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12月11日电(记者陈刚)“鱼米之乡”江苏遭遇罕见大旱!淮北地区降水为60年最少,淮河一度断流,旱情持续蔓延,大地干裂、麦苗枯黄。为了明年小麦的丰收,江苏干群不靠天、不等雨,不惜财、不惜力,已投入173万人次、1.8亿元资金抗旱保苗,受旱小麦大部分已浇灌一次,旱情得到有效缓解。
12月10日傍晚,连云港市东海县洪庄镇陈西村一处路边的农田里,一条三四百米长的喷灌水管正在喷淋着周边的麦子。“这种方法就像下雨一样。今年旱得厉害,这也是节水的灌溉方式!”守在一旁的农民潘明章说,这个管子每20米有3个喷点,一次可以喷淋宽3-5米、长数百米范围内的麦子,他家种的20亩农作物如今已经喷灌了两到三遍。
村支书倪爱辉介绍,这样的灌溉设备村里有十几套,村民轮流从几座大口井里抽水灌溉,遇到有人不在家村里还帮忙安排灌溉,目前所有麦田已经确保浇灌一遍。地处东海县西部高亢山区的洪庄镇水资源缺乏,今年的罕见旱灾使得这一矛盾更加突出,用于灌溉的大口井经常被抽干。
在今年秋粮再次增产后,江苏已经实现了粮食生产“七连增”。然而,此次受旱,主要农作物小麦生长形势严峻,部分地区出苗率不到50%,因旱造成直接经济总损失8.7亿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7.9亿元。
来自江苏防汛防旱指挥部的统计显示,10月以来,江苏淮北地区累计面平均雨量仅为4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94%,为1950年以来最小值。到12月10日,淮北地区连续无有效降雨天数超过70天,部分地区已超过90天。淮河11月份以来仅有少量来水,近期一度断流,沂沭泗诸河已长时间无来水。
罕见旱情涉及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4市20个县区,受旱影响人数437.8万人,作物受旱面积1256万亩。其中严重受旱面积422万亩,干枯面积39万亩,有364眼机电井出水不足。
调水成了当务之急。在东海县旱情严重的中西部,小水库全部开放,送水到灌溉渠道和田头,在有大口井和小塘坝的地方发动群众抽水抗旱。水利部门积极调水供水,10月以来,当地石梁河水库、淮沭新河每天来水350万立方米以上,共引调沭水、淮水1.24亿立方米,解决了60多万亩农田的抗旱用水。农业部门深入田间摸查实情,因地制宜确定技术方案。
江苏省防指从宏观层面千方百计保障抗旱供水,10月以来,通过江水北调等系列措施,共向淮北地区提供抗旱水源达33.4亿立方米,近期又调度省属站点开机,根据旱情发展适时优化抗旱水源调度方案,4市已累计引提水11.9亿立方米。
保苗成了重中之重。在徐州,各级下派工作组528个,参与指导抗旱保苗专业技术人员2844人,所有重旱地区的全部闸站一律开机翻水,确保大中小沟有水可灌。高亢山区等水源供应难度较大地区,打井、拉水、碾压等各种措施齐齐上阵,确保能浇一亩浇一亩,能灌一亩灌一亩。在连云港,对土壤墒情不足、出苗不齐的麦田,有水源的地方采取各种喷灌措施浇灌一次“齐苗水”。对土壤墒情严重不足、影响麦苗生长的田块,挖掘水源浇灌“壮苗水”。
目前,江苏受旱严重的4市已有173万人次投入抗旱,投入抗旱设施包括有机电井9000眼、泵站4747处、机动抗旱设备4.7万台套、运水车1.1万辆。目前抗旱用电6444万度、油4657吨,浇灌面积1237万亩次。
旱情仍在持续,抗旱努力不断。气象部门预报,12日起江苏将有明显降水天气过程,但淮北地区仅有5-10毫米的小雨。江苏各地在进一步合理调配水源、加强蓄水保水、推广节水灌溉的同时,正密切监测天气变化,抓住时机实施人工增雨以缓解旱情。
(责任编辑:黄成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