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工作如压在许多执政者肩上的巨石,让人喘不过气儿来。然而,沈河区不仅做得得心应手,而且不断创造令人叫绝的“全国模式”
启示一
信访工作必须以民为本科学运行
启示二
信访工作必须疏导并举顺势而行
启示三
信访工作必须把握规律超前进行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一句不需解释便尽人皆知的道理。信访工作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城区安定和社会稳定,关系执政根基是否牢固扎实。诠释好这句至理名言,既是执政为民的重大课题和难解之题,也是实现和谐快速发展的必解之题。对此,沈河区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全局意识,以对党、政府和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不断创新、创造信访工作新模式、新经验,全面实现了信访工作的科学运行、顺势而行、超前进行,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并已叫响全国的“信访模式”,犹如奉献在人们眼前的一幅“大禹经验”的现代沈河“升级版”。
沈河经验:以制度保证信访科学
沈河区委书记张晨在全区信访稳定工作会议上指出:信访工作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只有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才能达到理想效果。同时,信访工作的学问很深,因此要有独到的见解和办法,不能只是跑跑腿、动动嘴,眉毛胡子一把抓。归结起来一句话,信访工作必须以民为本科学运行。
作为全国信访工作系统的先进典型,沈河区信访工作的特色之一是以制度规范行为,确保信访工作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他们在实践中感悟到,老百姓的诉求千差万别,如果只是“一事一议”而不形成规范,必然会带来许多矛盾和问题。作为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建立密切联系群众、与群众保持沟通、解决群众问题、适应形势发展和变化需要的新机制。
今年6月份以来,按照“老典型要有新发展,沈河经验要管用”的工作要求,沈河区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提出了开展信访调解工作的新概念。为了使信访调解工作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沈河区信访局分别向区相关单位领导、信访调解员、市信访局领导和广大媒体记者征求了意见和建议,多次召开信访调解工作研讨会。同时,还先后到区人大、政协及政法委、组织部、统战部、法院、司法局等部门走访、调研,听取各相关单位的意见和建议。
根据《信访条例》、《人民调解法》及相关规定,经过不断的修改、完善,制定了《关于建立沈河区信访调解工作制度的实施方案(试行)》和《沈河区信访调解工作实施细则(试行)》。
沈河经验:以网络保证信访顺畅
沈河区委书记张晨说:信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在公正、公平、合理的前提下,为老百姓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遇到矛盾绕着走,或是一味封堵推拖,那么问题就会越积越多,矛盾就会越压越大。信访工作应借鉴大禹治水的经验,疏导并举顺势而行。
要让信访工作全方位覆盖,需要建立各方广泛参与的网络,这样才能确保信访工作及时顺畅。为此,沈河区组成了由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士、法律工作者、社区工作者代表、居民代表、志愿者以及工会、团委、妇联、残联等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信访调解队伍,305名热心信访调解工作、公道正派、善于联系群众,并具备一定文化政策水平和法律知识的信访调解员遍布全区。初步形成了群众联系群众、群众宣传群众、群众教育群众、群众帮助群众、群众稳定群众的良好氛围,实现政府权力与百姓利益的有效对接。
沈河区将信访调解范围既瞄准了现实突出问题,又为大量的重大疑难复杂信访事项提供更高层级的受理途径,是不断探索信访终结机制的有益尝试,是对《信访条例》的一个拓展,是对长期信访工作实践的总结和升华。该区将信访调解范围定位为:已有受理、复查、复核意见的信访事项;已召开过信访听证会并形成结论性意见的信访事项;已行政强迁但未签约的信访事项;有法院终审判决意见,由诉转访的非执行类信访事项;其他应调解的信访事项。
