么看的?

  韦冬泽:伊核的“6+1”谈判,应该已经是时隔一年零两个月了。一年多的时间以来,美伊之间的角力一分钟都没有断过,双方博弈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我们还记得在上周有过一个新闻,就是伊朗的两名核物理专家在自己家里遇袭了,同时伊朗的核设施受到了电脑病毒的侵袭。昨天召开的“6+1”谈判,在一开场,伊朗的首席谈判专家就发表了一项声明,就是说,你们通过卑鄙的手段来阻挠我们发展民用核能,你们为这个谈判蒙上了阴影。当时大家认为这个谈判肯定就要结束了,没想到昨天顺利地谈下来了,而且都表达了继续谈下去的意愿。从各方表态来讲,甚至还有一些进展。

  美国和伊朗“6+1”谈判的一个焦点,也是上次谈判的一个分歧点,就在于核燃料的交换问题上。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提出,伊朗不要自己搞铀浓缩,伊朗把低纯度铀交给法国和俄罗斯,由其他国家代伊朗提纯。提纯之后,发达国家把直接能发电的用在反应堆上的高纯度燃料给伊朗,就行了。围绕这个问题,双方多次拉锯。

  对于核心问题,就是伊朗究竟弃核不弃核,伊朗已经明确表示,这个问题没有谈的余地。这和美国的打算肯定是不一致的,美国还是希望伊朗不要发展任何涉核的项目,因为涉核的原料提纯到90%以上,就能制造原子弹了。

  但是在当前情况下,把伊朗稳住,逐渐找到一个解决途径,这是美国所要达到的目的。立刻让伊朗放弃已经明确表示不谈的内容,在谈判上不现实。我觉得这是当前能谈下去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在寻找一个策略,在追求一个缓冲时间。

  伊朗掌握着一定程度上的主动权,为什么伊朗也能谈下去呢?因为从去年以来,美国加大了对伊朗的制裁,无论是对伊朗的公司,还是燃料进口、燃料加工,都实行了非常严密的制裁。伊朗的国内经济受到了很大打击,伊朗也有需求通过谈判来缓解一部分制裁压力,在经济上、在能源供应方面,能够得到一些帮助。这也是大家还能够把谈判往前推进的基础。

  

  主持人:好的。那么我们还关注到,上周还有三次峰会,分别是非洲—欧盟峰会,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峰会,还有一个是伊比利亚美洲国家峰会。这三个峰会都有哪些看点?

  韦冬泽:上周会比较多。因为到了年底,大家总结总结,展望展望,是一个时间点。三次峰会各不相同,总的来说,欧安峰会和非洲-欧盟峰会比较一致,就是没有什么成果。欧安峰会甚至可以说是比较失败的。

  主持人: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中途就离开了。

  韦冬泽:欧安峰会就是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峰会,是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为了给当时的华约和北约两个最大的军事集团提供一个对话平台。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它逐渐发展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区性组织。但是,这个组织往往会议议题都是围绕着前苏联地区和国家的领土问题,而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非常难以达成协议。更不要说俄罗斯在2008年俄格冲突之后,在领土问题上更加强硬,不可能达成协议。这次欧安组织峰会又将格鲁吉亚的领土问题作为议题之一,这直接导致了梅德韦杰夫的离场,所以这个峰会没有什么太大的成果。

  讲到非洲和欧盟的峰会也是。非洲-欧盟峰会是2000年成立,这次是第三届。第一届在开罗,通过了《开罗宣言》,对非洲和欧盟加强经贸方面的交流合作有一个展望。2003年,第二次峰会出现了问题,当时因为穆加贝参会遭到了英国的抵制,结果拖到了2007年才开,也是达成了一些协议。2010年,又因为苏丹总统巴希尔参会与否,弄得非洲领导人和欧洲国家领导人之间意见不统一。

