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央频繁调控楼市 > 调控楼市消息

专家称房价统计报告非不准 因计算法数据源迥异

来源:解放网-新闻晚报
2010年12月09日14:52

  专家指出:房价统计报告计算法、数据源迥异

  买房时,还应看中介挂牌  

  晚报记者 张骏斓 见习记者 俞佳 报道 制图 任萍

  各方房价统计数据出现偏差,对此专家认为,主要是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不同所致。 “比如说去年统计局公布后引起很大争议的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1.5%,很难说它不准,只能说是计算方法不同。 ”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介绍,这一数据是由每月环比涨幅加权平均计算而出,而非惯用的年底房价与年初房价比较得出年度涨幅。事实上,统计局也公布了2009年全年同比涨幅为23%,这个数据显然更符合民众的切身感受。

  计算法、数据源影响结果

  即便计算方法相似,得出的数据还会因为计算基础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房产专家蔡为民指出,保障房是否要纳入统计范围一直没有定论,统计局的数据偏低应该也有这一原因。他认为,保障房不能真实反映市场价位和购房者的能力,应该在统计时剔除,但统计部门却认为这也是供应,纳入统计没有问题。

  “数据来源有问题也会造成偏差。 ”多位专家都指出这一症结。蔡为民表示,统计局的数据并非自己调查而来,是由开发商填报。开发商原来就是利害关系者,很可能为了自身利益,填报时趋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可如果让统计局调查,近乎于人口普查了。

  陈晟透露,统计部门已经开始重视利用房地产交易中心更为准确的一手数据,但因很多地方还没有建立起交易中心,这一体系尚不完整,不过他预计将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预测数据仅供买房人参考

  对于购房者,陈晟建议,尽量将多个不同部门的数据综合起来参考,要学会辨别其中迥异的研究方法,寻找共同点,增加判断的准确性。上海易居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坦言,对于这些数据和预测,买房人可以参考一下,但不能全信,毕竟学术机构的研究偏理论性,与实际市场面存在较大距离,很多时候其指导价值还不如老百姓的亲身感受。

  蔡为民则提出,对于购房者来说,与其关注遥不可及的宏观数据,还不如专注于实际市场。他指出,买房是件大事,现在普通购房者也只买一套房,而且限定所在城市,对区域板块甚至小区都有一定的倾向性。一手房买家可下点工夫多看几个区域内的新盘,二手房买家不妨多与一线中介接触,从中介提供的房源数量和价格中体会市场走向。

  相关新闻

  七个城市房价泡沫超过50%

  中国社会科学院昨发布的《住房绿皮书》指出,通过对2010年9月全国35个大中城市二类地段(城市一般地段)普通商品住宅集中成交价的对比分析发现,全国35个大中城市二类地段普通商品住房平均房价泡沫为29.5%。而上海以36.5%位列第二档。

  分城市来看,泡沫指数最高的前七个城市分别是:福州(0.703)、杭州(0.669)、南宁(0.668)、青岛 (0.558)、天津 (0.542)、兰州(0.534)、石家庄(0.520)。这些城市的泡沫成分占实际价格比例在50%以上。泡沫较高,泡沫成分占实际价格比例在30%—50%之间的城市如北京(0.496)、深圳(0.485)、上海(0.365)等城市位列第二档。

  专家分析:灰色收入助推房价

  昨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房地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尹中立在中国社科院 《住房绿皮书》发布会上用“灰色收入”解释宽松的货币政策如何传导到房价上的问题。尹中立表示,去年整个商品房新房销售4.6万亿,而这两年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整个中国的货币总量增加50%,“但我相信大多数人口袋的收入并没有增加50%。那增加到谁的手里去了?通过固定资产投资领域高额的商业回扣以及流通领域普遍存在的回扣进入少数人的口袋。由此可以推导,为什么会出现各城市大多数人买不起房,但房子却卖得非常好,这个就是原因。 ”

(责任编辑:黄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