在调解过程中,为了促使信(诉)访人与责任单位在自愿平等前提下达成调解协议,将信访调解的程序规定为:申请受理、会前调解、召开信访调解会议、形成信访调解协议、监督执行五个环节。9月28日,通过进行信访调解,成功解决了上访18年的涉拆迁信访人牟某的信访事项。信访人老牟曾以要求提高拆迁补偿标准为由先后向各级法院诉讼,最终经省高法审理后,驳回其诉求。此后,牟某走上了漫长的上访之路,不断进京上访,坚持其过高诉求。沈河区信访调解工作运行后,首先将老牟一案纳入信访调解程序。通过到涉案相关部门深入调查了解情况,参与调解此案的信访调解员认为案子按政策、按法律处理没有问题,但老牟身患重病、家庭生活困难的实际情况应该予以关照。为此,信访调解员多次到老牟家中与其促膝长谈,为其解开思想上的疙瘩。一次次开诚布公的谈话,一句句情暖人心的话语,使信访人老牟看到了希望,解开了心结。
目前,沈河区信访调解工作不仅得到了各界媒体的广泛关注,更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赞誉。长年上访的宋某、张某等多名上访老户,也相继申请对其信访案件进行调解,希望借助信访调解平台,推动其信访问题的解决。
为不断扩大信访调解的覆盖面,切实发挥信访调解的作用,积极引导广大信访群众通过信访调解方式解决其诉求,沈河区信访局逐步在全区范围内建立基层信访调解组织。
在各相关部门及街道建立信访调解站,在各相关部门下属单位及社区、商业街建立信访调解室,在小区设立信访调解工作小组,在楼院、单元设立信访调解工作点。充分发挥社区作为信访工作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建立社区、小区、楼院、单元、居民小组五级联动机制,形成群众工作大家做、共同做、就近做、随时做的良好局面,基本做到了“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信访调解组织;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信访调解工作”。注重有机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发挥调解、代理、联民“三员合一”作用。在前期社区党员调解员、信访代理员、“三为”联民员队伍基础上层层遴选出公道正派、调解经验丰富、群众威望高的人员担任信访调解员。
将基层信访调解的范围定位为各种一般性矛盾纠纷,切实做到应调尽调,提前介入,及时化解,防止矛盾纠纷激化升级为信访问题。
目前,大西、皇城、新北站、万莲等街道的信访调解组织已经建立,并相继开展了调解工作,累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00余件。
沈河经验:以创新保证信访时效
“信访”的概念应该源于“信”,是通过通信的形式表达老百姓的诉求。这种传统的通信手段,虽然时效性差一些,但毕竟是党和政府联系老百姓的一个渠道,因此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然而到了信息化十分发达的今天,如果仍一味采取这个模式,显然有些不合时宜,也容易因为时效性差而使问题由小变大、由少变多。
沈河区区长庞洪波对于信访工作有着独到见解。他说:虽然信访工作千头万绪,遇到的问题千差万别,但只要用心分析、认真梳理,仍可找出其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我们既要做好访中工作、访后工作,更要千方百计将问题和矛盾消灭于无形。我的体会和观点是,信访工作必须把握规律,超前进行。
为此,沈河区下大气力做访前文章,以分秒必争的态度,力争将各种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
沈河区从探索规律入手,创造性地率先运用了QQ这一现代的网络沟通工具,从而使信访工作搭上了“特快列车”。大西街道建立信访调解站通过QQ视频接访,使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解决问题。QQ群与社区信访调解室进行视频互动,及时解决居民的信访诉求。同时借助区视频接访QQ群,向区信访局反映信访工作情况。据了解,大西街道信访调解站正逐渐建立覆盖辖区内每户居民的信访调解网络,使辖区内居民足不出户就能将问题矛盾及时化解。
为了使广大群众了解信访调解工作,积极采取信访调解的方式解决问题,最终实现结案、息访,沈河区进一步加大对信访调解工作的宣传。在沈河区信访大厅的电子触摸屏上,只要轻轻触摸,就能看到信访调解工作的相关内容。同时,他们在沈河信访网站(www.shxf.gov.cn)上增加了信访调解栏目,让广大群众足不出户就能方便快捷地全面了解信访调解工作的有关制度,以及申请、受理等工作程序;在沈河信访大厅的候访大厅内,悬挂的信访调解员公示板,更可以让广大群众了解沈河区信访调解员的个人简介,辅助信访群众选择其信任的信访调解员;在候访区专门设立信访调解台席,可以方便信访群众询问信访调解的有关内容,并申请进行信访调解。
同时,沈河区还通过在信访大厅内设置的移动宣传栏、印制信访调解员简介宣传册等方式,方便信访群众咨询了解有关情况,并通过信访调解渠道真正解决问题。
有访必接,有接必诺;有诺必践,有践必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在和谐沈河的蓝图上,孜孜以求,锲而不舍。正是有这样的沈河信访工作者,倾力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凝聚了城区巨大的和谐力量,才奏响了城区信访“沈河模式”的和美乐章。
特约记者 韩冰 本报记者 李欣
(责任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