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时事快报

日本首颗金星探测器“拂晓”号未进入预定轨道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12月09日00:00

视频:日本金星探测器未能进入绕金星轨道

  中新社东京12月8日电 (记者 谢国桥)8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宣布,日本首颗金星探测器“拂晓”号未能进入预定轨道。继7年前“希望”号火星探测器失败后,日本的行星探测计划再次遭遇严重挫折。

  “拂晓”号于今年5月21日在位于九州岛的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升空。在飞往金星途中,“拂晓”号一直工作正常。

  12月7日早晨,“拂晓”号抵达金星上空550公里处,开始启动主引擎进行反喷射,以减速进入预定轨道。

  随后,“拂晓”号进入金星背面,与地面通信中断。这本是预料中的事,原来推算这个过程只需20分钟。出乎意料的是,1.5个小时“拂晓”号才恢复与地面通信。在此过程中,主引擎反喷射出现异常,导致“拂晓”号减速不够与金星擦肩而过,未能进入预定轨道。

  据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推算,“拂晓”号要进入预定轨道,主引擎需持续反喷射12分钟左右,但实际只喷射了2-3分钟。该机构已着手对失败原因进行调查。

  据专家分析,失败部分原因可能出在日本引以为傲的纯国产、世界首台陶瓷制成的“拂晓”号主引擎上。该机构表示,“拂晓”号将于6年后再次接近金星,届时将再度尝试使其进入预定轨道。

  这是继 “希望”号火星探测器失败后,日本再次遭遇的严重挫折。1998年,日本发射了“希望”号火星探测器。在飞往火星途中,“希望”号故障不断,虽经多次调整,最终仍因通信系统电源故障未能进入预定轨道,于2003年以失败告终。

  “拂晓”号是日本首个金星探测器,长、宽约1.4米,高约1米,重约500公斤,搭载有高性能相机等先进设备,目的是对金星的大气运动、雷电等进行观测,并利用这些成果加深对全球变暖等地球气候现象的研究。

  “拂晓”号的失败让日本政府和民众颇为失望,也给日本未来的行星探测计划投下了阴影。

  《每日新闻》评论说,在拟定明年预算时,太空项目成为众矢之的。“拂晓”号共耗资250亿日元(约合21亿元人民币),本次失败将使太空项目饱受批评。中国等新兴国家的迅速追赶,也可能使日本失去在太空开发领域的领先优势。
(责任编辑:杨笑)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