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残运会开幕式文学总策划朱海抱怨“央视转播没到位”。奥一网供图 |
亚残运会直播间亚残运会开幕式文学总策划朱海表示
亚残运会开幕式的性价比最高
昨天一早,南方报网、南都全媒体奥一网的“亚残运会直播间”就迎来一位座上宾———亚残运会开幕式文学总策划朱海。他是亚运会开闭幕式、亚残运会开闭幕式四场表演的主要参与者,还主导策划了近三年的“春晚”。
还没落座,这位性格耿直的北方汉子就打开了“话匣”,为我们一一“抖包袱”,解密前一晚亚残运会开幕式的感动“卖点”。整个访谈过程,朱海精神奕奕,北方式的健谈和对岭南文化的独到理解让人印象深刻。殊不知为了开幕式“善后”,他直到昨天凌晨3时才合眼。
[表演内容效果如何?]张海迪被“国旗男孩”感动落泪
南方日报:亚残运会顺利开幕,作为开幕式文学总策划,您如何评价亚残运会开幕式,对它满意吗?
朱海:满意,亚运会开闭幕式和亚残运会开闭幕式的4个方案,我都是主要参与者。从4个方案的实施情况来看,我觉得昨天晚上的演出到目前为止是最好的。
从情感角度上讲,亚残运会开幕式的性价比最高,因为每一场仪式的追求点不一样。亚运会开幕式主要展示城市,亚残运会开幕式主要展示的是城市的人,展示美好心灵,这也是我们当初的设计初衷。所以从情感来讲,我倾向于亚残运会开幕式,尤其是现场互动,当“妈妈我爱你”出来的时候,现场非常感人。
南方日报:媒体评价亚残运会开幕式,认为最大的“卖点”是感动,有人号称是5分钟就有一个泪点,您觉得实现这个效果了吗?
朱海:实现了,亚残运会开幕式40分钟表演有12次感动。其中母亲团出来时,有一个标语:“孩子,妈妈是替你来加油的!孩子,你真棒!”事后,中残联主席张海迪看到这幅标语,包括盲人小男孩捧国旗一瞬间,眼泪唰地就流下来了。
南方日报:您个人最感动的点是哪个环节?
朱海:我认为都感动。其实从开始到结尾,我个人觉得体现了汪洋书记两句话:大爱,动人。母亲团出来,包括国旗出来,是大爱,对国家,对民族,对希望,对时代,对未来的一种大爱;最后结尾通过两个肢残运动员一种攀爬的行为,展示、体现了自强不息,我觉得体现得很好。
[广州元素没有展示?]
转播不到位抹杀细节和现场
南方日报:有网友说,跟亚运会开幕式相比,亚残运会开幕式中的广州元素似乎有点弱,您怎么看?
朱海:残疾要有地域特色吗?这位网友可能没看清楚,另外与昨晚的电视转播有关。我认为央视的电视转播没到位,我们在开幕式中使用了大量的广州元素。主背景板上每一场地都换了一个景,每一幅景都是广州的城市变化,珠水两边的景观。整个开幕式上,我们用了36台世界上最先进的大型投影机,每台投影3万多平方米,第一次36台联合使用,投在地面上的图案有木棉花开、白云珠水,这些都是广州元素。
南方日报:您认为电视转播对开幕式的视觉效果有一定影响?
朱海:亚残运会的电视转播,过多关注人,场面性的东西关注得很少,令我觉得非常郁闷。我觉得现场很好,我要感谢广州观众6万人的掌声不断。即便如此,我认为也是转播没到位,大量的细节和鲜活现场没有出来,所以就不足以表现,网友看不到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并不等于没有编排出“花城”包括广东的特色。开幕式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我也说开幕式主要不是看景色是看人,认为我们在那里面用了大量广东的残疾人,比如有80多个盲人出来。我这点可以负责的跟网民说,这4个方案确实是突出广州特色。
南方日报:您认为这几次开闭幕式表演,对广东的文化有哪些影响?
朱海:上世纪90年代,我在广州生活了10年,我女儿就在广州出生。广东流行文化受港台等文化影响,文化实力很深厚。广东的文化跟上海、北京比,我认为首先看文化实力,有实力才有地位。通过到目前为止的这3台表演,我个人觉得广东的文化又一次站在了全国人民面前。在后亚运时代比的是综合文化力量,我认为目前的这几台表演,其水平、素质、标准已经远远走在了全国前面,引领下一个10年,我们的亚运会和亚残运会至少能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大型活动的范本,这是毫无疑问的。
[攀岩点火惊险残忍?]
肢残运动员主动放弃保险锁
南方日报:圣火点燃方式是到最后才揭晓,两位残疾人以一个“人”字的形状攀岩来点燃圣火。大部分网友评价认为圣火点燃那一刻最受感动,但也有网友认为让残疾人攀岩这种方式有点太惊险,甚至觉得残忍。
朱海:这不叫残忍,这恰恰说明了残疾人的自强不息。因为他们都是真实的人,我们并没有去培养演员去表演。我们选了3组运动员,这3组运动员排练的时候都表现出空前的信心。
南方日报:这个环节,你最感动的是什么呢?
朱海:这对运动员在临上去之前,自动把保险锁去掉了,基本上是在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下,徒手靠他们自己的本事上去的,这说明了他们的决心和信心。当然,我们在下面布满了人,一旦他们掉下去就掉在人堆里。
南方日报:肢残运动员向我们展示了什么?
朱海:他们向我们展示了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过去老有一个错觉,觉得残疾人只是需要我们的关爱、呵护,其实他们也在关心和呵护我们。我们总是觉得我们好像比他们优越,这是错误的,人是平等的,我们要向残疾人学习。像国旗盲童何宇轩,读的是正常小学,他往钢琴旁边一站,弹了一小时的钢琴,把所有的孩子都弹得很感动。我觉得小宇轩比我们活得有意义。他用他的琴声感动了全校,而且他学习很好,琴练得非常好。他的感动体现了一种力量的崛起:首先,人是平等的;第二,人只要有梦就能出发;第三,只要你坚持就会成功,无论你是不是残疾人。
主持:南方报网记者 刘倩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雷雨 陈枫