  这次欧洲人主要想谈经贸合作伙伴关系问题,主要想希望欧洲与非洲在一些关税上达成协议。比如,非洲除保留20%敏感物资的关税外,其他80%逐渐对欧洲实行零关税,当然非洲是不能接受的,因为非洲本身工业贸易就相当脆弱。但欧洲也有它的考虑,现在在新兴国家不断崛起,包括中国、印度(印度和非洲联系越来越密切),这些经济体在同非洲加强经贸联系的时候,与非洲经贸渊源最深的欧洲觉得不能放弃这块阵地,想通过协议加强与非洲的经贸联系。

  而对非洲广大国家来讲,这个协议没有照顾到他们的关切,没有让他们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所以,这次峰会也没有达成任何协议。卡扎非就说,欧非峰会已经名存实亡了。前两届峰会达成的协议到现在也没有落实。

  最后,伊比利亚美洲国家峰会还是不错的。这个峰会达成了一系列实质性的协议,包括教育问题、环境保护等等达成了一些具体协议。因为大家心比较齐,都愿意出点钱,都能够对具体项目拿出诚意,拿出具体行动来。所以,这个会议还是开得比较成功的。

  主持人:伊比利亚美洲国家峰会应该是以西班牙为主导的。

  韦冬泽:美洲国家都在西班牙语圈子里。在当前西班牙经济状况不是特别好的情况下,继续加强与南美西班牙语国家的联系,经贸上增加合作,对于西班牙来讲是有利可图的。

  

  主持人:上周还有哪些要点您可以再给我们梳理一下?

  韦冬泽:大家比较关注的是非洲一个国家,就是科特迪瓦。科特迪瓦在上周出现了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就是他们上周第二轮总统选举结束之后,两个候选人,就是现任总统巴博和反对党的候选人瓦塔纳同时宣布就任科特迪瓦的总统,用我们中国话来讲,就是一山出现了二虎。

  出现这个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科特迪瓦现在分成南北两个部分,南部是现在的执政党和政府军实际控制,北部七个族是属于穆斯林的势力范围,支持瓦塔纳。南北方之前通过了一个和平决议,想通过这次选举顺利解决长期对峙和内战的局面。

  但是,无数经验表明,在两方面势均力敌、各自盘踞一方的情况下,选举往往只是一种形式,很难达成一个最终的结果。我们看到,非盟已经紧急任命南非前总统姆贝基作为特使前去调解,我相信他调解的难度也非常大,很难有什么成效。最终如何能够实现和平和稳定,让科特迪瓦不要再重回两年前的内战之路,就在于他们之间的博弈和妥协,如何达成分权和平衡。

  主持人:我们之前做过的一期《环球七日谈》,谈到几内亚的大选,几内亚的大选结果对整个非洲其他国家来说是有一定示范作用的。我们现在来关注科特迪瓦大选,它对整个非洲来讲又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

  韦冬泽:意义还是很大的。我们看到,科特迪瓦是西非国家,从东非到西非,现在存在一个穆斯林的势力范围在向南迁移的现象。苏丹、科特迪瓦,包括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毛里塔尼亚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能够解决同一地区,同一民族、也可能不同民族,同一种族、也可能不同种族,由于宗教产生的问题,能够让他们不要走向内战,不要走向分裂,能够在民主选举下保全国家的领土完整,实现和平、稳定。这是非洲当前很多国家面临的一个巨大的难题,也是国际社会面临的一个巨大难题。到现在为止,有没有一个很好的方法。

  首先各方对于已经达成的政治协议要有信守承诺的决心,这样才能为实现和平创造条件。同时,也希望像曼德拉这样在非洲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前国家领导人能够积极斡旋,使双方有一个缓冲,不能让他们的支持者马上就走上街头直接对抗,流血冲突的局面无法收拾。

  主持人:好的,我们本周还可以关注哪些问题?

  韦冬泽:本周继续关注朝鲜半岛局势。另外就是坎昆会议,坎昆会议10号结束,往往这种气候变化会议,包括很多会议,最后一天最好看。

  主持人:会有戏剧性的变化。

  韦冬泽:对,有可能会有出乎意料的结果,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主持人:谢谢冬泽作客我们这期节目。

  韦冬泽:谢谢主持人,大家再见!

  主持人:谢谢各位网友的收看,再见!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责任编辑:张婧)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